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做好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

如何做好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

前言:作為數字貨幣領域最賺錢的一環,交易所吸引了無數資本的目光。近期,因為投資問題,全球知名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幣安要被紅杉資本起訴,可見資本多麼青睞優秀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8年,全球數字貨幣交易所大概有200家左右;而2018年新成立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僅深圳地區保守估計也有幾十家,相信在全球範圍內,將會颳起一股做交易所的風,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會瞄準這個領域,尤其是過去從事股票,基金,現貨白銀,P2P的公司,會更熱衷這一領域。

筆者對這個領域並不熟悉,看過一些行業報告,做過一些推演,本文將以個人的一些經驗和行業現狀,站在運營的角度來看,如何做好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

據某區塊鏈資本報告顯示,影響交易所體驗的重要環節有:

1、安全性:資金安全/信息安全

2、流動性:買賣需求匹配高

3、交易體驗:交易流暢性/APP交互體驗

4、交易品種:交易對的數量

5、手續費:手續費的比例

6、金融衍生:加槓桿

除此之外,數字貨幣交易所還受到政策監管,市場行情的巨大影響。如果把數字貨幣交易所比作一個寬鬆的股票交易所,你會發現,當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股票開戶的人很多;當市場行情差的時候,做廣告也沒人開戶。數字貨幣交易所也如此,從17年上半年高峰到18年低谷,整個市場交易額跌了一半以上。

從邏輯上來講,交易所類似一個互聯網中介平台,為用戶提供自由買賣數字貨幣的服務。那麼,站在一個互聯網中介平台來考慮,其最核心的競爭力,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足夠多的用戶,只有足夠多的用戶,才能形成買賣雙方的平衡,才能有比較好的交易流通,否則,買不到或賣不出去,都會使得用戶逃離這個平台。

另一方面是足夠多的產品,只有足夠多的產品,才能滿足用戶多樣化投資的需求。

基於這兩方面,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要做好一個交易所,那麼前期就必須拚命做大用戶體量,就好比美團一樣,買家和商戶要形成足夠體量的匹配,最後形成自己的護城河。同時,要豐富交易對,讓用戶有更多選擇。

但實際如此嗎?如果按照股票交易所的邏輯來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比如說新三板,就因為用戶太少,流通性不夠而陷入困境。

但當前的數字貨幣交易所,跟股票交易所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首先,數字貨幣交易所的用戶體量並不大,即便是像幣安這種全球領先的交易所,其活躍的交易用戶估計在百萬級,而股票交易所的一般在數以億計。其次,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做市商,可以承擔很大的流通性功能,由於操作上並無限制,無論是交易的門檻,還是價格,都可以人為的去掌控,在一個用戶體量並不大的情況下,做市商幾乎可以讓交易流通性維持在一個不錯的水平。

也就是說,在當前的數字貨幣交易市場,用戶體量的領先並不能形成巨大的買賣繁榮優勢,這不像淘寶滴滴通過供給和需求端平衡來形成護城河。

用戶體量領先的好處在於,擁有了一批待培養的用戶,一旦市場行情爆發,他們可能會逐步變成持續交易的活躍用戶。但毫無疑問,這個優勢比不上買賣繁榮形成的優勢。

那麼交易對呢?

我們知道,數字貨幣的玩家都是一群投機者,不管是聰明的還是笨的,都相信我可以低買高賣。不管是場外買比特幣,比特幣換以太坊,還是比特幣換某個新幣種,用戶的投資邏輯都是低買高賣。但相比買賣主流幣,用戶買新幣的心理差異在於,買賣主流幣沒辦法一夜暴富,因為像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價格不會短期內出現幾倍的漲跌,而新的各種幣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在這種對用戶投機行為認定的事實基礎上,許多從業者認為,豐富交易對是一個新交易所彎道超車的機會。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看市場的整體交易,主流幣的交易幾乎佔到了市場的百分之八九十。全世界最大的交易所—bitmex的交易對只有六種,全是主流幣。像大家盛傳的幣安依靠快速上新幣贏得了市場的領導地位,但實際上其高達460種的交易對,大部分幾乎交易量為0。可見,新幣種吸引的只是少部分數字貨幣玩家,用戶真正認可的,還是主流幣。

