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是如何改變日本的機器人研發並喚醒這個產業的
全球技術地圖
創新丨前沿丨科普丨資訊
福島核電站事故讓日本機器人產業開始重新思考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即創造出有災害應對能力的機器人,但他們還面臨著諸多困難。
2011年3月,一場災難性的地震襲擊日本,引發恐怖海嘯。這場躋身現代最慘烈災難之一的事件,致使數千人喪生,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在險象環生的幾周里,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它的安全系統並不足以對抗海嘯,人們都在擔心20世紀80年代的切爾諾貝利事故(Chernobyldisaster)再次重演,核電站爆炸,核輻射泄露影響多個國家。人們努力阻止更嚴重的災難發生,比如引海水入反應堆。儘管如此,數十萬人依舊疏散在外,並且想要讓該地區重複安寧可能需要多年的時間和數千億美元。
因為核輻射對人體危害極大,所以讓機器人去監控輻射水平並嘗試展開清理活動自然就成了解決之策。然而日本的技術樂觀主義者們卻遇到了挑戰,即使他們再樂觀,也無法解決反應堆堆芯內部的問題。核輻射燒毀了被送進去的機器人的電路,那些經過特別設計、特意用來處理福島災難事件的機器人也不例外。這個核電站逐漸變成了一個龐大的機器人墓地。雖然最開始通過機器人測量核電站周圍核輻射水平的時候取得了成功——最近,一個機器人已能在災難地中心區域識別熔融的鈾燃料——但是想要讓它們在清理核輻射工作中發揮實質性作用的希望之光卻也在逐漸變暗。
在東京霓虹燈閃耀的澀谷區(Shibuya),夜晚有時似乎比白日還明亮。在十二樓——因為所有事物都在十二樓——的卡拉OK小房間俯視燈火輝煌的街道,商店裡播放的流行歌曲舒緩著人們的心情。這似乎是地球上最人工化的地區,未來技術樂觀主義令你驚嘆。該地區的影像資料也已成為未來主義和現代性的標誌。
長久以來,日本一直以未來主義者的國度而聞名。我們曾經提到過過以富有遠見卓識的孫正義(Masayoshi Son)為首的科技巨頭軟銀(Softbank)正投資數十億美元打造技術化的未來,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農場。
2017年,谷歌出售開拓性的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軟銀將其收入旗下,與著名的Nao機器人和Pepper機器人一起。有些人覺得孫正義是在參與一場賭博,固執追求谷歌都無法成功的機器人項目。但是這是一個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的時候幾乎失去了一切的男人。這顯然說明了即使這種逆境也無法削弱他對技術的樂觀和信心。但這會持續多久?
孫正義
面對福島帶來的巨大挑戰,日本機器人的失敗激發了該產業某種良心上的危機。災害應變顯然是機器人技術研發的跳板。起初,研發人形機器人造價高昂,而且機器人能力也不比人類,目前來說研發機器人進行餐桌服務可能並不會特別合算。研發機器人去執行對人類有危害的任務才更現實。然而,在福島,即使其處於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許多機器人也無法勝任這個工作。
沒有哪家企業比本田(Honda)對這次危機的感知更大,該企業2000年研發的阿西莫(ASIMO)震驚世界,並依舊是一個令人著迷的標誌性人形機器人。儘管已經取得如此程度的技術進展,本田也知道在現實世界中阿西莫依舊非常不可靠。
是福島讓本田在研發機器人的方式上發生了巨大改變。在事件發生兩年後,有流言稱本田在研發災難機器人。2017年10月,機器人原型初次面世,雖然它還未準備好投入使用。有趣的是,製造者們並沒有給予它靈巧的雙手,而是希望安裝在機器人身上的遙控工具能夠在其遇到各種情況的時候成為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種從研製娛樂和消遣機器人,比如阿西莫,到研發實際用途機器人的轉變讓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效仿。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 )「機器人挑戰大賽」(Robotics)也受到了福島災難事件和缺少災難應對機器人現狀的啟發,2015年便以一系列可能在應急反應中需要的任務來測試人形機器人,比如開車、開門和爬樓梯。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公司的 ATLAS和韓國的HUBO機器人等「終結者」都讓人讚嘆不已,而CHIMP在摔倒後成功站起來的一幕也令人難以忘懷。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機器人挑戰大賽」向我們展示了現在機器人距我們想要的、或者所想像的實際用途有多遠。許多機器人都要花費數小時來完成那些對它們來說非常理想化的任務。爬樓梯顯然是一項不同尋常的挑戰。觀看比賽的人更可能會看到機器人摔倒、掙扎著站起來,而不是像超級英雄機器人一樣一個大跨步去拯救世界。「跨步」顯然是一個特殊的問題,最快的HUBO機器人在不需要腿的時候通過膝蓋上的輪子完成了這項任務。
福島可能使未來主義的日本發生了巨大改變,但是在機器人真正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前,它們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在此期間,用來檢查基礎設施損害的空中無人機機器人可能會較先投入使用,取得更多的成功。
這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研發人形機器人成本高昂,如果這個花費數百億美元的機器無法在危機時刻給予幫助,人們可能會開始質疑最初投資他們的價值(除非你只是想要拍攝病毒視頻)。這可能會進一步的打擊那些已經開始相信人形機器人會在這個老齡化的時代成為問題解決方案的日本人的信心。日本政府在其部分機器人戰略中,已經投入了4400萬美元的研發資金。
如果在實驗中持續面臨失敗就會引發重重憂慮。在東京秋葉原霓虹燈閃爍的超市裡,你能看到各種閃著光的玩具機器人,舞動著,像是能夠穿梭世界各地取悅人們的機甲演員(Robothespian)。但是如果我們希望這些機器不只是玩具——而是能成為夥伴兒、助手,甚至是救助者——那就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與此同時,如果人們對2015年「機器人挑戰大賽」里救災機器人的表現無動於衷的話,參賽者也不會太過擔憂。讓我們回望2004年,幾乎所有的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挑戰大賽」挑戰者都發生碰撞、引發火災,或者敗在起跑線上。讓旁觀者看來,這就是一場徹徹底底的災難和沒有意義的投資。那2004年的任務是什麼?研發一輛自動駕駛汽車。這樣看來十年能改變很多事情。
作者丨Thomas Hornigold
編譯丨路會會
選自丨SingularityHub
※美國防部與谷歌展開合作,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識別航拍圖像中的物體
※這就是中國五年的成就!用數字說話!
TAG:全球技術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