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七問佛陀,見覺是否合乎自然性、因緣性?
《楞嚴經》第二卷,就像是一幅聞思畫卷。阿難聞佛開示,內心思索,提出疑惑,追問佛陀,除了求道,心中沒有任何的雜念,充分顯示出一個真心求道者應該具備的求法精神。
對比現在的某些學佛者,只敢聞,不敢思,更不敢把自己之所思說給人聽,唯恐誤人誤己,雜念重重。阿難若有這層顧慮,只怕這精彩的第二卷,根本就不會存在了。你就看不到阿難所代表的眾生知見,究竟謬誤在哪裡,也看不到佛陀如何將眾生知見轉為佛知見的善巧智慧。如果這樣,豈不可惜,究竟是誰誤了誰呢?
有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阿難之所以不斷的追問,是因為他一直試圖用有形的相見,來尋求無相的真性,這就好像用手握虛空一樣,終究是徒勞的。而為了幫助阿難超越相見,佛陀從來都沒有放棄過。
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何差別?】
阿難對佛陀說:「世尊,誠如您所說的,見覺及其所緣空塵周遍十方法界,清凈湛然且常住不動,其本性不生不滅。這與從前的梵志,如娑毗迦羅所談的冥諦,以及投灰等外道種姓所說『真我遍滿十方』,有什麼差別呢?」
梵志:一般指婆羅門。佛經中則是一切外道出家修道者的通稱。比如本文中提到的娑毗迦羅和投灰等外道。
娑毗迦羅:是黃髮外道,認為冥諦是宇宙本體。阿難所中的娑毗迦羅先梵天咒,就與這種外道有關。冥諦在《楞嚴經·卷二|阿難二問佛陀,不攀緣音聲,如何能聽懂佛所說法?》中曾經提到過。雖然它通過遠離色、身、香、味、觸、法而達到無分別,但他們的「無分別」攀緣的是無分別之相,故而並不究竟,依然有相滅的一天。
投灰外道等:印度有一些專修苦行的外道,投灰外道是其中一種。既然「真我遍滿十方」,就不應該有什麼分別,他們以投灰等苦行方式,來擺脫對相的好惡分別,以期證到無分別的真我。但他們求證的「無分別」,和冥諦一樣,依然囿於相上,故而也不究竟。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世尊也曾於楞伽山(今之錫蘭),為大慧菩薩等敷演這個法義時說過:那些外道等,常常說自然,而我說的因緣,和他們的境界不一樣。」
外道認為萬事萬物自然而生、自然而滅,完全沒有因果。而佛陀則說萬法因緣而生,因緣而滅,顯然比自然論要高明許多。但是,在後面的內容中,佛陀很明確地對阿難說,他所說的這個因緣法,仍然不是第一義諦,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我現在觀見到此覺性為自然而有,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之相,似乎不像是因緣,倒是與那個自然很相似。對此當如何領悟才能不會入群邪,獲得對真心本性的正知見呢?」
阿難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認為覺性似乎更加合乎自然,但這顯然與佛陀曾經說的因緣法不同,因此,他請求佛陀幫助辨析這些法義。對此,佛之知見是什麼呢?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
佛對阿難說:「我今天這樣用種種的善巧方便,將真性實相的法義告訴給你,你還是沒有領悟,又把此法義迷惑為自然。」
在前面的內容中,佛陀反反覆復地宣說真心本空,無形無相,但阿難就是不能超越相見,反而又以「自然」之相,來推究真性。
【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
「阿難!如果認為覺性是自然的,自當須要甄明它是否有自然本體。你現在觀察思維此妙明見覺中,是以什麼為自然本體的呢?此見覺是以「明」為自然本體,還是以「暗」為自然本體,還是以「空」為自然本體,還是以「塞」為自然本體?」
比如說,山、水等以覺性為自然本體,故而能夠覺知。而覺性以何為自然本體呢?是明、暗、空、塞等現象嗎?
【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如果以「明」為其自然本體,就應該見不到「暗」。若是又以「空」為自然本體,就應該見不到「塞」。依此類推,乃至以諸「暗」等相為其自然之體時,則於「明」時,因「明」性已經斷滅了,怎麼能見到「明」呢?」
此段說明:無論以明、暗、空、塞等哪一種相,作為見覺的自然本體,這個本體都會有缺失,都不是圓滿的。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咨詣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阿難說:「按照這個說法,這個妙明見覺,其性不能以自然而論。我現在又覺得,這個見性是從因緣而生的,只是心中還是不太明白,諮詢請詣如來,這個法義是怎麼樣的呢?見覺是否合乎因緣性?」
既然不能說見覺合乎自然,那合乎因緣的法義又是什麼呢?顯然阿難並不十分理解因緣法。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
佛說:「你說見性由因緣來,我又問你,你現在因為有見,見性現前。那麼,這個見性為是因見「明」而有,還是因見「暗」而有?是因見「空」而有,還是因見「塞」而有?」
【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
「阿難,倘若見性是因為見明而有,就應該見不到暗。如果是因為見暗而有,就應該見不到明。依此類推,因為見空、因為見塞,同於前面見明見暗的道理。」
由此可見,作為因緣性中的「因」,無論是因明、暗、空、塞,還是因其它任何形相,,此「因」都不圓滿。
【複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
佛陀繼續說:「我再問你,阿難,這個見性又或者是緣「明」而有見?緣「暗」』而有見?,緣「空」而有見?緣「塞」而有見?」
【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阿難,如果見性是緣「空」而有的,應該看不見「塞」。如果見性是緣「塞」而有的,應該看不見「空」。以此類推,緣「明」、緣「暗」,同於前面緣空緣塞的道理。」
由此可見,作為因緣性中的「緣」,無論是緣明、緣暗、緣空、緣塞等,緣任何形相,,此「緣」都不圓滿。
至此,佛陀從因、緣兩個方面,也否定了見覺合乎因緣性之法理。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佛陀總結道:「由此而知,這個妙明見覺,不是因不是緣,也不是自然、不自然。見覺性中沒有『非某相、不非某相』之說,也沒有『是某相、非是某相』之說。只有離開一切相,即是一切真法。」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秖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阿難)你如今怎麼還在見覺性中安上攀緣心,用一切世間的戲論名相,而來分別這個見覺真性。這就好象有人用手掌來抓取虛空,徒增自勞而已,虛空哪裡可以隨你捉住呢?」
見覺真性無形無相,如果非要套上「自然」、「非自然」、「因緣」、「非因緣」、「是某相」「非某相」等名相來理解,當然就非常可笑,徒勞無功啦。不是戲論又是什麼呢?在世間法中若說錯了,誠然可能招人嘲笑。但佛法中最大的戲論不是我說錯了,而是你著相了。
預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歡迎交流。
TAG:經典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