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12月齡的輔食建議

10-12月齡的輔食建議

26

星期四

2018年04月

養娃,千萬不要成為量化指標的奴隸。量化指標,只是方便我們宏觀把控,微觀調節,是為我們服務,而不是向我們索命的。

面爸叭叭

更文效率低下的非正當理由

前段時間,面爸面媽都異常忙碌。每晚,陪面完成一整套睡前活動,再待她入眠,我倆就各自滾去各自的戰壕,奮鬥到半夜。

近日,我得空爬出戰壕透口氣。於是,又要半夜更文了。

因為斷斷續續寫了快一個月,不知覺,就堆了5600多字。我跟面媽說:「篇幅又太長了,估計又要掉粉,閱讀量也不會上去。」

面媽十分溫柔地寬慰我:「嗯,我懂,就跟屎憋久了,特別多一樣。」

一針見血。

那麼,就讓我們繼續來探討下10-12月齡寶寶的輔食吧。

(總覺得哪裡不太對。)

面爸

靠公眾號養活全家的你們,一定已經看過很多關於各階段輔食的搭配原則。

它們或根據營養成分量化分析每一種類食材大致該攝入多少,或根據各國的膳食指南對照給出推薦配比,或者,純粹就是說,我家就這麼吃的,長得還不錯,拿走不謝。

嗯,不出意外,結論都差不多。

同質化太嚴重!

所以,面爸要說,除了第三類中的某些異端分子,這些建議大多都是對的。

無可奈何地攤手.jpg。

每日膳食建議,以及營養素的推薦攝入量,不正是相關組織希望廣而告之的科普小貼士么?

費心算算就知道了:自家吃的營養狀況咋樣,需要做什麼補充。

連未知數Y都用不上的一元一次方程不會解?

不想解? 那就對了!

你們啥都願意分析演算了,還要我們這些公號幹啥?

感恩,替母嬰公號界感恩你們。愛你們,么么噠。

一段不成敬意的恭維調戲之後,讓我們進入正題,來看看10-12月齡的輔食要如何調度。

字多不看 指南如下

01

正如開篇所言,其實關於此階段的輔食各食材的類型和數量的配比,沒什麼奇技淫巧,就是大家廣泛說的那些∶

1.逐漸提高每日的肉攝入量到50g左右並保持(紅肉佔至少30g);

2.逐漸達到每日一個蛋黃,同時,可以開始嘗試蛋白;

3.每天的蔬菜、水果攝入量分別保持在寶寶的兩個拳頭大小;

4.奶量保證800ml左右,別低於650ml(怕攝營養缺乏),也別高於950ml(怕過高鈣攝入影響鐵吸收,同時避免影響輔食量);

5.澱粉類食材在保證上述食材攝入後依據寶寶的食量添加;

6.可補充5ml內(一平勺)的油脂,以核桃油、亞麻油等為佳;

7.豐富食材種類,適當引入易過敏食材,如蝦、蛋白、獼猴桃等,注意量由少而多,且每次只新增一種,並保持攝入2-3天;

8.不加鹽,盡量不加糖。

除了輔食種類與配比的建議,還有些飲食習慣的建議∶

1.增加食物顆粒感,由碎末過渡到軟塊,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2.盡量不再吃流質輔食,以保證營養密度,同時鍛煉咀嚼和吞咽;

3.逐漸過渡到一日三餐,但不強求量的增加,僅是頻率改變;

4.引入手指食物,引導自主進食;

5.注重就餐禮儀,就餐坐餐椅,避免抱喂、追喂以及過度哄喂。(見小飯渣該如何被取締?10-12月齡娃的餐桌禮儀培養原則及實操)

嗯,很簡單對不對?記下來不用三分鐘。

操作起來嘛,不吹不黑,可能會毀掉幸福美滿的家庭關係。

別問面爸是怎麼知道的。沒經歷過輔食攻堅戰不足以談飯渣。

江湖上早有預言,小飯渣將在十月齡後遍地開花了。據可靠情報,這些寶寶陸續加入了某神秘組織,組織要義——堅決不開口。

別怕。面家有飯渣,其名為面面。面爸和你們同在(內心充滿怨念,並不想在一艘船上)。

面面的飯渣屬性,我已吐槽很多次了,這讓我們遭遇了養娃路上前所未有的沮喪。

快速過掉上面這些指南性的乾貨,讓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如何狙擊這階段飯渣的小宇宙。

畢竟是凡人 放過你自己

02

因為前路苦多,心態一定要好。

面對英勇的不開口的娃,面對一練習咀嚼就炸毛的娃,面對不吃飯還驚風火扯的娃…唯有淡定,方能制敵。其實你不淡定又能怎樣。

想想自己,是不是某些時候也會食不下咽,沒啥胃口,飯量是不是也不恆定?

什麼,一直胃口倍棒、飯量超群?請代問候令秤安好。

你是凡人啊。凡人沒辦法天天吃個大胖子。

你的娃想必也不是妖怪吧?

