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策展式寫作的有效性

策展式寫作的有效性

點擊「中國文化報·美術文化周刊」更多精彩

「中國青年批評家論壇」作為武漢美術館的一個品牌項目,自2012年創設以來已成功舉辦了3屆。今年4月4日,該館邀請20餘位批評家、策展人以「批評的立場」為主題,探討策展式寫作的有效性與社會價值,現摘選部分觀點如下:

策展寫作的目的是告訴觀眾一個展覽的價值,比如說這個展覽的精髓是什麼,主題和風格是什麼,是什麼因素把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串聯在一起,並且通過作品來闡釋策展人的思路和策展主題。但是策展式寫作可能會出現的弊病在於,為了闡釋策展主題及目的,有可能會置藝術家的創作語境、初衷於不顧,將策展人個人的觀點強加於觀眾,或者用一些未經證實的看法來證明批評的有效性。長此以往,這種誤讀將會導致批評的社會價值無法實現最大化。

——宋文翔(武漢美術館館長助理、本屆論壇學術主持)

策展一定要以研究為前提,一定要針對問題,因此要選擇與問題有關的藝術家,通過作品來解析藝術家在解決這些問題時的不同方案和實施方法,這樣的展覽才真正是對批評的延伸。總之,從策展針對問題到藝術家結合問題,問題是核心,這樣的策展才有意義。

寫作只是策展很重要的一環,但並不是說寫完文章就完事了,展覽選什麼燈光、空間怎麼考慮,背景和作品的關係,流線怎麼走,宣傳怎麼組織等等,每一個細節都應該參與,要讓策展名副其實。

——魯虹(合美術館執行館長、批評家)

策展面對的問題和批評面對的問題有共性,又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今天,對於裝置類、空間體驗類、新媒體甚至帶有互動性的展示方式,很難轉變為文本或者語言經驗,這樣的展覽需要文字和作品有一種相向的關係,這個關係並不是評論要壓倒作品,也不是寫一個作品的闡釋和描述,從這個意義上說,文本並不從屬於作品。

隨著新的藝術形態、展覽形態的發展,策展式寫作往往作為展覽內容的文本,從這個意義上說,少有批評,更多的是將策展式寫作當成藝術寫作。它並不是定義性的,比如,策劃一個中小型的群展時,文本不僅僅是與作品的關係,而是要交代展覽理念,構成藝術家的語境,激發藝術家的工作,這就構成了藝術家與策展人之間的互動、互文式關係,從而帶來一種新的寫作倫理。

——鮑棟(獨立策展人、批評家)

思想才是策展的源頭,更是策展寫作的源頭,策展人某種意義上是作為思想者。在展覽中,重要的不是藝術本質,而是思想的、觀念的內容。今天可以看到國際雙年展策展人大多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知識分子、一個思想者的身份出現的。策展人已經從保管者成為了創造者、生產者。在批評和策展更具體的策展寫作中,如果不更新我們的思想、不更新策展主題的源頭,那我們做的批評、策展的意義在哪裡?

——郝青松(藝術批評家、策展人)

每一位策展人在策展時都有一個理想,即探索出新的邏輯性的脈絡,但是這個邏輯在今天已經失效了。作為策展人,在探索藝術史發展脈絡甚至未來發展趨向的同時,應該從整體性概念去探索藝術史的邊界,甚至將邏輯性的思維方式轉變為補充性的策展理念。

尊重策展人個體的理念和想法,這個理念和想法並不單純依附於藝術史,不再單維度去給藝術史的脈絡增加更多邏輯和價值,而把這個價值轉向藝術史的外部因素,回應當下變化,面對新的藝術媒介和新的感知方式。以一種開放性態度來對待展覽、對待藝術作品、對待藝術史,這樣可能性更多。

——艾蕾爾(清華大學博士、批評家、策展人)

(文字由本報記者李亦奕整理)

本文刊於中國文化報·美術文化周刊,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