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黃檗禪師的高徒裴休居士

黃檗禪師的高徒裴休居士

黃檗禪師的高徒裴休居士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相國裴休,黃檗禪師的弟子,朝夕向黃檗禪師問法,記成二冊,名曰《傳法心要》,《宛陵錄》。黃檗禪師的《傳法心要》與《宛陵錄》,是禪宗史上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可以說,《傳法心要》《宛陵錄》與《六祖壇經》處於同一個重要地位,對於佛教文化的傳承,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傳承,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遍行天下的臨濟宗,就是出於黃檗禪師門下。黃檗禪師法嗣一十二人,相國裴休是其一。

裴休居士,河東聞喜人也(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黃檗希運,初住黃檗山,混跡勞侶,掃灑殿堂。裴休居士,入寺拜佛,見聖僧畫像,便問主事僧:「這是哪位聖僧的畫相?」主事僧回答道:「這是一位古代高僧的畫相。」裴休居士問:「畫像在這裡,高僧在何處?」主事僧不能回答,其他僧人也不能回答。

按照世俗的觀念,古代高僧圓寂了,他又投胎到什麼地方去了?其實,這只是世俗的觀念,而不是佛教的真義。永嘉大師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惠能大師云:「迷即眾生,悟即是佛。」迷即眾生,則處處是穢土。悟即是佛,則全體是極樂。既是聖僧,當在凈土。那麼,凈土在什麼處?經云:「欲凈其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這便告訴人們,自心是凈土,凈土是自心,離此心外,更無凈土。既然如此,何不見自心?畫像在這裡,人在什麼處?眾僧不會。

裴休又問:「這個寺里,有禪僧么?」主事僧云:「最近來了一位僧人,隨眾勞作,像是個禪僧。」裴休云:「請來一問,如何?」於是,主事僧便請黃檗禪師來。裴休問道:「有一問題,各位不肯賜教,今請上人,代酬一句。」黃檗云:「請相公垂問。」裴休問:「聖僧的畫像在這裡,聖僧在什麼處?」這時,黃檗呼喚裴休有一聲:「相公!」裴休應諾。黃檗問道:「在什麼處?」這聞聲即響的是什麼?裴休居士,當下有省,如獲髻珠,感嘆道:「我師真是善知識。」於是,裴休便把黃檗禪師請入府中,留住供養,行弟子禮。[1]

在黃檗禪師的指示下,裴休悟了自心。後來,裴休名聲,享譽叢林,諸方禪學,都說裴休不愧出自黃檗門下。

裴休對黃檗禪法,佩服至致,說黃檗禪法,「獨佩最上乘」,恨不能朝夕相隨。「會昌二年廉於鍾陵,自山迎至州,憩龍興寺,旦夕問道。大中二年廉於宛陵,復去禮迎至所部,安居開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紀之」,遂成《傳心法要》《宛陵錄》之禪宗精品。

文人學士對於人生的體驗,本來就比常人真切,對於境遇的感悟也比常人深刻,而佛法對宇宙人生的闡釋,更能滿足文人學士對真理的追求,使文學作品不流於「無病呻吟,遣辭造句」的文字遊戲,所以,歷來有成就的文人,大都承載了佛教的那種超然的情懷。

又一日,裴休托一尊佛,請黃檗禪師與之安名。黃檗禪師朗聲呼云:「裴休!」裴休應諾。黃檗云:「與汝安名竟。」裴休便禮拜。黃檗呼喚,裴休應諾,這個應聲有響的,本來無名,隨緣安名,曰無相真心,曰圓覺凈性,曰清凈法身,曰如來,曰世尊,曰佛,曰自性,等等。呼聲在耳畔,誰是觀音的人?這個觀音的人,本無名字,隨緣而安名,今名裴休。

師(洞山)謂雲居曰:「昔南泉問講《彌勒下生經》僧曰:『彌勒什麼時下生?』云:『見在天宮,當來下生。』南泉曰:『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

時居遂問師曰:「只如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未審誰與安名?」

師直得禪床震動,乃曰:「膺闍黎!吾在雲岩,曾問老人,直得火爐震動。今日被子一問,直得通身汗流。」[2]

彌勒是誰?誰是彌勒?誰與彌勒安名?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這個「無」字,又作何義?若作有無相對的「無」,則是落在「無」里的人,則是顛倒妄想的人。彌勒尊者,遍界不覆藏,分身百千億,應化遍十方。雖然「分身百千億,應化遍十方」,然而,切不可落在「有」中。說有之時,一物亦無。說無之時,遍界不藏。這個彌勒,還見么?此非他人,正是諸人「本真的自己」。這個「本真的自己」,見即當下見,不見永乖疏。這個彌勒,亦名裴休,亦名黃檗,亦名釋迦,亦名惠能,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大地眾生,有情無情,若論實際,只是這一個。



[1] 以上參閱《景德傳燈錄》卷十二。《大正藏》五十一冊,第二九三頁中。

[2] 《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第五一三頁上中。

黃檗禪師的高徒裴休居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佛教的修行原則
怎麼破無明?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