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心音】趕場
要說起趕場,這算是以前農村生活的大事之一,每月固定的幾日里,大家紛紛把自家種的東西拿出來賣,同時也方便人們採購自己需要的東西。每到這個時候,集市上可熱鬧極了。
凌晨四五點,還是漆黑的夜色,零星的燈光孤單地充滿著小小的房子。通常這個點要去集市上賣東西的小販已經離開了溫暖的被窩,去集市找好自己的位置,提前擺好商品,等待著開市。
賀爺爺也是其中之一。我以前在外婆家小住的時候經常會見他路過門前那條小路,在布滿石子的路上走著,只能聽見他的軍綠色布鞋摩擦著路面發出的低沉的沙沙聲。雙肩上的擔子挑著要去集市賣的菜,那些菜都是前一天擇好,清理乾淨的,這樣看起來新鮮可人,光顧的人才會更多。
若是在夏日,天才蒙蒙亮,就能聽見他遠遠傳來的喊門聲,搭上外套,打開門便看著他駝著背挑起一擔子的菜蹣跚行來,眉眼上好似仍掛著清晨的露水。
「今天賣的什麼菜呀?」外婆常常如此問道。「今天擔了芹菜和黃瓜,還有白菜、絲瓜。」說著賀爺爺就放下擔子,熱心地送上幾根絲瓜,「新結的,嘗嘗鮮。」每每都難以推辭。就是天氣寒冷的冬天,也能常常收到他從土裡辛苦挖出來的慈姑子,到我們手上的慈姑子乾乾淨淨的個頭又大,全然不似剛出土時髒兮兮的樣子。
不過,在趕場的那天也不僅僅是這些賣東西的人起個大早,想要去集子上購物的人也要起得比平時更勤快些。特別是天氣熱的時候,趕在太陽散發酷熱之前到集市上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我和外婆就是如此,一到趕場的日子,迅速地吃過早餐,就出發了。
小時候的我喜愛趕場的熱鬧,還有嘴饞各種各樣的食品,即使路途遙遠也是蹦蹦跳跳地往前沖。外婆就落在後面慢慢走,一旦我跑得太快她總會喊我停下來,加快腳步追上我。而我則默默蹲在路上,等外婆走過來一把把我牽起,她拽緊著我的手,生怕我掙脫著跑開去似的。
在必經的馬路上,可以看到很多人成群結隊去趕場。當然大多數是一些婦女帶著孩子,或是一些老人在路上徐徐而行。
趕場的集市內,吆喝聲不絕入耳,在狹小的過道里側著身子行走,也是時不時要被擠到的。
整個集市基本上有三塊主要的地方,在最右邊的地盤,商販人手都拿著一根桿秤,這主要是買菜的地點。因為中間有一條小的過道,所以兩邊的地上都鋪上蛇皮袋,袋子上面則擺滿了當季成熟的蔬菜。
中間部分有許多石板高台,檯子上各種物件乖巧地等待著被挑選。像是自製的一些乾貨、扎頭髮的飾品,麻棗、花根、麻花、貓耳朵這些小吃也有,總之生活中的必需品,集市上可是琳琅滿目。最左邊的地方,搭著一些棚子,地上墊著一大塊塑料,放眼望去,五顏六色。這就是賣服裝的地方,色彩鮮艷的衣服居多,也有許多鞋子擺在你的面前,能讓人看花眼。
每一次趕場總不能忘記買的就是「南花根」了,是一種用糯米做的零嘴,在過年的時候也經常用來招待客人,它上面撒上了一層白芝麻,吃起來特別香。
我現在還記得那個不大的集市裡,偏偏能裝下很多人;記得集市裡的阿姨用剪子剪出來的頭髮特別丑,麵粉攤子那兒賣的麵條份量足又有韌性,不容易被煮爛,最喜歡看師傅給打火機上油,老覺得是什麼獨門絕技……
而現在,那個趕場的集市消失了,只剩下矮小的石板檯子還荒廢在那兒。
圖片:網路
文字:郭露丹
排版編輯:唐雅聖
責任編輯:楊文萱 牛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