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春期孩子,怎麼說才能讓他願意聽?

青春期孩子,怎麼說才能讓他願意聽?

你有很多關於教育的困惑和問題,希望得到權威、靠譜的解答?

百日行動派活動期間

我們邀請了教育行業一線大咖

每天詳細解答一個家長提問

100天,

100個問題,

100次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你準備好了嗎?

孩子衣服不會洗,自己的事總讓我掛在嘴邊,說話總是那麼急,怎麼辦?

應光

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

你的問題雖然比較簡短,但是我覺得有一定代表性。你提到12歲的女兒不主動洗衣服、亂髮脾氣、「她的事總讓你掛嘴邊」。看到你的提問,我聯想到近期兩個孩子與我的對話。他們的家長跟我溝通時談到了孩子生活不夠自立這類問題。這裡我想先把兩個孩子的想法分享給你,也許對你理解孩子有些啟發。

小蘭今年12歲,她告訴我說:「家裡有些事我認為我是可以做的,可是我爸我媽總嘮叨我,告訴我應該先干這個,後干那個,整個過程我都像個機器人一樣被指揮來指揮去的,他們這麼懂,為什麼不自己做,既然這樣我就不做了!」另一個10歲的小李說,「他們總給我挑錯,我也想做好,可是我每次做完了他們總是失望,所以我乾脆不做了,他們的失望就會少一些。」

父母這邊總是竭盡全力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不想讓孩子走彎路,可孩子那邊卻認為自己長大了,更想要自己去嘗試,想證明給父母看,卻又擔心做不好讓父母失望。很多時候,孩子不去做其實並沒有我們大人想得那麼的糟糕。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我好好跟他說時,可是他也不聽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現在的孩子發育得越來越早,青春期的表現也隨之提前,有的孩子甚至會提前至10歲左右。孩子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身體的發育、自我意識的高漲、情緒的急躁和多變等。以情緒為例,青春期的孩子隨著腦中負責產生情緒的杏仁核迅速發育,孩子的情緒體驗增強,但負責控制情緒的前額葉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就會差。這會讓孩子很不舒服,莫名其妙地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他們會無意識地去控制一些事情來感受自己的力量,比如說,他明明知道收拾屋子,洗衣服,爸爸媽媽會高興,但是因為這些並不一定是他自己想做的,這時他會順從自己的內心而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從而感受自己的控制感、力量感。

還有一部分孩子自己會主動做家務、主動學習,他們通常會做事特別完美,他們是通過追求完美的結果來感受自己的力量。

對於孩子來說,只有經歷過不同的情緒體驗,孩子的情緒控制才能有彈性,孩子才能更了解自己,才會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處理自己的情緒。

遺憾的是,我們很多家長不夠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髮展的特點,在日常生活里、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通常採取的策略是提醒和催促,哪怕反覆證明催促是無效的,還是不斷重複,實在催不動要麼就代勞,要麼就發脾氣。於是,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越催越不管用,越不管用越催。所以要打破這個循環,家長們必須有所調整。

孩子的社會能力是從父母的行為中學到的,父母無條件接納孩子,孩子就會很容易接納別人,並融入社會。要讓孩子覺得自己重要,尊重自己,那麼,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當孩子不會處理一件事情、一種情緒的時候,父母是他的第一模仿對象。如果當他失敗受挫時,家長對他耐心安慰,引導他積極思考,那麼他習得的就是用接納寬容和積極應對挫折。如果當他失敗受挫時,家長對他指責和說教,那麼他習得的就是用指責應對失敗,指責他人或者指責自己,長時間的自我指責只會讓一個孩子更加沒有自信,更加逃避和退縮。

我比較建議向家長找一個有意義的時間點,比如說孩子的12歲或13歲生日的時候,跟孩子進行一次對話,對話中只有共情,沒有評價和督促。與孩子聊一聊自己青春期的這些事,聊一聊聊自己遇到的困惑,聊一聊為什麼希望孩子自己洗衣服,洗衣服這件事對於孩子本人和對於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爸爸媽媽可以給到女兒哪些支持和幫助等等。

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積極向上的需求,可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嘮叨、督促、監督的聲音太大,就會干擾孩子傾聽內心的聲音。如果我們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點耐心,再多一點信任,會更有利於孩子明晰責任和界限,學會獨立和承擔,相信孩子也會願意和父母商量碰到的問題,願意尊重父母的智慧和經驗。

讓我們一起學習,做更好的父母!

您也有問題想提問和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孩子靜不下心學習,遇到難題就很煩躁,怎麼辦
0-18歲女孩成長必修的5堂課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