面爸始終強調,養娃,千萬不要成為量化指標的奴隸。量化指標,只是方便我們宏觀把控,微觀調節,是為我們服務,而不是向我們索命的。工作上被KPI所苦,生活中就放自己一條生路吧。

雖然指南里告訴我們,每天要吃多少種食材每種要吃多少的量才足夠營養豐富,但這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指南的意義是,這麼吃,鐵定營養杠杠的;而絕不是,不這麼吃,你就萬劫不復了。

人體的營養吸收和代謝並不是以一天24小時這麼簡單的時間劃分來運轉的。之所以會有每日飲食指南,是方便大家操作,如果直接甩出每種營養素的生化過程,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會暈菜。

你得心裡有底,人體是精密複雜的,短時間內、一定範圍的營養缺失或者營養過剩,是能自我調節的。

身體本身也會根據需求,適度調整食慾。只是我們久在浮世,干擾感官的因素太多,所以主觀拒食或暴食的情況不少。

而小寶寶的食慾還很單純。他們還不會為伊消得人憔悴,也不會自詡吃貨,身體需求會直接通過食慾來表達。

如果你嘗試了疾病排除、豐富菜色、飲食引導、增加運動、完善營養(明確缺乏某些營養元素時,使用補充劑)等等措施,孩子還是不太愛吃飯,而生長發育曲線又無甚波動。那麼,可能只是身體自我調節導致的階段性食慾下降,或者,你的寶寶真的很環保,生物利用度極好,這不是很可喜可賀的事嗎?

況且,一周歲內的寶寶,營養的主要來源還是奶。輔食之所以輔,就是指它是為了使寶寶逐漸適應固態飲食,同時補充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某些營養缺失,而不是作為營養的主要來源。

強行普及個知識點: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關於6-12月齡每日鈣的攝入,給出的RNI是250mg(AI)。稍有營養學基礎的朋友,應該了解,RNI並不等同於AI,而此處如此表示,其實是指該數據是根據母乳中的鈣含量和寶寶們的平均奶量評估出來的(母乳鈣含量大概是30-40mg/100ml,而此月齡的普遍奶量在650-800ml。)。這不僅是大中國的推薦,也是多數國家的常規操作。不僅是鈣,如果你有心查閱全部營養素的推薦量,會發現,大部分維生素都是如此推薦,甚至部分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只給出了AI。所以,你應該懂了,某些人總愛對一周歲里純母乳且奶量充足的寶寶判定缺鈣,或者鼓吹6個月後母乳越來越沒營養了,是多麼無知的行為。對,包括那些不循證,看到某些非充分條件的癥狀就讓人補鈣的經驗派醫生。

凡人也有底線 以下把握周全

03

做好了雞湯療養,我們還是要來直面現實。 如果娃長期飲食不足不豐,有哪些真的可能出現的問題?

#缺鐵

不知道為什麼,在受國人熱捧的程度上,鐵一直遠不及鈣,也比不上鋅。

但對寶寶來說,缺鐵導致的危害是不可逆的,而對於母乳寶寶,缺鐵又是常見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六個月後要儘快添加輔食,而第一口輔食就應該是高鐵食物,也是為什麼紅肉的攝入量被一再強調。

此階段的寶寶,按我國的推薦量,每日需鐵10mg,而按美國標準更高達15mg。

此階段,鐵的最佳來源是動物性食材。因為血紅素鐵更利於人體吸收。而果蔬中的鐵多是非血紅素鐵,吸收率不及血紅素鐵的十分之一。

動物性食材中,需要日常保障攝入量(30g+)來維持鐵攝入的是紅肉,而鐵量雄霸天下的肝,一擔心膽固醇過量,二擔心維生素A過量,三擔心藥物殘留,則不宜日常頻繁食用。

某些國內常見的補血神物:紅棗,含鐵低,難吸收;菠菜不僅鐵難吸收,還有大量草酸,會拮抗鈣;鐵鍋…能更好地鍛煉您的臂力。

但對肉的嗜好真的很兩極,無肉不歡和慈悲為懷的娃的爹娘們總渴望彼此靠近而不得。

不吃肉怎麼辦? 觀其路數而破之。 大致分三種:不喜歡肉的氣味;不喜歡肉的質感;就壓根不喜歡食物,無論肉蛋魚菜。

只是不喜歡肉的質感的壁壘,是最容易瓦解的。這個階段大多數寶寶可能還在吃肉泥,純瘦肉泥可能會有迷之粗糙口感,不妨輔以澱粉類食材泥,比如山藥、土豆、紅薯等,調節口感。或者,把肉做成肉腸、肉糕、肉鬆等等形式,來激起娃的好奇心。

另外,還可以把肉泥藏在自製小餅、蛋糕、米糕、饅頭、餛飩等等受娃待見的點心裡。

對於不愛肉味的,可以引入食材性的調味劑,比如香甜的胡蘿蔔、甜玉米、甜豆,酸爽的番茄甚至檸檬,辛香的洋蔥等等。不同的娃對不同的味道有所偏好,仔細觀察娃喜好的食材,和肉混做,就是破解之道。

這混,既可以是單純的混合泥,也可以是混合做成點心。

本身是全面飯渣的話,如果不是生理厭食期,那麼就得考慮是不是長期進食不足導致營養不靈的惡性循環了。主要營養物質中,跟食慾密切相關的是鋅。(後文會論述。)

