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避免治療誤區
2015年的統計資料表明,我國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是46.5%、41.1%和13.8%,也就是說,雖然接近一半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病並且已經開始治療,但是血壓達標的患者不到15%。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靶器官損害和伴隨的臨床疾病未能有效控制。
高血壓控制率低的原因,和患者的某些誤區有關。
一是認為開始不能吃「好葯」。年齡較輕,新近開始治療的患者,覺得自己剛開始治療,不能吃「好葯」,否則將來無葯可吃。所謂好葯,其實就是指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一些的藥物,目前的一線治療藥物。而「普通」藥物,是指復方降壓片、北京0號、珍菊降壓片一類的上世紀70年代左右的藥物,這些藥物雖然價格便宜,在當時,對於控制血壓也做出過較大貢獻,但是多數是由作用於中樞或交感神經節的降壓藥物、鎮靜劑和利尿劑等組成的復方製劑,除了利尿劑以外,現在已經較少使用。現今高血壓的治療藥物選擇,和患者年齡、血壓水平和特點,伴隨疾病等等有關。比如,老年人收縮壓高而舒張壓正常或者偏低,治療多選用鈣拮抗劑或者利尿劑;年輕患者,心率偏快、舒張壓較高的,選擇β受體阻滯劑,等等。同時,主張盡量選用長效藥物,可以使血壓降得平穩。所以要盡量選擇一線藥物。降壓藥物,也不像抗菌藥物那樣,長期使用會產生耐葯,所以大可不必為此擔心。
二是認為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會「傷腎」。一些坊間廣為流傳的抗高血壓藥物「傷腎」說得十分可怕,有的患者因此產生畏懼心理,不敢服藥。在中國,「腎」除了指解剖意義上的腎臟以外,還特指男性性功能,「腎虛」也就成了某種代名詞,「補腎」的廣告隨處可見,似乎中國男子個個萎靡不振。其實,高血壓作為一種血管疾病,對性功能就有影響。一部分降壓藥物雖然也有影響,但是通過藥物的合理使用和聯合使用,可以把影響降低;而且,通過治療高血壓,又可以改善性功能。另外一方面,長期高血壓導致腎動脈硬化,最終可能影響真正的腎臟功能。因此,權衡利弊,還是應該服用降壓藥物。
三是經常換藥。有些患者比較著急,服用降壓藥物沒幾天,血壓沒有降下來就要換藥。而且高手在民間,街頭隨便找個大爺大媽,都有幾招治病的「絕招」,又樂於向別人推薦,於是今天信張三,明天信李四,不斷換藥,藥物雜亂無章,有時甚至同類藥物一起使用。殊不知,藥物的起效是有個過程的,一般1周到2周左右血葯濃度達到穩態,這時候才可以判斷藥物是否有效;而老年人降壓更要緩慢,要避免過快降壓導致腦灌注不足和跌倒;藥物的聯合應用也是要遵循一定規律,不能隨意組合。
四是藥物一直服用下去。與前面的患者相反,有些病人一旦服用了某個降壓藥物,就一直服用下去,不去監測血壓,也不增減劑量,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血壓會隨著年齡、氣候、飲食、情緒、睡眠等發生變化,所以要經常測量血壓,尤其是季節更迭的時候。以不變應萬變顯然不是科學的方法,要根據血壓水平增減或調換藥物。
五是求助各種保健品和秘方。保健食品是指聲稱有特定保健功能品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對人體不產生危害的食品。顯然,保健食品不能治療疾病,患病了就應該用藥物治療。一些新村小區讓你免費體驗的治療儀可能是通過暗示作用來降壓的,事實上,血壓升高到一定程度,人體通過自身調節,片刻之後,也會降下來。中藥對高血壓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是應該通過辨證論治來實現,而不是所謂的秘方或者流行於街坊的神葯;中藥調理更大的用武之地在於幫助有癥狀的患者消除癥狀。設想一下,因為患高血壓病而一輩子服用中藥,你能堅持嗎?
總之,通過醫生的規範治療,避免高血壓治療的誤區,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高血壓的控制率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 END -
即可關注醫生行者,獲得你需要的資訊
※五六十年代的人把鹹菜當菜吃,為什麼沒這麼多血壓高的人呢?
※高血壓最怕這些家常菜,人到中年要常吃,給家人收藏好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