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南寧!國軍奮勇抗擊,但終不敵日軍猛烈進攻,南寧失守!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為遏制日軍攻勢,保住南寧這一西南邊陲重鎮,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令第16集團軍以兩個師「固守南寧,無令不得撤退」,並緊急調遣杜聿明第5軍由湖南衡山增援桂南,傅仲芳第99軍由湖南湘潭及貴陽移至柳州,姚沌第36軍自重慶及湖北當陽南下赴宜山集結。限各軍均須在12月15日前輸送集中完畢。但省外援軍路途遙遠,就是第16集團軍各部也因過度分散,集中不易,調往西江的第31軍匆匆回援。中日雙方急向兵力空虛的南寧前進。
日軍地圖
日軍進展甚速,搶先於19日進抵唐報、百濟一線。第21軍令台灣旅團留守欽州,掩護第5師團的補給線,第5師團則穿十萬大山,於21日向南寧周邊的平地進擊。第46軍第170師在良慶、蒲廟等地頑強抗擊。良慶陷落後,日軍於22日黃昏抵達邕江,直取南寧。
日軍登陸後,迅速進攻南寧
守軍在邕江北岸與日軍夾江對峙。22日下午,第31軍第135師師長蘇祖馨被委派為邕江北岸守備司令,第170師師長黎行恕為守備司令。但這兩個師的主力尚未到達南寧時,各路日軍已分別開始從剪刀圩、上下洲、良慶圩等處渡江。23日,第135師等部與渡江日軍激戰20餘次,但因系兼程而至,倉猝上陣,未能有效阻敵於邕江南岸。24日,渡江日軍已達數千人,在空中掩護下,主力分由東西向南寧夾擊,與中國守軍激戰於市郊。上午9時,由良慶圩渡江的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第21聯隊率先突入市內,第135師因腹背受敵,被迫放棄南寧。南寧周圍的第46軍、第31軍和第5軍第200師分別退守南寧西北及北面的高峰隘、崑崙關等地。高峰隘及崑崙關一帶地勢險要,為南寧北側之天然屏障。日軍為確保對南寧的控制,決意佔據這兩處天險,為此兵分兩路。一路以中村支隊及騎兵聯隊為主力,沿邕賓公路(南寧—賓陽)北進;一路以第41聯隊由邕武公路(南寧—武鳴)北上。25日,邕武路上的日軍推進至二塘,遭到第5軍第200師第600團的奮勇抗擊,守軍傷亡達三分之一以上,團長邵一之陣亡,該團仍死守不退,阻住了日軍去路。其後日軍攻佔了四塘,截斷了該團的後方補給線,該團為避免被包圍,遂利用夜幕為掩護,與第170師等向高峰隘地區撤退。
中日軍隊激戰過後的四塘墟
30日,日軍經過一番激戰,佔領了八塘,中國軍隊退往九塘。12月1日,日軍及川支隊進佔南寧西北的高峰隘,該方面的中國守軍向武鳴方向退卻。12月2日晨,韋雲淞第31軍第188師在4輛坦克及火炮的協同下反攻八塘,日軍一度被迫退卻,由於道路、橋樑損壞嚴重,中方坦克難以通行,與日軍形成對峙。3日,中村支隊主力由南寧來援,4日佔領了崑崙關。6日晨,中村支隊主力仍回南寧,留下1個大隊日軍駐守崑崙關,同時以一部兵力駐守邕賓公路沿線的九塘、八塘、四塘等重要據點。中日雙方在高峰隘、崑崙關一線處於相持狀態。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2016年版。
編輯: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082掃雷艇有哪些戰術優勢?為什麼說其在當時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晚清著名將領薩鎮冰有哪些經歷?為什麼他又被稱為「活菩薩」?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