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一日市值蒸發200億中金力挺為哪般,是鐵公雞還是另有隱情?
格力電器凈利增近5成,但卻不分紅,是「鐵公雞」襲來還是另有隱情?一日市值蒸發200億,中金力挺為哪般?不分紅是刻意為之還是另有隱情?讓我們走進這家公司,為你揭秘格力不分紅背後的秘密!
新浪財經訊 4月25日晚間,A股「明星白馬股「格力電器發布2017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482.86億元,同比增長36.2%,歸母凈利潤224億元,同比增長44.87%。業績不僅再一次增收又增利,而且增幅雙雙創出歷史新高。
但讓市場熱議的並非亮眼的業績,而是十一年來首次公告不分紅了。
伴隨著市場熱議,今日格力電器大跌,一日直接市值蒸發近200億。而中金公司更是發表研報力挺格力,令市場為之愕然!
中金分析師何偉表示,格力電器2017年不分紅,大幅低於市場預期,預計會導致股價短期調整。但公司現金流良好,現金充足,在手現金+應收票據+結構性存款高達1408億元,公司預計在2018 年會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因此不分紅。
此時,更加困惑,格力為什麼盈利新高卻終止分紅?不分紅是刻意為之還是另有隱情?又或是董明珠有意而為之,此前股東否決收購銀隆案致董明珠不快。首先我們從財報上分析背後的原因:
格力電器投資指標預覽:
(注釋:類別指標為新浪財經依據日常投資者所關注的財務標準而分類設定)
格力電器不分紅理由:非不能也 實不為也
對於市場 「為什麼不分紅」的疑問,格力電器在年報解釋稱,「報告期內盈利且母公司可供普通股股東分配利潤為正但未提出普通股現金紅利分配預案」,是因為「從實際經營情況出發,為滿足資本性支出需求,保持財務穩健性和自主性,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實現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維護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
此外,還對未來資金的用途做了補充說明,提到「根據2018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簡而言之,格力電器今年不分紅,但不是沒有能力分紅,是因為我預計今後會花很多錢。
具體來說就是,格力電器對內資本開支將加大,要建生產基地和智慧工廠,對外投資會發力,方向是智能裝備、智能家電和集成電路等新產業,需要為這些計劃留足資金,因此今年就終止分紅。
顯然,對於不分紅的疑問,格力電器自己是一副「非不能、實不為」的態度。
實際情況真如公司所說的這樣?新浪財經研讀格力電器年報,找出了「不分紅「的隱情。
現金科目不增反降 盈利去哪了?
眾所周知,上市公司分紅除了與盈利多少相關以外,與公司在手現金密不可分,因為分紅是必須要掏出「真金白銀」給股東。
年報顯示,2017年格力電器在手的貨幣資金為996億,看似分配百億級規模紅利的壓力並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6年末的957億元,貨幣資金增加額僅有39億,而我們知道全年格力電器凈利潤是225億,相差高達186億。
由此可以看出,格力2017年賺的錢並沒有變成「錢」。那麼,凈利新高的格力將錢「花」到哪去了?
為了確認花到哪裡,新浪財經進一步查閱公司現金流走向,發現格力電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2017年居然是大幅減少的,當年減少額高達近500億。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投資現金流,同比2016年多流出約430億。
看來盈利的大部分連同其他經營資金主要都花在了「投資」上,那麼都投向哪裡了呢?
理財等樣樣都「搶」分紅的錢
新浪財經梳理和對比格力電器的財務報告後注意到,「其他流動資產」、「存貨」、「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等科目都同時出現了異動,在和分紅「搶資金」。
先看異動最大的「其他流動資產」項,該項餘額高達103.42億,同比出現暴增,為了直觀對比,新浪財經將最近5年的數值用圖標呈現出來。那麼這個「其他」具體又指什麼呢?
