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什麼樣的產品才是一個好產品?
所有的知識都值得再學一次
【每天學習日記】和你一起一直學習
什麼才是一個好的產品?
滿足「存在感」的產品,這裡可能會有一個誤解,以為很好地滿足了「存在感」就是一個好產品。不是,那只是一般的愉悅,能滿足我們「存在感」的太多了。要想真正讓用戶買賬的話,愉悅這種情感遠遠不夠,他們需要的是更進一步的更強烈的一種愉悅,我們可以把它稱作是「爽」。「爽」是什麼?一種綳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間被滿足了,才叫「爽」。
你可能聽說過一個說法,有錢人愉快的時候多,痛快的時候少。為啥?就是因為有錢人的需求太容易被滿足,那種綳得很緊的需求太少了。而相對窮一點的人,今天休息,沒活干,邀上幾個朋友,吃一頓火鍋,很容易就爽了。
在富裕時代,做產品的難點就在這裡。用戶越來越難找到「痛快」和「爽」的感覺,但是沒有這個感覺就不是好產品。
大家肯定都玩過俄羅斯方塊的遊戲吧?下來一個你需要的形狀,消掉一行,消掉兩行,伴隨著消除的音樂,這種感覺叫「愉悅」。
那什麼時候「爽」呢?那就是你摞了很高一列,就等一個四格的長條,越等越危險,越等越焦灼,突然,長條下來了,一下子四行消掉了,這種感覺叫「爽」。
拉動你玩遊戲的,就是微小的愉悅感,和綳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滿足的「爽」感,加在一起,這種確定性的滿足就會成癮。
你別小看這個原理,很多大公司都在這個上面犯過錯誤,梁寧舉了一個支付寶的例子。
2015年春節,微信和春晚合作,搖一搖有紅包,一舉讓微信支付的用戶量過億。轉過年,2016年春節,阿里一看騰訊贊助春晚這麼成功,就砸了2.69億元拿下了猴年春晚的合作資格,推支付寶紅包。
在玩法上,阿里肯定不能和騰訊一樣。阿里怎麼乾的呢?大家都記得,他乾的是「集齊5福,分2億現金」。
然後呢?我想你還有印象,一堆人都集了四福,差最後一個敬業福。
支付寶發出了82萬多張敬業福。集齊五福的有多少呢?79萬。如果按照2000萬人參與來算,集齊五福的人不到4%。也就是說,爽的人4%,那不爽的人就是96%啊。
這就叫有錢任性,花5個億,讓96%的人不爽,所以阿里的設計是不成功的。
你看,讓大家參與不是重點,過程中很嗨也不是目的,重要的是綳得很緊之後突然被滿足,「爽」了,才是一個產品的成功。
這是產品設計的一個類型,針對用戶的滿足感。
那還有一個類型,就是跑到用戶「內心邊界」的外面,專門幫他抵禦「恐懼」了。
人們會為了解決「恐懼」,毫不猶豫地花錢。
所以中國的醫療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場,為什麼?對生存的「恐懼」,對缺乏競爭力的「恐懼」。為什麼醫療美容產品比普通化妝品貴那麼多?對青春流逝的「恐懼」。
有一次我在深圳坐地鐵,突然看見一個廣告,是一家很有名的教育公司做的,赫然兩行大字:這個世界在殘酷懲罰不改變的人。
像我這樣的終身學習的人,看見廣告的第一感受還是觸目驚心。果然,很多人把這個廣告拍下來發微博,發朋友圈,一度刷屏。
但是因為太刺激了,後來這家公司扛不住壓力,把句廣告語改成了「每個時代都悄悄犒賞會學習的人」。你看,改了之後的廣告語是溫和的,但是也就沒有力量了。還是前一句廣告語「這個世界在殘酷懲罰不改變的人」,說出了這種教育類公司生意的本質,就是針對人們的恐懼。
好了,我們現在知道了兩種類型的產品,讓人「爽」的和讓人「恐懼」的。請注意,在梁寧的方法論里,這是一個完備的分類。一個成功的產品,要麼是這種,要麼是那種。如果一種都不是,那就不是針對一個用戶人性的服務,就不太可能成功。
那麼,有一個問題出來了,哪種產品更好?我這裡問的好,不是問哪種產品掙錢多,而是問,哪種產品更有發展前景?
學完了梁寧的產品思維課,我自己有一個判斷:針對「恐懼」的生意更有發展前景。這個看法可能有點違反直覺,讓人快樂的東西怎麼還不如讓人恐懼的東西?
