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桐城小花不是花.烘青綠茶味鮮爽

桐城小花不是花.烘青綠茶味鮮爽

桐城小花不是花

烘青綠茶味鮮爽

張亭

桐城小花,是改革開放後恢復生產的歷史名茶,產於安徽桐城,屬烘青綠茶。

桐城小花,一般在穀雨前開採,選一芽二、三葉,肥壯、勻整、茸毛顯露的芽葉,經攤放、殺青、理條、初烘、攤涼、復烘、剔揀等工序精製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頭8000—10000支。干茶條索舒展、色澤翠綠,茶湯碧綠,香氣鮮爽持久,蘭花香顯,滋味醇厚鮮爽回甘,葉底芽葉完整成朵。

綠茶加工主要工序有殺青、成型、乾燥。

「殺青」主要為去除鮮茶的「青葉」味,提高茶香。主要有蒸青和炒青兩種形式。殺青工藝發明於唐代,是對茶葉進行加工的開端。唐、宋主要用蒸汽殺青,後傳至日本,相沿至今;我國明代「廢團改散」後,由蒸汽殺青改為熱炒殺青,並延續至今。現在除抹茶、顧渚紫筍等個別復古品種外,其餘都是炒青。

成型」主要為固定茶葉的形狀。常見的成型工藝有揉捻、壓平和理條。碧螺春等捲曲形綠茶為揉捻成型;龍井等扁平形綠茶為壓平成型;安吉白茶、桐城小花等條形綠茶為理條成型。通過理條,達到塑形、失水、顯毫和提香的目的。手工理條有抓條和甩條兩種手法,但現在基本由機械抖動理條。

「乾燥」主要為進一步減少水分和固定茶葉形狀。主要有炒、烘、曬三種形式。使用最多的是炒干,如龍井、碧螺春等;黃山毛峰、桐城小花等採用烘乾;雲南綠茶等採用晒乾。

唐朝之前,茶是不加工直接食用的。唐朝開始對茶葉進行加工,並將茶從湯羹中獨立成飲料。唐朝對茶樹鮮葉殺青後,搗碎壓餅,然後烘乾。明朝廢團改散後,茶葉加工工藝大變。一是殺青後不再搗碎壓餅,而是葉茶直接成型、乾燥。二殺青方式由蒸青改為炒青。三是乾燥方式多改為炒干,但部分品種繼續保留了烘乾方式。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顧諸紫筍等均為烘青綠茶。

桐城小花產於安徽省桐城市北部龍眠山,原名龍眠椒園茶,不知何時開始稱為桐城小花,據說因為採茶時山上的蘭花也在開放而得名,也有說因蘭花香顯而得名。

長按上圖二維碼,

進入公眾號

瀏覽、關注更多內容

長按上圖二維碼

添加微信好友

歡迎分享、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咖啡與茶的較量,社交性與便利性成強助攻
綠茶,春天裡的一抹綠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