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貝聿銘之所以成為貝聿銘

貝聿銘之所以成為貝聿銘

新媒體編輯|李雨欣 圖片編輯|曹家恆撰文|劉榮

今天是貝聿銘的誕辰,百年之後的今天,這位建築師在現代的世界建築史上留下了獨屬於自己的符號。

貝聿銘先生是一位跨越國界的建築大師,由他主持設計的建築項目遍及世界各地,其中許多成了舉世聞名的經典建築。他一生獲獎無數,卻從不為自己貼任何標籤。他始終關注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在21世紀,人、建築與自然的結合被公認為是未來的趨勢,這或許正是大師的價值延伸。

工作中的貝聿銘。

中西合璧:融合中國傳統與新派美國風

繼世界四大現代派建築大師格羅皮烏斯、密斯、柯布西耶、萊特之後,貝聿銘是唯一在世便享有盛譽的華裔建築藝術大師。

貝聿銘的出身與中西合璧的教育背景,使他獨具跨文化的魅力。一度藉此在競爭激烈的盧浮宮擴展項目中殺出重圍,獲得了法國人的青睞,更在中美關係中成為重要橋樑。

自1979年中美建交,貝聿銘就一再受邀重返中國,設計標誌性建築:包括香山飯店(1982)、香港中銀大廈(1982)、北京中銀大廈(1995)、蘇州博物館新館(2006),以及華盛頓的中國駐美國大使館(2009)。

這些建築無一不是為中國量身打造的,並未呈現脫離實際的國際化,可見貝聿銘對於自己文化身份有清醒的認識。

《貝聿銘全集》中記載,1980年,貝聿銘曾受邀在清華大學演講。建築系學生希望他講玻璃幕牆,介紹最新的摩天大樓的設計形式,但貝聿銘卻告訴他們,不要忘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日本美秀美術館是一座帶有典型中國風景的建築。

貝氏家族過去一直運行著中國傳統大家族的人際交往法則。18歲時的貝聿銘已經深得儒家「中庸」思想的三昧——中和,而非衝突。因此,在建築設計上,他的風格中西合璧,集合了傳統中國的莊重和新派美國的創新。

接到兩個「政治任務」

20世紀80至90年代,繼中美關係破冰之後,中英關係也進入新階段。1982年,貝聿銘接到了兩個「政治任務」,一個是北京的香山飯店;另一個與香港回歸關係更密切——設計中國銀行新香港分行大樓。

貝聿銘在設計之初就遇到了麻煩,香港迷信風水。由於中國銀行所在的位置曾經被設置為日軍總部,很多香港人都認為那裡不吉利。素來不信風水的貝聿銘不得不根據風水規則評估設計圖樣。

另一個阻礙來自中國銀行高層,他們質疑大樓造型上加了框的巨型「×」,因為古代的罪犯佩戴的枷鎖上,都打著一個大大的「×」。而這些「×」在工程設計中,是為了保證大廈承重的穩定結構。懂得中國人心理的貝聿銘聰明地將這些「×」隱藏起來,並把那些依然露在外面的部分討巧地描述成一系列交叉的寶石。

由貝聿銘主持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

他還將塔樓比作雨後春筍,意味著再生和希望。貝聿銘還利用陡峭地形,從大樓一端引入噴泉,再從另一端噴出。同時把噴泉造型設計成傾斜式的,形成水的迴流。巧妙地把風水上的失財轉為納財。

在中國銀行另一座大樓——北京中國銀行總行大廈的設計上,貝聿銘也充分尊重了中國化的思維和習慣。這座大樓在設計伊始就面臨著一個問題,根據北京市有關規劃,故宮紫禁城周邊老城區限高30米,二環45米,三環60米。這意味著他必須在45米的高度內完成這座大體量建築,處理不當,大樓會靈性全無。

貝聿銘把光影手法充分引入,在建築物內部設計出一個大空間的花園。當然,花園是東方的樣式,「樓內有園,像四合院」。一個11層樓高的巨大中庭出現在中行大廈內,頂部和四周配以通透的玻璃,因為適當的中空,整個建築反而輕盈了起來。

這座中庭後來被命名為「四季大廳」,結合了貝聿銘擅長的蘇州的園林風格。中庭中布滿了山、石、水、池、竹、窗等園林元素。而通透的玻璃幕牆把光線充分帶入,在米黃色的義大利石質牆面和地面上跳躍折射,加上貝聿銘特有的、富於現代主義特色的幾何形屋頂,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渾然天成。

把建築、人和自然環境相結合

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的貝聿銘看重「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實現美」。

在設計香港中銀大廈時,地基面積有限,樓層卻高達50層,在經常受到颱風襲擊的香港,如何保證大樓的穩定性?

