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進攻蘇聯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義大利么?
原標題:二戰進攻蘇聯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義大利么?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場的可以說是在二戰中的蘇德戰場,這場空前的戰爭可以說是扭轉了當時二戰的整個局面,這兩個強國的爭鬥對當時的國際局勢的影響是最大的。戰爭中的傷亡人數和激烈戰鬥在人類的歷史上都是很難發生的。
當時的英國正倚靠大海艱難的面對著希特勒的進攻,在蘇德戰爭發生前,就有西方國家做出預判說『德國就要進攻蘇聯了』。蘇聯一致認為這是英國間諜在蘇聯造謠,蘇聯方面也沒有在意。
德國方面為了精工蘇聯,在戰前制定的策略就是閃電戰。以奪取莫斯科為主,多方面突擊進攻,在戰爭開始爆發後,接二連三失利的蘇聯,傷亡人數多的已經承受不了了。
僅僅在雙方的第一次明斯克戰役中,蘇聯西方面軍接近全滅,共計有29萬人被俘虜,5萬多人失蹤,8萬人的戰死,武器方面有1500們大炮和2500輛坦克被摧毀,可以說是損失慘重啊。
對蘇聯以強盛的裝甲部隊形成合圍之勢的德國,在閃電戰中獲得了巨大的勝利,在沒戰敗之前的蘇聯從來沒想過會敗的這麼快。
完成大包圍的德國再次獲得了又一次的重大勝利,蘇聯西南軍團共計參戰士兵85萬,死亡人數高達75萬人,而進攻方的德國才僅僅死傷10萬人,總計參戰50萬人,這場戰的死亡比例實屬嚇人啊。而僅僅突破包圍的蘇聯軍隊只有2萬多人,在蘇聯的西北、西南軍團滅亡後,對於德國來說只剩下摘取莫斯科就可以了。
時間到了寒冬的時候,斯特勒才展開了對莫斯科的進攻,只能說義大利這個豬一般的隊友太給力,拖住了進攻蘇聯兩個月的時間。所以說德國真是倒霉透頂了。
在對蘇聯作戰的計劃中,希特勒最初的目的是拿下寧格勒地區。
因為這不僅僅關係到波羅的海上霸權的問題,還關乎著瑞典礦石的供應鏈。
最後這場戰爭卻以德國戰敗而告終,德國和芬蘭部隊都被死死地牽制了 。
因此強大的德北集團軍被牽制在了蘇軍的西北戰場,雖然這場戰役中蘇聯方面軍陣亡人數高達45萬人,但是重要的是把德軍牽制後蘇軍就可以在其他戰場進行有效的軍事支援。
在列寧格勒戰役中雖然蘇聯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陣亡士兵高達112萬人,在長達2年3個多月的圍城戰,由於缺少糧食和水的供應,導致了150多萬人的平民死於飢餓的災難中。
從希特勒制定出對於莫斯科十天攻下的的雄大計劃中,不難看出德國認為蘇聯還是好打的。
但是在當時的作戰季節中,其實德國在外部條件中,已經沒有多大的優勢了。
在這場戰役中德國遭遇了發動二戰後的第一次慘重的敗局,當時蘇聯軍隊的兵力還沒有德軍的一半,德軍的坦克、迫擊炮和火炮逗比蘇聯多出80%,不僅僅這些在反坦克炮兵和航空兵。高射炮上面都佔據了很大的優勢,為什麼最終會以慘敗收場。
在分析後,都一致的認為,外部原因這重要的一點被忽略了。
當時和德國死扛的蘇聯是沒有勝算的,多虧了美國對蘇聯的幫助。
大家印象中的幫助可能更多的是飛機和坦克這些,其實在當時蘇聯自己的重型坦克和戰鬥機都不缺,而且美軍的戰鬥機P-39也不適合參與蘇德戰爭。
閃電戰就在與為了避免資源上的大量消耗才制定出的,軍隊出征的後勤補給很重要。
敵人才是最了解你的人,所以美國對蘇聯提供了大量的糧食,解決了在天寒地凍里蘇聯士兵的體力。
在這四年中,蘇聯能擁有和德國長期作戰的資源消耗的成本都依賴在美國和英國的幫助,美國提供了大概1700多萬噸的物資,英國提供了400多萬噸的資源。正是在這些資源的幫助下,蘇德戰爭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蘇聯方面的。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6位帝王! 明朝居然佔兩位! 康熙都不配進榜單
※80年代中國老照片: 圖3男人的夢想、圖7至今仍買不起
TAG:華夏軍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