能同時檢查近100個疾病樣本的便攜診斷設備
▼能同時檢查近100個疾病樣本的攜帶型診斷設備
▼科學家在老鼠身上培育人類大腦組織
▼日本研發出新型深潛機器人:可在海底捕獲生物
▼如橡膠般可彎曲拉伸的鑽石
▼MIT研究員研發出「夢控系統」
能同時檢查近100個疾病樣本的
便攜診斷設備
華盛頓州立大學助理教授李磊領導的團隊與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王平合作製造出了一個被稱為mReader的攜帶型診斷設備。它包含96個樣品孔,每個孔可以裝載來自個體患者的流體樣品。用戶將試劑添加到這些樣品中,如果存在目標生物標誌物,則變為特定顏色。
安裝在上述設備上的智能手機可拍攝所有樣品的照片,隨後計算機程序會分析樣品的顏色,確定是否感染了疾病。該程序可以識別12種常見病毒和細菌感染性疾病。
雖然醫生有可能僅僅通過觀察來評估樣本的顏色,但這樣做往往不準確。對771例患者樣本進行測試時,mReader顯示的準確率為97.59%至99.9%——幾乎達到了實驗室的標準。
該設備的原型版本大約需要50美元,但如果要大規模生產,成本可能會下降。目前研究人員已經提交專利申請,臨床試驗正在計劃中。「這款智能手機閱讀器具有改善訪問和加速醫療保健服務的潛力。」李磊表示,「如果我們發現感染,我們可以更快地處理它們,這在資源匱乏的偏遠地區將發揮重要作用。」
科學家在老鼠身上培育人類大腦組織
來自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將一種豆狀、類似於大腦的器官植入老鼠體內。該研材料能夠從老鼠身上獲得血液供應,並存活了233天,顯示出與新生兒大腦相同的特性。
這是器官組織學的一大進步,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和治療精神疾病和腦部損傷。科學家聲明,研究目的不是為了製造更聰明的老鼠,而是促進類器官的研究,以便用來治療人類。
日本研發出新型深潛機器人:
可在海底捕獲生物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和九州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宣布,已研發出能自動在海底移動捕獲生物的機器人。與有人乘坐的探測船和帶電纜的遠端操控設備相比,這個機器人的優點在於使用方便。研發團隊希望其能在對海底環境的調查中發揮作用。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該機器人為邊長約1.3米的立方體,最大下潛深度為2000米。從海上的支援船上放下後,可按預設路線自動航行。
機器人每隔幾秒就會對海底進行拍攝並挑選出其中的不同尋常地形或包含生物的圖片發送給支援船。根據該圖像指定對象後,機器人會返回相應方位,用裝置吸入生物將其捕獲。
該機器人3月在駿河灣潛入水深80-120米處,在海底成功採集到幾厘米長的雙殼貝的貝殼。研發團隊表示:「若在拍攝圖像外還能得到實物就能進一步開展有效的調查。」
如橡膠般可彎曲拉伸的鑽石
GIF
麻省理工大學和香港、韓國、新加坡的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剛剛打造出了一種如橡膠般能夠彎曲和伸展的鑽石。實際上,研究人員們先是「培植」出了針尖狀的鑽石,然後再驗證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伸和彎曲,為此他們還動用了掃描電子顯微鏡。
這種細長高聳的針尖狀鑽石結構,即便彎曲了9%,亦能夠恢復到原狀。研究人員測量了「鑽石錐」的拉伸強度和斷裂點。只要在達到極限之前撤除外力,受試材料都能夠恢復如初。
當然,這種「薄鑽石」的形狀非常小,直徑只有幾百納米。在這種尺寸下,鑽石的彈性在現代醫學等領域,有很多潛在的應用場景。MIT News指出,該團隊正考慮將這項特性運用到數據存儲、感測器中,或者是將藥物送達癌細胞核心。
MIT研究員研發出「夢控系統」
在覺醒和睡眠之間有一個叫「臨睡幻覺(hypnagogia)」的短暫階段,我們很少會停下來感嘆這個階段的驚奇。如果我們能停下來,我們會發現它是現實和幻想的精神大雜燴。人們醒來之後一般對「臨睡幻覺」沒有任何記憶。
MIT的博士生Adam Horowitz領導的團隊想要改變這一狀況。他們開發了一種名叫Dormio的設備,能連接這一階段的睡眠。他們假設「臨睡幻覺」是消失在睡眠海洋的創造力之源,如果我們能從臨睡幻覺中返回到清醒狀態而不是深度睡眠,那麼我們將能受益於這個階段的緻密聯想性思維。
Horowitz到目前為止已經在15名志願者身上測試了Dormio,發現它能最大化臨睡幻覺階段的時間,塑造出他們體驗到的淺夢內容。換句話說,研究人員開發出的是一種能與夢境連接的廉價設備。
MIANZI JINGXUAN
GIF
TAG:面子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