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家三代房子的變遷

我家三代房子的變遷

1

祖父母的房子

爺爺奶奶的房子什麼樣?我沒親眼看過,那時我還沒出生。可在我小時候,只要爸爸媽媽一吵架,媽媽就用爺爺奶奶的房子說事。

後來,我曾經向媽媽求證,爺爺奶奶的房子到底是什麼樣?媽媽說:「爺爺奶奶的房子是咱們村子裡最破的,四周用幾根木樁子撐著。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南北兩鋪土炕,間距小得一邁腿就能跨過去……」

媽媽和爸爸結婚後,爺爺奶奶住南炕,爸爸媽媽住北炕,中間拉上一個大布帘子。與公公婆婆同住一室,讓媽媽覺得太憋屈,也太不方便了。

2

父母的房子

爸爸媽媽這大半輩子蓋了兩次房子。第一次是在他們結婚的第二年。他們在生產隊幹完活,一下工就不顧勞累,拖著疲憊的身體到場院里拉土、和泥、脫坯。

脫坯就是用一個長方形的木框,把拌有碎草的稀泥填充進木框內,把泥壓實,把表面抹光滑,然後撤去木框,在太陽下把泥坯晒乾。泥坯是紅磚的前身,是當時貧窮農村建房的主要材料。爸爸媽媽整整用了半年業餘時間,才脫夠了蓋房子所用的泥坯。之後,爸爸又趕馬車去草甸子割回了苫房草,從山裡拉回了射門窗用的木料。

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兩間漂亮的草坯房蓋好了。裡間做爸爸媽媽的房間,外間又一分為二,一半做灶間,一半是爺爺奶奶的房間。

1982年,生產隊大鍋飯解體,分田到戶。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初中文化的父親率先買了小四輪,農時種地,閑時進城跑運輸。沒幾年,我家就先富起來了。這時,父親再看那兩間草坯房便不滿足了。父親決定建全村第一所磚瓦房。1992年春天,父親請來了城裡的施工隊。從備料到施工,都不用父親動手。

父親只是叉著腰,監督工程質量和進度。僅僅兩個月,五大間新磚房就建成了。紅磚、白瓦、魚鱗鐵皮蓋、鋁合金門窗,房身前臉沾滿花花綠綠的水磨石子,甭提有多漂亮了。後來父親作為致富典型,去別的村子作報告,回來後,自豪地對母親說,十里八鄉,沒有那家的房子能比咱家漂亮!

3

我們的房子

光陰似箭催人老。一晃兒,我們都長大了,父母也老了。哥哥姐姐都考上了大學,在城裡買了別墅或大房子。曾經讓父親引以自豪的大磚房也早被我賣了,我在鎮上買了150多平方米的三室兩廳的樓房,把父母接了過來。父母對樓房很滿意,說還是住樓房好。

父母的年紀大了,患有風濕病、老寒腿,腿腳都不太好。在老屋時,父母上廁所都是在院子角落的茅廁里,十分不便,冬天還經常被凍感冒。現在住進了樓房,衛生間十分乾淨,一點異味都沒有。父母不禁感慨:時代真是變了,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從我家改革開放40年來三代人住房的變遷,我深切體會到,沒有國家農村經濟的好政策,我家的住房怎能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各界導報老友周刊 的精彩文章:

「候鳥媽媽」教你如何在國外養老

TAG:各界導報老友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