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江科學城「五個一批」重點項目預計到2020年初步建成

張江科學城「五個一批」重點項目預計到2020年初步建成

(來源:浦東時報)

未來張江科學城將實現從「園區」向「城區」的總體轉型

清晨,用喜馬拉雅APP喚醒新的一天,起床後喝一杯來自天天果園的果汁,出門在外還可以隨時用小蟻科技的智能攝像機看看家裡的情況……這種生活方式的轉變源於浦東在產業布局上的不斷創新。

一座城裡有一個島

本月,浦東張江再次創新,發布「張江人工智慧島」,圍繞著「數字技術層+智能應用層」,一個智能產業生態圈搭建起來。集聚人工智慧、信息技術和生命健康等幾大優勢產業,浦東張江的數字產業正向縱深發展。

作為浦東新區最早成立的四大重點開發區域之一,張江形成了最具規模的兩大主導產業——信息技術和生命健康。同時,圍繞人工智慧以及大數據,張江形成了從集成電路到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形態。

此外,張江目前集聚各類人才逾36萬人。4月初,浦東推出了「35條人才新政」,開通張江核心區域重點機構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獨角獸」人才培育工程等一系列惠及張江人的利好通道。

張江還擁有上海光源一期、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超輕超短激光電子裝置、活細胞成像平台、超算中心等一批國家級重大科學設施;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張江校區)、中科院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等近2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匯聚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多達149家,擁有國家、上海市及浦東認定的技術中心288個,園區擁有孵化器及眾創空間84家,孵化面積達60萬平方米。

「在此基礎上,我們需要一桿旗幟!此次,張江又邁出了一大步——在智能製造、人工智慧以及數字經濟方面,張江又找到了一個新的載體。」作為浦東產業主管部門,浦東新區政協副主席、浦東新區科經委主任唐石青說。

在張江中區打造這樣一個「島」,旨在集聚一流的產業集群,從地域上既聯結打通張江南北創新走廊,又串聯起了科學研究、數字智能、生命健康和科技商務這四大科創集群,實現創新、服務、生態和交通的融合。據悉,隨著張江從創業園區向科學城邁進,浦東將用城市建設的觀點來經營這座「島」,「島」上不僅有創新,還將有體育、演藝和各項文體活動。

「城裡」接連來了新住戶

在上海光源東側,上海科學院南側,很快將崛起一個佔地面積約50多畝的科創集聚區——上海交通大學張江科學園。預期2020年整體投入正式運營,屆時千餘名科研人才將集聚在這個佔地50餘畝、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的科學園。

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同樣擁有一系列科學利器。同步輻射光源是繼電光源、X光源和激光源之後第四次為人類文明帶來革命性推動的新光源。而超快科學中心將重點建設以超快電子探針和超快X光探針為核心的綜合化、規模化、集成化超快科學研究中心。迄今已有超過40位科學家利用X射線探針、中子探針和電子探針探索微觀結構而獲得諾獎。

在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這樣的國際前沿研究中心和平台共有5個,在已有深厚的相關研究基礎上,將有效對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創中心的一批大科學設施,有助於張江科學城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大幅推動我國在物理、材料、生物、醫藥和網路等多個交叉學科前沿領域取得重大原創性研究突破。

浦東新區科經委介紹,張江科學城 「五個一批」重點項目預計到2020年初步建成。屆時將集聚一批大科學設施、一批創新轉化平台、一批城市功能項目、一批設施生態項目、一批產業提升項目。

據悉,浦東正致力於打造獲得全球性發展機遇最便捷的區域之一,提升高品質發展內涵,支撐新區產業轉型和區域經濟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14產學研 的精彩文章:

看世界一流大學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TAG:114產學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