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夫:坐著輪椅也要上黨課,精神的「鈣」不能丟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黨的十九大開幕當天,周智夫很想聽聽習主席的聲音、看看大會的盛況。當時,他因多處骨折卧病在床,就讓家人把他抬到客廳,從頭到尾聆聽了習主席所作的報告。那些天,他拿著放大鏡反覆學習十九大報告,在筆記中由衷地寫道:「熱烈祝賀習近平同志再次當選黨的總書記和軍委主席,祝賀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
入黨以來,他堅持對組織說實話、交實底、吐真情,表態和行動一樣、人前和人後一樣、對上和對下一樣、對人和對己一樣、在位和不在位一樣。大家都說,在組織和同志面前,他是個簡單、純粹、透明的人。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初心不改 信仰如磐
——北京衛戍區某干休所老幹部周智夫一生愛黨信黨記事
解放軍報記者 錢曉虎 武元晉 特約記者 張聖濤 周景紅
精神上的「鈣」不能丟
床頭的紫荊花音樂盒因為電量不足的緣故,播放的國歌聲音有些嘶啞。然而每當這音樂聲響起,三女兒周衛華總會想起父親拿著它視若珍寶的模樣。
「我從香港帶回好吃的給父親,他一點都不稀罕,可把這個音樂一放,他特別激動,說這個我要了。」周衛華說,這個小小的音樂盒是父親晚年最喜歡的東西,「當時他半躺在床上,拿來一放音樂,他臉上立馬就笑起來了,顯得特別高興。」
周智夫常說,人老了身體容易流失鈣,但精神上的「鈣」決不能丟。兒女們都知道,父親一輩子都把黨的科學理論作為真理來信奉、來鑽研,最愛學的文章是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最愛讀的報紙是黨報黨刊,最愛看的電視節目是《新聞聯播》和革命戰爭片。
走進周智夫的卧室,映入眼帘的是窗台上的書籍、報紙、雜誌,幾頁信紙上記滿了密密麻麻的學習筆記,床頭柜上還有一個放大鏡。
「放大鏡、助聽器、筆記本是老周學習的『三件寶』。」老伴婁淑珍說,為了收聽廣播、上課學習,他專門自費1萬多元錢配了助聽器。每次干休所的廣播系統一響,他總會示意家人安靜下來,把手攏在耳邊凝神細聽,生怕漏掉一個字。
黨的十九大開幕當天,周智夫很想聽聽習主席的聲音、看看大會的盛況。當時,他因多處骨折卧病在床,就讓家人把他抬到客廳,從頭到尾聆聽了習主席所作的報告。那些天,他拿著放大鏡反覆學習十九大報告,在筆記中由衷地寫道:「熱烈祝賀習近平同志再次當選黨的總書記和軍委主席,祝賀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
這幾年,周智夫的骨質疏鬆病情愈發嚴重,但身體上的病痛沒有阻擋他學習的熱忱:「我雖然走不動了,但還渴望聽聽黨的聲音,學學黨的理論,受受黨的教育。」離休幹部王清文對周老的學習勁頭印象深刻:「老周這兩年身體不太好,但仍然堅持讓家人推著輪椅送他到學習室。」
周智夫最後一次參加黨課學習的情景,永遠定格在干休所時任政委姜東軍的記憶里——下課了,其他同志陸續退場,但是周老坐在第一排,沒有退場。我當時很奇怪,就走過去對他說:「周老,咱們已經下課了,回家吧。」周老當時略有歉意地說:「政委啊,我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以後就不能再參加咱們的組織活動了,我今天來給你請個假。」
姜東軍當時就忍不住落下淚來,「周老是我們所里老幹部當中年齡最大的,身體也不好,他來上課的時候都是勾著腰、拄著拐杖,還得老伴攙扶著,才能到教室來。就在這種情況下,他還堅持到教室,而且還要聽完課之後再當面向組織請假。這樣一個老黨員的組織紀律觀念、精神境界,真的讓我特別感動。」
公家的便宜,一點也不能占
干休所衛生所所長張傑軍在接受採訪時說起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周老的用藥和家人的用藥嚴格分開,專門在藥瓶、藥盒上貼了名簽,防止混用。
「像周老和老伴婁阿姨都在吃阿司匹林腸溶片,但自始至終,周老按標準吃單位開的,婁阿姨吃自費購買的。去年8月的一天,周老的大女兒周雪文大姐向我諮詢心臟病日常保健知識和用藥注意事項,當她把治療心臟病的藥品拿給我看時,我無意中發現這些藥盒上都做了標記,才知道這些葯是她專門從外地隨身帶過來的。」
「公家的便宜,一點也不能占!」這是周智夫一生踐行的人生信條和家規原則。周老一家四世同堂,一大家子共有34人,人人都不敢碰他這位家長定下的鐵規矩。
小兒子周衛民曾品嘗過違反家規的滋味。周智夫在重慶炮校任幹部科長時,周衛民剛上小學,正是調皮搗蛋的年齡。一天,他帶著小夥伴偷偷把炮校體育館木馬上的皮革割下來,製作成一把彈弓。周智夫知道後,不但把兒子狠狠揍了一頓,還帶著他到體育館承認錯誤,並賠償了損失。
