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幹什麼都要「好處」,都是物質獎勵惹的禍!
● 我給孩子制定了慣例表之後,執行了一段時間,孩子按時做了,但是提出要獎勵,我該怎麼辦呢?
● 我給孩子報了興趣班,興趣班的老師喜歡獎勵孩子,比如試卷做對了就蓋印章,或者有小禮物。那我的孩子回到家也要求做對了事情就要獎勵,對於這種情況我該如何引導呢?
● 孩子學會和父母講條件了,沒有獎勵就不去做,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是好?
孩子和家長之間的討價還價每天都在上演,孩子乖乖聽話會有「獎」,孩子調皮搗亂會有「懲」。
教育是一項細水長流的艱巨事業,只著眼於一時的有效很可能就會忽視孩子長期的成長。對於是否應該用獎勵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成長,這件事其實一直以來爭議很多。
@劉奕敏老師
(正面管教導師)解答:
正面管教不倡導獎勵,為什麼?
獎勵剝奪了孩子做事情的內在動機,讓孩子做事的目的徹底改變了,變成了為了贏得獎勵,從內在動機變成了外在動機。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老人,一到傍晚,他家樓下就有幾個孩子在樓下玩,非常喧鬧,吵得老人不得安寧。
老人便想了一個辦法,一天,他找到領頭的孩子,對他說:「我這裡很熱鬧,希望你們每天都到這裡來玩,我可以每天獎勵你們10塊錢。」孩子很開心,不僅可以玩還有錢拿,他們把錢拿了,買了好吃的。
第二天老人繼續給錢,連續給了3天,所有孩子都很高興。到了第四天,老人對孩子說:「我覺得10塊錢有點多,從今天開始,我每天只給你們5塊錢。」孩子有點不高興,但他還是勉強接受了,就是覺得老人太小氣了,說話不算數。
又過了幾天,老人對孩子說:「從今天開始,我不能給你們錢了,你們來玩可以,但是沒有錢。」這些孩子很生氣,覺得老人很小氣,居然說不給錢了就不給錢了,就再也不到老人樓下玩了,從此以後老人家樓下就安靜了。
我們想一想,這些孩子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孩子原本是來玩的,是很開心的,他的內在動機是「我喜歡玩,玩是很愉快的事情,很高興」。
但是,當他開始收錢,嘗到甜頭,他的內在動機就變成外在的了,這時候他來玩的目的就變成「我還需要有錢」,當外在動機有一天消失的時候,原本「玩很開心很愉快」的內在動機便再也找不回來了。
所以
獎勵的確很有效,但只是短暫的有效,
從長期來看,孩子依賴於外在的評價,或者是物質,削弱了孩子原本可以從一件事情獲得的成就感,削弱了孩子覺得「我能行」的美好感覺。
孩子要求獎勵,該怎麼辦呢?
舉個例子: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大班時獲得了廣播操比賽冠軍,他很開心,回來跟我說這件事情,還給我看他們捧著冠軍獎盃的照片。
我鼓勵他:「看來你們這次很努力,媽媽很開心。」
這時,孩子突然跟我說:「媽媽,你要怎麼獎勵我呢?」
那一剎那我愣住了,我想了想,說:「我送你一個採訪好不好?我做小記者,我來採訪你。」
於是我找來一支筆當作話筒遞給他。
媽媽:「小朋友你好,聽說你們班獲得了廣播操比賽冠軍,你和你的同學有什麼感受和想法呢?」
寶寶:「我們很開心很激動。」
媽媽:「你有什麼話要對老師說呢?」
寶寶:「我要對老師說謝謝,我們的本領都是老師教的。」
媽媽:「那你要對全班的小朋友說什麼呢?」
寶寶:「我們以後要繼續加油,我愛大一班。」
採訪完後我很感動,和他緊緊地抱在了一起,還把這段小視頻發給他的老師看。之後我問孩子:「你喜歡媽媽鼓勵你的方式嗎?」他說:「是的,媽媽,我覺得我充滿了活力。」
其實孩子是不會說出「內心有力量、內在動機」這樣的話的,但上述的例子實際上就是增強了孩子的內在動機。我們也可以了解,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來鼓勵孩子,我們改變不了孩子成長的環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影響孩子。
再來看看張宏武老師(正面管教專家)分享的三種鼓勵孩子的方式:
第一、描述性的鼓勵
這種鼓勵強調了「我注意到」,如「我注意到你今天有些心煩」。可能有些家長會疑惑為什麼「我注意到」也會變成一種鼓勵,其實,在「我注意到」的背後是連接,是真正的被看見,是用心看見。所以鼓勵不一定是做了好的行為才被注意到,鼓勵僅僅是「我注意到」。
第二、感謝性的鼓勵
就是通常所說的「謝謝你」,我們可以經常對孩子說「謝謝你的幫助」,「謝謝你今天提醒我」「謝謝你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我們不吝於對孩子說謝謝,孩子也會自然地對我們說謝謝,這些謝謝都是鼓勵,都是心與心的連接,都是被看見。注意一下,感謝性的鼓勵不要出現價值判斷的辭彙,如「你很好,你很棒」之類的話語。
第三、授權性的鼓勵
通常是說「我相信你,我對你有信心」這樣的話。但這種鼓勵比較難,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在孩子的心裡造成壓力,孩子會想:我一定要做到你相信我做到的那件事嗎?所以對孩子進行授權性鼓勵時,要讓孩子知道:我的鼓勵僅僅是在表達我內心的想法,不是要求你一定要做到。
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如果我們真的關注孩子努力的整個過程,我們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方式給她滋養,而拒絕外在的方式。
作者,雲寶,正面管教VIP群群友,如果你也有聽課心得、育兒經驗、婚姻妙法想要與大家分享的話,歡迎分享給大家!投稿郵箱:meizhouweike09@163.com或直接微信:meizhouweike09。
↓↓↓
點擊收聽※當31歲媽媽遇上癌症:別僥倖了,癌症性格真的會害死你!
※她的孩子周末學習玩耍兩不誤,看看這位媽媽是怎麼做的?
TAG:每周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