其次,與股票交易所不同的是,不管是暴風,樂視,360,購買他們的用戶,有較大一部分抱著一夜暴富的心理,如同買新幣的玩家一樣,但更多的用戶,在心理還是部分認可這些股票的價值。也可以這麼理解,不管是四大銀行,還是各類垃圾股,他們之間的差距,無非是好牛奶和壞牛奶的差距;而主流幣和新幣,在玩家的心裡,是牛奶和水的差距。

甚至可以比較絕對的講,主流幣撐起了整個數字貨幣的未來,沒有用戶對主流幣的一致認可,就沒有數字貨幣的未來。

那麼新幣對吸引用戶到底有沒有用呢?優質的幣種肯定非常有用,甚至會比主流幣更受歡迎,但目前這樣的幣種非常少,培養用戶的信心,也需要較長的時間。

所以基於上面的分析,我覺得目前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按照傳統的互聯網平台思維去打造交易用戶體量與豐富產品種類來形成主要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可取。至少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邏輯是不通的,如果未來像BAT這樣的優質企業的優質項目,發行數字貨幣,那麼交易所的邏輯會跟股票交易所類似,但當前不一樣。

當用戶體量的領先不能形成所謂的供給和需求繁榮,交易所依靠做市商來完成較好的買賣流通後,在某種程度上,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即是裁判,也是運動員,變成了一個類似B2C的金融交易系統,有點類似P2P,只不過產品是別人發行的。P2P有門檻嗎?如果資產跟得上,P2P後入者是完全可以追上領導者的,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某個叫XX進的平台大半年就沖了幾百億,砸廣告就行了,然後拚命上產品,交易額就上去了。

這種路在數字貨幣交易所是行不通的。

既然前期快速做大用戶交易體量和豐富交易對並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那麼什麼最重要?

我以為,在當前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市場,最重要的還是本身的產品交易體驗,以及相關的金融衍生功能。如果能做好這些內功,一旦加大力度推廣,勢必能在用戶增長上對領先者實現彎道超車,這裡如同P2P的邏輯一樣,如果有足夠的錢和牌照,做一家新的陸金所未必不可能,但是淘寶很難做成,微信就更不可能,關係鏈太強。

在產品交易體驗上,首先要確保用戶的資金和信息安全;其次要確保整個用戶使用的體驗非常流暢,交互響應快;再次,手續費要部分減免或全免。

在金融衍生功能上,不管是期貨還是抵押,都能大大增加用戶的粘性。

在保障這兩塊的基礎上,要把重心放在主流幣的交易以及提幣變現上。

在用戶獲取上,優先考慮高凈值的老用戶,不管用戶未來是否在最大的交易所上交易,但平台始終給予用戶最核心需求的最高體驗。對於數字貨幣玩家而言,最核心的需求是什麼?就是能夠非常便捷的購買主流幣,非常安全的購買主流幣,沒有太多費率去購買主流幣,同時能快速的把手裡的幣變成現金,還能有各種金融杠杠服務。

提到變現這塊,我覺得還是非常有價值的,類似截胡的方式。其實不管是變現還是做好主流幣的交易,都是為了截胡,不管用戶是否在其他平台交易,我還是希望他把最核心的那部分資產,放在我的平台交易。

當然,優質的新幣挖掘,肯定是非常有價值的。反而,盲目的去豐富所謂的交易對,看似能吸引少量的投機者,但很有可能得不償失。

綜上所述,要做好一家新開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核心還是放在主流幣的交易上,而是否要通過快速擴大用戶量級來形成護城河,前文已經提供。

以上均為個人思考,不足之處,歡迎指正,噴子勿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2P金融觀察家 的精彩文章:

TAG:P2P金融觀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