為什麼這麼說?你看,第一類,滿足「存在感」製造「爽」的體驗的產品,通常是要縮小人的「內心邊界」的。換句話說,這種產品通常把一個人的「存在感」給偷換成了一個很小的東西,然後來滿足他。
比如說我們剛才說的那個俄羅斯方塊的遊戲,你在跟那個小小的方塊塊較勁的過程中,就能夠又愉悅又爽,在玩的過程中,你的世界狹窄化了。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玩俄羅斯方塊,那是很多年前了,坐長途火車,上車就開始玩,不停地玩了十個小時。
後來把我自己都嚇著了,這個遊戲太恐怖了,它把我拽到了一個黑洞里,在裡面極儘快感,但是一旦出來之後,就知道那沒有任何意義。刷微博、刷朋友圈、刷頭條,大家都有類似的感受。被一個產品取悅了,沉迷了,但是一旦出來之後,特別虛無。為啥?因為一旦跳出來看,原來它把你的世界縮小了。
而那種訴諸於用戶「恐懼」的產品,他們多少都在起一個作用——試圖讓用戶擴張自己的「內心邊界」,是讓用戶的世界變大。
比如我們前面舉的例子,醫療、教育、美容類的產品,他們都是訴諸於用戶「恐懼」的,但是客觀的結果都是讓用戶改變,在原來的世界裡有所突破,他的世界就變大了。
其實每個人都在感受這兩種產品模式的衝突和拉扯。就拿一個中學生來說,有兩種商業模式都在爭奪他們的錢袋子。一種是讓他們爽的,遊戲、網路文學、各種娛樂、消費品,還有一種是讓他們免於失敗的恐懼的,書籍、上學、各種課外補習班。
我這裡不做道德評價,只是客觀比較兩種產品模式的優劣。
首先,他們受到的社會評價不同。服務愉悅,製造痛快,這是對人性的迎合,雖然也是正當生意,但是在社會評價上肯定高不到哪裡去,比如遊戲公司。
而營造恐懼,逼人上進的產品,更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和社會環境的摩擦更小,發展空間肯定更大,比如教育類公司。
更進一步地想,哪種公司更賺錢呢?
表面上看遊戲產業很賺錢,但是跳出來看,針對青少年的遊戲行業,和K12的學制教育產業相比,其實產業規模要小很多,差著一個數量級呢。道理也很簡單,人們為恐懼買單的熱情遠遠高於為痛快買單的熱情。
再深一步想,如果你創業,你選擇哪種產品類型更能發揮你的創造力?當然也是後者。
讓人類愉悅的東西就那麼多,這是在人性底層里就把代碼寫死了的。即使花樣翻新,也差別不大。但是讓人恐懼的東西,是在「內心邊界」之外的,那空間就大了去了。
你製造一種時尚,用戶就會被喚醒跟不上潮流的「恐懼」。你創造一種文化,用戶就會被喚醒不懂這種文化而被鄙視的「恐懼」。你提供一種人和人連接的方式,用戶就會被喚醒被排斥在連接之外的「恐懼」,創新的空間無窮無盡。
今天我們從頭到尾反覆的提到一個詞「恐懼」,「恐懼」這個詞不好聽,甚至會引起反感。但是我們理性地再看一眼這個詞,人類的進步,其實從來都是由它來驅動的。
這個時代的產品,和原來的產品有什麼不同?
你可能會說,那不就是有互聯網了嗎?原來的產品是實體化的,現在的產品往往是網路上的虛擬產品,微信、滴滴之類的。
真正的區別不在這裡。在周一的時候我們講,「產品化」不是具體哪個產品,是這個時代獨有的個人崛起的路徑,所以是個好消息。但是所有的新機會都意味著新難度,有一句雞湯說得好: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但是反過來也成立,上帝為你打開一扇窗的時候,給你新機會的時候,有時候也暗暗地關上了一扇門。
那產品化的機會來了,它提高了什麼樣的難度?關上了什麼樣的門呢?
在前兩天的節目里,我反覆說一句話:「產品化的好處,是你搞定了第一個陌生人之後,你就擁有了第一個用戶,然後你就可以通過他給你的反饋,不斷自我迭代,完成擴張。」
請問,這句話的重點在哪裡?在「陌生人」這三個字上,這實際上是我們不熟悉的一個情境。
你想,人類所有處理問題的方法,都是從熟人開始的。包括在現代化社會,已經是大規模的陌生人協作了。但是我們用的方法,還是從熟人社會借鑒來的。
就拿推銷產品這件事來說,傳統社會方法的本質就是說服。在面對熟人的時候,我們說服他的手段無非是擺事實、講道理、打比方、舉例子、要同情、裝可憐、將心比心、軟磨硬泡等等。
現代社會的大眾廣告推銷就是這樣,電視上的明星代言,狂轟濫炸,線下的各種論壇、講演、說明會、分銷商的小店鋪、超市裡的促銷員。其實都是在說服,只不過技術手段多了,效率更高了而已。說服的本質是針對熟人的,所以可以時間長、花樣多、角度豐富。
而面對一個陌生人,那情況就嚴峻得多了。比方我跟你說,你推廣一個產品,只能是把產品往大街上一放,靠產品本身來吸引過往的陌生人群,你連站在旁邊都不可以,你覺得這個產品還能推廣開嗎?
