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

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三傑

作為三傑中最年輕的拉斐爾·桑西(1483 —1520),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常稱為拉斐爾(Raphael),義大利著名畫家,以其畫風秀美典雅的聖母子畫像為名。他的作品風格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喜歡的審美趣味。被人稱為偉大的天才畫家。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ZIO),1483年3月28日出生於烏爾比諾(URBINO)。在三位殿堂級大師里,唯有他不是佛羅倫薩人。

拉斐爾一開始是跟著他父親學藝的,也算有家族傳承了。可惜好景不長,他母親在他八歲的時候去世,他父親也在他十一歲的時候去世,沒有兄弟姐妹的小拉成了孤兒,當時還剩下唯一一個親人——他的叔叔,便當了他的監護人。

跌跌撞撞成長起來的拉斐爾,後來去了貝魯奇諾的工作室學習。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其實包括維羅奇奧自己在內,從他工作室里出來的基本上都是那個年代的大師,至於為什麼其他人沒有獲得「三傑」之類的頭銜,主要是被後背無情的超越了。

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三人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超越。達·芬奇超越了維羅奇奧,米開朗琪羅超越了吉蘭達約,拉斐爾超越了貝魯奇諾,同時,從某種意義上講,拉斐爾還融會貫通了達·芬奇、米開朗琪羅這兩位同時代前輩的特點,並充分發揚出個人風格,也算是一種超越了。

不得不再次說到1503-1504年,在那個時間段,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齊聚佛羅倫薩,讓這座城市群星璀璨。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拉斐爾可能是他們三人之中最專註於繪畫的,雖然他也主持了一陣子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建造,不過他的大多精力還是放在繪畫上。

1500年,拉斐爾正式出師。1506年,他的名氣初現於佛羅倫薩,因為兩幅聖母像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這兩幅聖母像中的上面那幅如今被收藏於烏菲茲美術館。背景吸收了達·芬奇的空間透視畫法(越遠越模糊),人和景幾乎已融為一體;三角構圖呈現出和諧形態,淋漓盡致體現了達·芬奇的小說式人物關聯——聖母以一種慈愛的表情看著自己的兒子耶穌,耶穌跟小聖約翰在玩一隻紅額金翅雀,小聖約翰在聖母的雙膝之間構成一種無形的交流,同時下方的兩個孩子加強了畫面的整體平衡。

聖母像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是那個時代人們所追求的精神寄託。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從畫上來看,拉斐爾受達·芬奇的影響很深,可以說,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後兩年,才開始呈現出更接近於米開朗琪羅的創作風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拉斐爾對光影效果的把握在這裡已經初步展露,接下來的很多作品,在光影表現力上將有一個質的飛躍。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VELATA

這是收藏於皮蒂宮的VELATA,它在1622年成為美第奇家族的藏品。雖然畫作上並沒有拉斐爾的簽名,但能看出和同時期的LA FORNARINA(現收藏於羅馬國家古典藝術博物館)出自同一人之手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LA FORNARINA

這兩幅畫里的女人被認為是同一個人,都是拉斐爾的著名情婦,那個麵包房主的女兒。或是不甘心浪費了自己天生俊顏,拉斐爾一生可謂是放蕩不羈愛自由。

感嘆之時,我們看回VELATA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拉斐爾用畫筆捕捉到的光影效果,讓地位相對比較低等的麵包房主女兒儼然有了貴族婦女的模樣。頭頂有薄紗說明是已婚並有孩子的女人,臉部線條非常乾淨柔和而真實(明顯是以達·芬奇的「煙熏畫法」去掉了臉部的輪廓線),臉上能看到由頭頂的紗巾帶出的陰影,胸口白色內衣的線條無比光滑,整個筆觸細膩至極。

衣袖上的光影變化帶來千層萬疊的質感,一看就知道是普通老百姓穿不起的昂貴絲綢料,所以才有了我們前面說的貴族婦女的模樣。衣服與人融合在一起,讓這幅畫不需要背景就自成故事。一串項鏈恰到好處地點綴在脖子與白色的底衣之間,能看到寶石和切工,一眼就能辨識出是已婚婦女的佩戴。一隻手擺在胸口,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她對拉斐爾的愛。這麼一張畫,足以讓你腦補出拉斐爾第一次在街頭不經意見到這個女人的樣子,回首千萬次而不想離開。多少愛才能變成一幅這樣的畫像。多少人在這幅有模型的畫像前挪不開眼。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拉斐爾的成功法,就是自覺學遍天下,學你,學我,學他,學到後來,所有人的優點都被他吸收了,變成了他自身的優點。於是,一個可以和達·芬奇並肩而立的年輕人聞名天下。他成為一個大師,是因為他學習了那個時代的太多大師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拉斐爾的最後一幅作品創作於1520年,叫《轉化》(TRASFIGURAZIONE)。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因為拉斐爾的突然去世,這幅作品沒能完成,據說拉斐爾是把它放在床頭的,所以這幅畫也是在他去世後被發現於他床頭。

畫作自帶一層神秘色彩:拉斐爾生於耶穌受難日,而死前作品畫的正是耶穌的復活轉化。所以很多人堅信,如畫中人物一般,生前追求得到樞機主教之位的拉斐爾同志是直接變身為神了,因為太多人捨不得他的離去。畢竟這幅畫,真的能讓人產生上天堂的感覺。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最後再看看畫作中的這個部分(下方是由他的徒弟GIULIO ROMANO完成的)。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拉斐爾高燒十五天,沒有及時通知醫生,他平靜地安排了身後事,留下了足夠的財產給他的情人(就是前面那位麵包房主的女兒)。他短暫的人生在這最後一幅未完成的畫作之中畫上了句號。

1520年4月6日耶穌受難日,年僅37歲的拉斐爾去世了,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這個時代叫作——文藝復興。從1401年布魯內列斯基發明了室內線性立體透視技術到1520年拉斐爾去世,一段歷史就此終結。

「拉斐爾畫作欣賞」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文藝復興時期最絢爛的煙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新青年 的精彩文章:

這線條簡直行雲流水一般 ????
名家油畫風景合集

TAG:藝術新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