過去,樓層越高支柱越粗,建築師們為了防止大樓側面發生搖擺,會給建築物綁上橫向拉結條,但這很容易設計出笨拙的箱式造型。

貝聿銘卻開創性地借鑒了竹子節節高升的原理,設計出了柔韌而不易折斷的建築結構:「一根方形木杆沿縱向切開,做成 4個三角扇面柱,再將頂端切成斜面,用橡皮帶把柱子綁在一起。當滑動這些柱子,讓它們互相分離時,在向上達到柱子四分之一高度的地方,一座體積逐漸縮小、帶有壁階的塔狀物出現了;在達到一半高度和四分之三高度時又分別出現了第二和第三座塔狀物。剩下的那根柱子繼續向上升,形成金字塔般的頂點。」

可見,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建築江湖,貝聿銘之所以仍被反覆提及,是因為他懂得安全性和功能性才是建築的基礎,而這恰恰是現代主義建築的靈魂。同時,光線、空間和幾何也是他擅長的手法。

盧森堡的現代藝術博物館。

貝聿銘善於用光,在空間中「讓光線來作設計」,玻璃因此被大量運用到設計中,它的折射功能能夠充分照明,又不至於遮擋建築物立面。巴黎盧浮宮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光線引入博物館,古今得以打通,充滿了活力。鋼筋混凝土是現代建築中保證穩定的必備品。

貝聿銘為盧浮宮設計的玻璃金字塔。

而貝聿銘在了解材料的可塑性後,在艾佛森美術館內廳設計了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樓梯。在達拉斯市政廳建築中,他還展示了混凝土適於懸挑的力學性能。貝氏更在繼承密斯和柯布西耶的幾何構成的基礎上,把幾何造型的藝術美感放大。在2006年的蘇州博物館的造型中,洗鍊的幾何造型恰似中國山水畫里的簡筆勾勒,十分傳神。

而貝聿銘之所以成為貝聿銘,在於他把建築、人和自然環境相結合,進一步突破了現代主義建築過於重視功能和材料的局限。

「我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我記得她經常帶著我到她定期去清修的寺院里,我總是在那裡靜坐很長時間。這便是我母親對我的教誨之一:學會在寂靜中傾聽。」《貝聿銘全集》中記述,貝聿銘身處科羅拉多山間聆聽寂靜。在寂靜中,他與自然融為了一體。

後來,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在貝聿銘一生的作品中多有呈現:全國大氣研究中心、艾佛森美術館、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與康乃爾大學姜森美術館等。這些建築作品通常都有一個半開放式的內庭,它的功能是將內外空間串聯,使自然融於建築。

老子《道德經》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設計,重點顯現在貝聿銘於1990年在日本設計的美秀圖書館。這個博物館設立在日本的自然保護區中,其存在不可破壞自然環境的整體和諧,因此80%的部分都埋藏在地下。

貝聿銘的設計創意來自中國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因此,整個博物館很有曲徑通幽之感。它建在山頭上,一條蜿蜒的曲折小路和外界相連,卻又巧妙地隱藏在山林里,館室、道路和人,都和諧地藏於蔥鬱的綠色中,渾然一體。

江蘇省南京市六朝博物館:竹子在燈光的照射下投映到布幕上。

而在十幾年後,他又如法炮製,在自己的故鄉蘇州,修建起與園林城市和諧一體的蘇州博物館。這個「中而新」的博物館設計充分考慮到本地悠久的文化和歷史,將人文、園林景觀與建築充分結合,成就了世界建築史上又一典範之作。

百年一輪迴,貝聿銘所提倡的現代主義建築,或許不再是世界的唯一主流。然而,人類對功能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始終存在,同時,在飽經戰爭破壞、生態惡化的新世紀,人、建築與自然的結合卻被公認為未來趨勢。這或許也正是貝聿銘的價值所在。

(參考資料:《貝聿銘傳》《貝聿銘建築的藝術本源和探索》)

| 好文精選 |

一島一建築 一眼幾千年

騎樓,不是騎馬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文章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遺產地理 的精彩文章:

普洱,不止是茶葉
不止《頭號玩家》為彩蛋瘋狂

TAG:世界遺產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