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里的半導體夢,未來能否超越英特爾和微軟?

阿里的半導體夢,未來能否超越英特爾和微軟?

「過去18年來,阿里巴巴的商業做得太成功,掩蓋了技術的光芒。」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2017年3月在杭州召開的首屆技術大會如是說。

阿里的商業有多成功?2016年4月6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螞蟻金服等項目隨便單拎出來任何一個,都足以秒殺國內的眾多企業。

就以小編查到的阿里公開的財報數據來看:2017財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團核心電商業務收入就達到315.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全年收入同比增長45%至1338.80億元人民幣。

而這次張建鋒站出來強調說,阿里巴巴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能夠將技術和商業結合完美的融合。那麼,阿里的技術光芒又表現在哪裡?阿里為什麼近幾年開始著重強調自己的技術性?從人們認知里的X寶到高精尖的AI晶元研發,阿里都做了什麼?

阿里也開始造AI晶元

4月19日,阿里巴巴也對外表示,達摩院正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元——Ali-NPU。根據阿里官方的描述,這款全新的「神經網路晶元」,主要用途是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同時給出的還有一個很有震撼力的參考數字——按照設計,該晶元的性價比將是目前同類產品的40倍。

阿里並未透露具體研發和推出時間,但強調,此款晶元未來將會更好的實現AI智能在商業場景中的運用,提升運算效率、降低成本。在官方的描述中,這顆神秘晶元的描述並不詳細。可以確認的是,這一顆晶元是「專用架構晶元」。

這一類晶元不同於我們最熟悉的CPU、GPU等通用計算晶元,它們在功能(應用場景)上更加專用化,同時因為專用程度更高,也會獲得更加徹底的優化,進而獲得更好的性能、能效比表現。

蘋果、谷歌、亞馬遜、百度都在研發AI晶元

在火爆的AI概念下,AI晶元更是各家競相爭奪的重要關卡。早就阿里發布這款AI晶元之前,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都有透露研發AI晶元的計劃。

早在2016年,谷歌就宣布已經製造出可以快速訓練AI模型的晶元——張量處理器TPU,以對抗英偉達的圓形處理器GPU,而老牌晶元CPU巨頭英特爾則併購了AI晶元初創公司Nervana。

關於谷歌的這款晶元,這款處理器的開發者之一Norm Jouppi 評價說:「這確信無疑可以顯著提高工作的效率。」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TOPS/ Watt(每瓦特性能)功耗效率測試中,TPU的性能要優於常規的處理器30到80倍;而同傳統的GPU/CPU的計算組合相比,TPU的處理速度也要快上15到30倍;最為關鍵的是,由於TPU的運用,就連深度神經網路所需要的代碼數量也大幅的減少,僅需要100到1500行代碼就可以順暢運行。

今年2月份,亞馬遜也公布了計劃開發自己的AI晶元的計劃,以便在其不斷擴展的Echo產品線中使用Alexa驅動的產品可以進行更多的計算處理,而不必與雲進行通信,這一過程可以提高運算速度。

據外媒3月報道,為應對在移動端日益複雜的人工智慧處理任務,蘋果公司正在謀劃推出一款新的晶元處理器。雖然蘋果官方還沒有公布這款名為「Apple Neural Engine」晶元的最終上市日期,但外界已經了解到它將被集成到下一代的iPhone和iPad等設備中,用以加強面部識別、語言識別等任務的處理能力。根據了解,蘋果的AI晶元將會幫助軟體在電池續航、增強現實(VR)、智能語音助手等多個方面進行提升。

4月18日報道,根據接近Facebook的人士透露和公司網站上發布的職位招聘廣告,Facebook正在組建一個自主設計製造半導體產品的團隊,以減少對英特爾、高通等晶元製造商的依賴。

此外,中國也有幾家公司在進行 AI 晶元的研發。此前騰訊發布的 AI 產業報告指出,AI 晶元作為產業核心,也是技術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環節,產業價值和戰略地位遠遠大於應用層創新。而在這一點上,中國和美國的差距還很大。報告顯示,從基礎層的晶元企業數量來看,中國擁有14家,美國33家,中國僅為美國的42%。

從眾多的科技巨頭們的動向來看,研發自己的AI晶元,把技術核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這種潮流是真的與時俱進還是只是趨之若鶩?

人工智慧的市場確實挺大的

從全球的市場來看,根據Tractica的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幾乎適用於所有行業,而且將改變這些行業現有商業模式。2016年全球人工智慧收入預計將達到6.437億美元,到2025年將增長至368億美元。

從國內的現狀來看,近兩三年,國家相繼出台了很多關於人工智慧政策。從總體布局人工智慧發展目標,鼓勵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建設人工智慧資源庫,培育所需人才與互聯網+模式相結合,支持人工技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促進人工智慧對經濟的發展。

圖:截止至2017年人工智慧相關政策

另外,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2017年我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由48.6億元上升至135.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0%以上。其中,2016年我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95.6億元,同比增長37.9%。2017年,我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為135.2億元,同比增長41.42%!

圖:2014-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隨著各國將人工智慧發展作為現階段競爭優勢的主要體現及在我國相關政策的加速落地的影響下,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當前人工智慧行業基礎條件已經具備,隨著深度學習演算法日趨成熟以及數據資源的加速增長,人工智慧技術有望不斷提升,機器視覺和自然語音處理等人工智慧技術將迎來發展新機遇。未來,在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推動及下游需求的促進下,人工智慧企業逐漸向下游需求拓展,促進我國人工智慧的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未來隨著人工智慧的深化發展,前瞻預測其將按照10%-15%左右的增速不斷增加,至2022年突破300億元,2023年接近400億元。

圖:2018-2023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阿里的技術布局步伐開始加快了

從上文的數據分析來看,人工智慧確實在未來有不可估量的市場前景,科技大佬們加快腳步布局並夯實自己的技術力量也是順勢而為。那麼,阿里在技術上的布局又有哪些?