執行家規,周智夫近乎苛刻。在雲南建水縣原第二炮兵某基地醫院工作期間,上中學的兩個女兒和基地幾個幹部子女趁著星期天,一起去醫院附近的溫泉池游泳,中午就近在醫院食堂蹭了一頓飯。周智夫知道後,嚴厲批評了兩個女兒,並將幾個孩子的伙食費全部付清。
周智夫身患多種疾病,每次到醫院,他都習慣坐班車,很少向所里要小車。每次坐班車,他都會提前去等車,從不讓班車等他。
2014年7月,周智夫的骨質疏鬆病情加重,接連發生兩次壓縮性腰椎骨折,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經醫院檢查,按照專家治療方案,衛生所從解放軍總醫院購買了兩種進口葯——鮭魚降鈣素和阿倫磷酸鈉。周智夫見藥品的外包裝等跟以前的不一樣,認真地詢問:「這葯需要花多少錢?我吃進口葯符合規定嗎?需要我出的錢要按規定收。」張傑軍說:「這是治療用藥,符合規定。」
老伴婁淑珍常把周智夫的話講給兒女們聽:「咱們已經吃公家穿公家的,共產黨照顧咱們那麼好,咱不能再占公家的便宜。」
他平時很節儉,關鍵時刻卻慷慨得讓人驚訝
周智夫的家中有一個陳舊的木質衣櫃,兩開門,高約2米,寬約1米。這個衣櫃跟隨了他數十年,裡面裝的衣物卻寥寥可數。
木櫃里最新的是3條短褲。去年初,大兒子周華來家看望,發現父親竟沒有一條像樣的新短褲,現有的短褲都穿了很多年。他專門給父母各買了3條短褲。即便如此,周智夫還是先穿舊的,3條新短褲至今也沒穿過。
最時髦的是兩件羽絨服,一件白色的,一件黃色的。白色的羽絨服是外孫周洵穿過的,黃色的羽絨服是二女兒周衛平淘汰的工服。周智夫覺得扔了可惜,就留下來自己穿。
最有年頭的是一條洗得發白的秋褲,褲面上有10多個大大小小的窟窿眼,褲口鬆鬆垮垮沒了彈性。
周衛平看到父親的衣服太舊,便準備扔掉幾件,沒想到周智夫堅決不同意:「衣服舊點沒啥,只要乾淨就好。」
為讓全家人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周智夫在子女成年前,經常利用周六晚召開家庭會議,講評孩子一周表現,提醒他們不要鋪張浪費。成年以後,子女都十分珍惜勞動成果,從不浪費一粥一飯、一水一電。孩子們都說,這是父親送給他們的「成人禮」。
干休所第一任政委朱南璋回憶起一件小事。剛離休那會兒,各家冬天取暖只能靠自己燒煤。蜂窩煤由公家按標準統一供應。一次,送煤工人用三輪車把蜂窩煤送到家裡後,不小心摔壞了幾個,連忙說:「周老,這些煤塊兒我扔了,再給你補上幾個好的。」
周智夫連忙制止:「不能扔,不能扔,一塊兒都不能浪費。」
在很多人看來,周智夫一輩子都是個節儉的人,可他總在關鍵時慷慨得「讓人驚訝」。上個世紀60年代生活困難時期,他還擠出錢來資助6名親戚念完中學。去年底,他在補充遺囑上又添加了一條慷慨的願望:「對黨知恩報恩,湧泉相報,向黨交黨費拾貳萬元人民幣。」
及至此時,相交多年的鄰居、戰友,朝夕相處的家人才真正讀懂了周智夫:在日常中節儉,卻慷慨地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他所摯愛的黨和國家。
對組織要有一說一,可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陽台上的藤椅輕輕搖晃,陽光灑在上面,溫暖和煦。看著這一幕,記者想像周智夫生前躺在這張椅子上曬太陽時,內心也一定充滿陽光,光明磊落。
翻看周智夫寫的《歷史思想自傳》,多次見到他反思自己思想、作風、紀律等方面問題的語句,在一次次自我革命中,他踐行著「對組織要有一說一,可不能說一套做一套」的人生承諾。
第一次參加戰鬥時,周智夫存在畏戰、怯戰心理,戰鬥打響時有壓制不住的害怕。他並沒有因為這是人之常情,就放過思想上的自我批評。周智夫說:「我入黨比參軍早,思想進步應該比崗位變換快,犯了錯誤就要敢於承認,並保證不再犯。」
一次,周智夫發現,村裡為民兵捐獻的糧食被他家人私用,由於數量非常少,他沒有及時向上級報告。多年後,提起這件事周智夫仍然十分自責,先後多次作出深刻檢討。
那年,在獨立團二營四連工作的周智夫,帶一個排破壞敵人的電話線。回來途中,因為嚮導帶錯了路,一個排的人都要從冰冷的河水中蹚過去。周智夫一時沒有控制住情緒,對嚮導發了火。事後,周智夫不僅對嚮導真誠道歉,還在黨組織會議上作了自我批評。
退休後,每次參加組織生活,從個人思想到學習情況,從家庭變化到個人病情,周智夫都如實報告,坦誠交代存在問題,有一說一,決不當「兩面人」。
這就是向組織敞開心扉的周智夫。入黨以來,他堅持對組織說實話、交實底、吐真情,表態和行動一樣、人前和人後一樣、對上和對下一樣、對人和對己一樣、在位和不在位一樣。大家都說,在組織和同志面前,他是個簡單、純粹、透明的人。
※「陸戰之王」下海記:闖關升級有了「新玩法」
※雲嶺「魔鬼周」的野外實戰訓練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