繼續查閱年報可以看到,其他流動資產主要包括套期工具、理財產品及結構性存款以及待抵扣進項稅及預繳稅費三項,其中第二項變動最大,從去年同期13億驟增到近90億,看來是投資理財去了。
新浪財經還注意到,格力電器在2017年4月的《關於使用自有閑置資金進行投資理財的公告》中稱,理財上限為100億元,而在2018年4月相同公告名的文件中,把理財上限提到了190億元。也就是說,格力已經在為今後繼續擴大理財規模著手準備了。
接著來看存貨。2017年存貨數從92億驟增至167億,其中產成品變動最大,另外在產品和原材料同樣也增幅明顯。顯示出公司整體存貨堆積、佔用資金嚴重。
再來看應收賬款。照理說,格力電器對下游經銷商一向強勢,在業內一直保持很強的話語權,因此之前歷年應收賬款數額都保持在較低水平。但2017年,公司應收賬款突然出現了同比翻番的情況,從29億一躍升至58億。
預付賬款的情況和應收賬款類似,也體現出業內話語權的強弱。可以看到,在2017年預付賬款從18億躍升至37億,同樣出現了同比翻番。雖然應收和預付每年幾十億的金額相比格力1000多億的銷售額來說相對微不足道,但同時出現同比翻倍的情況、增速遠超同期營收增速,畢竟不能說是一個好信號。
不分紅背後格力存隱憂
不分紅背後,格力的焦慮隱隱浮現。2000億營收目標尚未實現,多元化格局尚未清晰,老對手美的崛起速度驚人,內外皆隱患的事態之下,格力選擇把錢留給自己。
一、與美的賽跑,落後一個身位
2012年「女強人」董明珠強勢上台,格力就此開啟新紀元。當年,這位新晉領導者放話:格力未來5年營收要做到2000億。如今,5年期限已到,格力離先前的目標依然差距不小。
另一邊,格力的老對手——美的卻在這幾年厚積薄發,甚至在2017年率先實現2000億元營收。雖然美的集團2012年營收已經領先格力,但增長速率實現反超還是在2014年。彼時,格力營收增長率為16.6%,美的以微弱差距領先。隨後,二者營收及營收增長率上的差距逐漸拉大。
二、核心業務下滑,多元化亟待破局
業態多元化是格力一直以來的目標,2017年公司在智能裝備、智能家居、新能源領域嶄露頭角。不過,到目前為止,董明珠的多元化產業布局並未打開局面,空調產業仍是核心支柱。但是,2017年格力賣空調的毛利率達37.07%,較上年同期下降1.47%,人均銷售額同比上升16.5%。
手機仍是格力多元拓展層面的重要一環,但曾多次引起輿論關注的格力手機銷量不盡如人意。銷量不僅無法和華為相比,與中興也有很大差距。
2015年3月,格力第一代手機問世;2016年5月和2017年6月又相繼推出第二代和格力色界。市界(ID:newsseeker)瀏覽格力商城發現,格力一代手機已經下架,而二代和色界的總銷量合計超過11萬台。將這一數字放置於智能手機市場,實在是不算亮眼。
三、與銀隆交易額不及預期
4月25日,格力電器同時發布了與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珠海銀隆」)的關聯交易公告稱,2017年,珠海銀隆實現營業收入87.52億元,凈利潤為2.68億元,遠低於2016年格力計劃收購時作出的業績承諾。
珠海銀隆2016年營業收入為78.98億元,凈利潤為8.36億元。相較之下, 2017年銀隆在營收增長10.8%的同時,凈利卻下降了67.94%。
格力不分紅到底是不想、不敢還是不能?
看到這裡,我們有理由對格力在年報中「非不能、實不為」的不分紅解釋產生懷疑,畢竟一些現象確實在發生變化,公司對大額、高比例分紅會有所顧忌也在情理之中。但僅憑這些,似乎也無法坐實格力「無力分紅」的結論。
圍繞格力不分紅的原因到底是「不想分、不敢分還是不能分」,錢到底會用作何用,在格力收購珠海銀隆失敗、而同期最大競爭對手美的卻成功併購德國自動化巨頭庫卡之後,市場仍在猜測。我們所能做的恐怕就是聽其言、觀其行。
TAG:新浪券商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