就在19日阿里公布其Ali-NPU晶元之後,緊接著,20日,阿里又宣布,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

「收購中天微是阿里巴巴晶元布局的重要一環。」阿里巴巴CTO張建鋒表示,IP Core是基礎晶元能力的核心,進入IP Core領域是中國晶元實現「自主可控」的基礎。

張建鋒還表示,除了嵌入式晶元的中天微,在網路晶元、手機端晶元、IOT晶元等方面,阿里巴巴同樣有一系列投資和部署。截至目前,阿里還投資了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鑒、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五家晶元公司。同時,作為阿里IOT戰略的重要部分,阿里巴巴達摩院已組建高級專業團隊進行AI晶元的自主研發。

其實在這之前,阿里就參與了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包括2015年與中科院合作成立量子計算聯合實驗室,2017年與國家天文台合作建設阿里雲天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馬雲一直渴望利用阿里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及超大規模分散式計算的技術實力,在科研領域有所突破。

而近兩年,阿里的技術步伐似乎更快,更大膽了。

2017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在杭州召開首屆技術大會,動員全球兩萬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投身「新技術戰略」。會議透露,阿里巴巴正在啟動一項代號「NASA」的計劃,它將「面向未來20年組建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

馬雲在會議上提到,阿里巴巴未來20年的願景是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企業盈利。就像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的極大進步,新經濟體必須建在新的技術基礎設施之上,建立在新的技術思考之上。

關於NASA,馬雲是這麼闡釋的:「一個服務20億人的經濟體,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我們將建立阿里巴巴的NASA,以擔當未來的責任。面向機器學習、晶元、IoT、操作系統、生物識別這些核心技術,我們將組建嶄新的團隊,建立新的機制和方法,全力以赴。以前我們的技術跟著業務走,是『兵工廠模式』,但手榴彈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導彈來。阿里巴巴必須思考建立導彈得機制,成立新技術研發體系,聚焦核心領域的研究,這些研究得目的是為了解決10年、20年後得困難。」

阿里的NASA計劃聽上去有些像Google X實驗室,這是谷歌最神秘的部門,他們有一份項目清單,包括了100項未來高科技創意比如太空電梯,谷歌希望用這個實驗室來追蹤這些創意,滿足其對創新的探索欲。其中大多數項目,都是脫離現實的。

然而,阿里並不是要去做無人車、Google Glass這樣的黑科技產品,成立研發部門只是「NASA計劃」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更明確或者說更加現實:為未來20年阿里一切潛在業務儲備一切可能會用到的核心科技。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NASA計劃啟動,阿里巴巴將對技術進行更多的資源投入,且會更多地面向前沿技術進行投資,給工程師和科學家創造更好的研發氛圍和文化。阿里巴巴還將加大專利申請等方面的投入,進行專利儲備。NASA計劃也標誌著阿里巴巴正式從「電商公司」變為「技術公司」。

2017年10月的2017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探索人類科技未來的實驗室「達摩院」,並在三年內投入1000億人民幣用於涵蓋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的研究。外媒認為,這是阿里巴巴成為國際科技巨頭的重要一步。

對於達摩院,馬雲是這麼說的:「達摩院一定也必須超越英特爾,必須超越微軟,必須超越IBM,因為我們生於21世紀。」

彭博社認為,達摩研究院項目意味著阿里巴巴在研發支出方面的實質性的增長,這將幫助這家市值4700億美元的電商巨頭,在顛覆行業的科技方面,能夠和騰訊,以及亞馬遜保持同步。而這也符合中國頂層政策制定者對中國成為人工智慧領域領頭羊的期望。

圖:阿里巴巴2009至2020年的研發支出柱狀圖表,單位:十億美元

彭博社的另一篇評論中認為: 目前阿里巴巴的研發/銷售收入比重僅是排在第一名的Facebook的一半,阿里巴巴的科研投入未來還會有上升的空間。儘管起步較晚,起點較低,但是中國公司在全球研發支出增長的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根據2016年全球創新1000研究顯示,上市公司里,對於研發投入最多的一千個公司里,有一百三十家公司來自中國,共投入468億美元,同比上漲18.6%。

圖:科研投入/銷售收入比率,全球互聯網巨頭對比圖

據了解,目前,阿里巴巴有超過2萬名工程師、500多位博士;36位合伙人中,有9位擁有工程師背景。此前,阿里巴巴在超大規模計算操作系統、移動操作系統、金融級分散式資料庫、機器學習平台等核心基礎技術領域已持續投入近10年。

阿里不再是那家挖空心思只賺女人錢的「沒出息」的公司,用張建鋒的話說:「今天的阿里巴巴,有能力更有責任為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進步,做出更大貢獻。在金庸小說中,達摩院代表最高武學機構。我們也希望阿里巴巴達摩院真正做到『俠之大者、利國利民』。我們期望,下一個類似電和計算機的顛覆性技術創新,誕生在阿里巴巴達摩院。」

(註:部分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ic電子網 的精彩文章:

由一則簡訊引發的隱私慘案
這年頭 MCU不玩出花樣就別想生存

TAG:21ic電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