對,這個時代的產品,面臨的就是這種局面,要攻克的就是這個難題。
就拿微信的崛起來說,從零用戶,到幾乎全民都是用戶,前後不過八年時間,這個速度是當年可口可樂都做不到的。騰訊雖然也做廣告,但是本質上,微信是藉助產品本身的力量,藉助用戶之間的互相推薦來擴張的。比如,我爸媽的微信就是我幫他們裝的。
你看,這就是「陌生人」三個字的力量,也是它的難處。
你看,在面對面的說服的過程中,一個好銷售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打破防禦,因為任何一個人對一個要賣東西給他們的人一定是防禦的。所以,就十八般兵器都要招呼上去,產品包裝、功能描述、價格折扣,包括自己的外貌、語氣,都得派上用場,打破用戶的防禦,說服用戶,促成用戶的選擇。
但是請注意,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你一旦啟動說服,就會引起說服對象的抗拒,你一旦對他的意識發起進攻,他的意識就會啟動防禦。在傳統的銷售說服場景里,這個因素害處不大,因為進攻的是專業人員,力量太大,抵抗是相對弱小的。
但是互聯網時代的產品,只要用戶啟動了意識,意識就是防禦,你就沒戲了,因為你手裡沒有進攻型武器。一個產品沒有表情,沒有聲音,無法拉住用戶的衣服苦苦哀求,甚至不能讓用戶多注視一會兒。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產品如果引發用戶啟動意識,讓用戶思考,某種意義上,就是在推開用戶。
舉個例子,為什麼網路時代之前,那些手機廠家,同時會發布很多款手機?比如諾基亞,因為他要給終端銷售人員說服客戶的工具:這款好,這款有啥啥特徵,特別適合你。這款不喜歡啊,我們還有其他的。
而互聯網時代的手機產品,一代往往就只發一款,蘋果、小米都是這樣。因為讓用戶選擇,本身就是啟動用戶的意識,用戶一思考怎麼選,認知負擔一重,心想,算了吧,慎重考慮一下再做決定,這個用戶就跑了。
所以,梁寧的課裡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互聯網時代的產品經理,他們的方法不是打破防禦,而是讓用戶根本就不啟動防禦, 所謂「無招勝有招」。
聽到這裡你就明白了,為什麼那些不善社交的人反而容易成為這個時代出色的產品經理。
這些優秀的產品經理退到網路背後,根據數據看到了人們在獨處時,也就是擺脫各種場景的時候,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潛意識流露而作出的自然選擇。他們對用戶的行為不評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引導,多半的時候只是默默響應和持續地服務。
你讓用戶思考,就是讓用戶戒備。一個不會說話的產品,根本沒有消解戒備的機會,所以馬化騰非常推崇的一本書叫:Don"t make me think,翻譯成中文,核心意思就是「別讓我思考」。
對用戶防禦的態度和敏感度,也是一個好銷售和一個好產品經理的區別。
聽到這裡你可能還覺得有點迷惑,給你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你要到一家明星公司求職,用什麼方法?
投簡歷?投精心寫作的,設計精良的簡歷?到公開場合去堵他們的老闆?到他們公司門口打橫幅求接見?這些都是傳統的說服。為什麼越來越沒效果?網路時代,明星公司眾人矚目,他們的老闆,人力資源部門,每天要搜集大量的簡歷,就是我們剛才描述的那種陌生人。
他們沒時間聽你說服,你的說服工具是沒有著力點的。
那如果用我們今天講的產品的方法呢?那就不用搭理公司,做一個自己的產品。
我舉個例子,有一個普通大學的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把我每天早上在微信公眾號里發的60秒轉成文字,發在微博上。這就是他的產品,簡單吧?他從來不打擾我,只是這麼默默每天發。你說這對我們公司有啥用?折射出他高貴的品質或者才能了嗎?
沒啥用,他也沒有幾個粉絲。所以,我們不是用意識,用價值評估的方法來看這個人。但是時間一長,我們的潛意識感受到一件事,就是這個年輕人是可以持之以恆地堅持一件事的,這是個很有價值的人。他現在已經正式入職我們公司了,而且是我本人給他發的邀請。
當然,我不是勸大家都去發微博,這個辦法只能用一次。
但,這就是產品的力量。
你可能會說,這是碰巧被你看見了,他運氣好而已。錯了,這是網路時代的效應,一個產品,只要默默地、持續地、堅定地傳遞一個信息,這個信息一定會被看到。網路,沒有邊界,沒有阻隔。
TAG:每天學習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