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那些在美國留學的富二代是不是只會炫富?

那些在美國留學的富二代是不是只會炫富?

又是新的一天,有人搬磚有人為作業熬了一晚還有人在洛杉磯紐波特海灘500平米的豪宅里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圖片來自giphy)

容若天(Rudy),22歲的他是中國遊戲業億萬富翁的兒子洛杉磯一家虛擬遊戲公司的老闆,作為一個根本不差錢的富二代,他獨自一人住在紐波特海灘500平米的豪宅里。

(Rudy在他的豪宅里喝咖啡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由於父母為事業打拚,從小就對Rudy疏於管教,這不僅導致了他剛開始不學無術弔兒郎當,而且為了贏得父母的陪伴和重視,他只能靠沒事兒折騰幾下來博博眼球。

14歲,父母把他送到了美國留學。

從高中到大學,Rudy的學業有了長足的進步,2012年考入南加州大學後,由於遭到校內「兄弟會」的挑釁,他決定成立自己的「生而不凡」俱樂部其實,所謂的「兄弟會」,就是一些家境優渥、資源很好的人組成的小組織,想要加入的人都需要交昂貴的會費和經歷一些考驗。

(「生而不凡」 俱樂部宣傳片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那些考驗其實是為了給他們理由去篩選出他們不希望加入他們的人,那我們就覺得這對亞洲人非常不公平,因為很多亞洲人是很難進這些兄弟會的」。

2014年,「生而不凡」俱樂部成立,一手催生出它的人,正是Rudy。成員起初局限於南加州各大學家境優越的留學生,後來擴展到全美年輕富有的在美華人,「我想讓華人(有錢的)也能享受屬於美國人的特權,希望他們來到國外因為沒有融入到主流社會,所以不能享受到的,我們作為組織都會提供」。

(圖片來自google)

你可以不用再去考慮不被接受,因為你能買下這一切。俱樂部的成員必須有相似的消費能力和「VIP 特權」,他們通過私密、小眾的活動為會員提供高質量的娛樂活動——包私人飛機去拉斯維加斯狂歡、在好萊塢山租別墅、享用日式「女體盛」、獲得你想看的演出的第一排的門票、參加無數派對……

(怎麼奢華怎麼玩 | 圖片來自laughing gif)

但這段喧囂浮華的生活,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快樂,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太過虛無。

2015年底,Rudy組織的一場活動,被人舉報給警察,原因是未成年酗酒、聚眾鬥毆。然而促使他退出「生而不凡」的,是媒體失控的負面報道。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雖然說物質生活非常滿足,但人過的不快樂,非常空虛,需要不停地嘗試新的東西來彌補自己的空虛,但其實從來彌補不了,我不想變成那樣」。

Rudy開始意識到,作為這樣的一代人,他其實有更多的出路——花在娛樂和購物上的這些錢,其實很大一部分可以用於創造自己的價值。於是他選擇離開學校,用從父母那裡得到的10萬美金,開始創業。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現在他在洛杉磯的虛擬遊戲公司做的風生水起,雖然經歷了創業初期團隊內部的更新換血,但Rudy的野心才剛剛開始。

「富二代,很多人認為是在否定自己的能力,而更去強調父輩的能力,我認為這並非一個貶義詞,我們作為有獨特優勢的人,應該去想的事怎樣利用我們所有的優勢,去創造更多的價值,承擔更多的責任」。

(圖片來自google)

小可,移民美國八年,hockaday高三學生,在這所全美頂尖私立女子學校的對面,她的媽媽為她和雙胞胎姐姐大可購置了一棟別墅,並請了阿姨照顧。

(小可的別墅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但小可的富二代留學生活並不像Rudy那樣,從紙醉金迷的虛無到成熟有擔當。而是從一開始,這位小姑娘就很明白,自己先天資源的優勢,可以讓她創造更多價值,同時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媽媽買在學校對面的別墅,小可周末才能回去一次,平時時間都住在學校——「我可能學習學到12點,然後早上5點鐘起來,複習解剖的詞語,背單詞之類的,把不會的學了,然後還要預習你要學的東西。最後還不知道,老師會把題出得有多難……」周末回到別墅的時間,她也並不能放鬆,「有時候可能每天只能睡3-4小時」。

或許有人會說,國內的高中也這麼累啊,我也是留學生,我也每天這麼學啊。但小編想提醒大家——依仗她的家庭財富,她完全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大多數人努力奮鬥一生都得不到的富足生活。

小可所在的學校常年組織各種慈善活動,她很熱衷於此,並且希望把慈善當作自己的終身事業。四年間,她一直堅持到當地一家養老院做志願者。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她會在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給軍人寄祝福卡片;到秘魯幫助小鎮居民,挖水渠、建圖書館;在北京的一所聽障學校當助教,在那裡,她要用很大的聲音說話,一天工作6小時;為了迎接西藏的孤兒來北京,她和姐姐四處籌款......

(小可在聽障學校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她每天從早晨6點多出去,要到晚上大概10點鐘才回來,累到筋疲力盡,去了一個星期大概瘦了十幾斤,她就是覺得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自己能給孩子的愛盡量地給到他們」,小可的媽媽說。

小可的媽媽也是個想得非常明白的家長,「孩子就是要捨得讓她受委屈,她不承受這些是不會成長的」,在談到小學就把孩子送出國時她這樣說。

(小可的媽媽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在看這部簡短的紀錄片時,小編髮現在講到富二代Rudy剛開始迷茫的留學生活時,彈幕中充斥著「有錢的垃圾」「這些人都是屎」,而當鏡頭切換到小可,也還是會有人勉勉強強地說一句「這個還靠譜點」

(請關注頂端彈幕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如果你在谷歌中搜索富二代留學生,層出不窮的新聞里,大多是燒錢、炫富等等一系列帶有貶義的新聞我們不能否認確實存在這樣的「二代」,但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就不對了。

就像小可在她的畢業典禮上說的一樣——「看微博也有很多有錢人,他們不停地揮霍,買車啊、飆車啊,然後玩啊什麼的。我見過太多條件好的人了,沒有一個人是這樣的,大家都是特別善良特別好,更多的就是在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就算你是富二代,那也無所謂,你可以是不同的人,你可以做的事情,有可能比其他人做的要更多」。

實現階級跨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可能我們窮極一生也不過是過上了剛剛好的生活,而那些含著金湯匙一屁股生在終點的富二代們,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比我們大多數人更努力,創造了更多的社會價值。

菲茨傑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寫道:「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適應它」,我們不能決定自己出生在哪一階層,但任何一個階層的努力都值得被尊重,在自己的階層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僅限於物質)就好,階層偏見什麼的,真的太狹隘了。

最後,在批評任何人以前,先去了解,說出經過大腦思考的話,難道不比盲目的攻擊和戲謔更重要嗎?

Ref: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453491/?from=search&seid=1841980670925385313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留學講堂 的精彩文章:

3個留學生真實的美國生活故事,如何才能減少文化衝突?
多倫多大學5年要漲50%學費,居然是玩真的……

TAG:留學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