如果真無法套路娃吃肉,又不想「葯補」怎麼辦?在確定還沒有到需要鐵劑補充的程度的前提下,可以先請高鐵米粉再出山。

高鐵米粉,尤其是歐美版本,是補鐵好伴侶。如地球最好,每份(14g)就能提供約6.75mg的鐵(美推薦量的45%,中推薦量的68%)。

對,就是兒保醫生可能勒令你們停掉的這位老友。醫生的建議,是出於這個月齡要增加咀嚼、要增加營養密度的考量,所以不推薦粥、米糊一類的流質食物。這沒有問題,的確應該逐漸擺脫對細軟食物的依賴。

但是,好醫生不一定是好廚師。高鐵米粉除了沖泡成米糊,也能作為原材料之一添加到餅、饅頭、麵線、肉腸等等需要澱粉的固體食物中。

你只用把那些食譜中用到的麵粉一部分替換成高鐵米粉,就能完美解決又想強化鐵又想鍛煉咀嚼的矛盾。

不過,你得多嘗試添加比例,尤其是饅頭等需要酵母生髮的食物,不然口感拙劣,犯了上怒,可難擔當其責。

插一句,水果中的維C,有助於阻止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適量(寶寶兩個拳頭的量)食用,可促進鐵吸收利用。

另外,奶粉寶寶需根據所用奶粉的配方表來判定鐵的攝入水平。

最後,建議每次檢查血常規時都留心下血紅蛋白的數量,不要白扎了針。

#缺鋅

鋅是繼鈣之後被熱炒的全民營養物質。但凡不好好吃飯的娃,全小區都會建設性地讓補鋅。

的確,鋅跟食慾息息相關。缺鋅會導致厭食、異食癖等,進而導致營養攝入越來越缺乏的惡性循環。

但,請注意,鋅的需求量並不高。以前,對於6-12個月的寶寶,我們國家的鋅推薦量(8mg)長期高於國際標準,但2013年以後,緊跟時代,下調至3mg,8mg變成了UL(最高耐受量)。

這可以說是很容易達到了。

肉蛋魚菜奶,多多少少都含鋅。而肉,則又是其中佼佼者。

奶粉寶寶,足量飲奶,多數品牌的奶粉都能提供完全的鋅量。母乳的鋅含量因為娘親自身營養狀況的差別,變化比較大,據研究在0.12~3.02mg/L。

所以,好好吃奶,參照上文中做法保證肉量,鋅是很容易達標的。

如果,這些你都保證了,還是懷疑寶寶缺鋅怎麼辦?

是時候祭出大殺器——生蚝了。

每100g生蚝含鋅71.2mg,折算一下,只用5g生蚝就能滿足一天的鋅需求了。

並且,這還是指含水量高的新鮮牡蠣。寶寶吃的話,可以做成生蚝粉,會去掉不少水分,當作調料放,也能補充不少鋅。

生蚝粉,可以說是娃的天然調料,雖然我們不愛的人聞起來很腥,但娃可能會痴迷。不過一定要注意,生蚝粉不要翻炒得太干,每次添加不要心太黑,不然影響口感。

不愛吃肉的面面便長期用生蚝粉拌麵條或者飯糰,來強化鋅。

當然,對海味進入輔食,很多家庭很謹慎。即便,最新理念一而再再而三被宣揚:早接觸易過敏食物並不會增加過敏風險;延遲添加反而有此風險。

但是,我理解,對經驗派家庭來說,接受起來很有障礙。所以,如果懷疑缺鋅,又不想貿然嘗試高鋅生蚝,怎麼辦?

添加營養補充劑吧。

營養添加兩派說法 聰明之家自有取捨

04

如果傾盡全力還是套路不了娃好好吃輔食,怎麼辦?

尤其是兒保體檢,發育指標下降,醫生一臉嫌棄地說,鈣要補啊,鐵得加啊,鋅要跟上(不少情況是未經徇證的經驗妄斷,需要警惕);一旁,還有一雙雙埋怨或自責的眼神在哀嘆。

此時,一向被公眾號重塑觀念——別亂補營養——的你,如何自處?

其實啊,沒必要焦灼。的確,過去,在中國,普通家庭,甚至部分醫務工作者,都普遍存在一種恐缺臆病,看誰都像營養不良。

商家趁勢而上,把營養補充劑包裝得愛意濃濃又自帶逼格,不補點啥,都感覺被時代拋棄、過不好自己的一生了。

這種現象需要有人來振臂高呼,逆流而上,予以抨擊。

但是,這種理性聲音,如今又被某些善於顛覆人心的公號主們玩到了另一個極端——吃營養補充劑就是交智商稅。

現在,在某些自詡高端父母臆想的親子鄙視鏈上,如果給娃吃營養補充劑,似乎就自動掉去了低端。

其實,營養補充劑很單純的,就是補充日常飲食中的某些營養欠缺,既不是靈丹妙藥,也不是洪水猛獸。

複雜的,永遠是利與名,商家求利狂推,某V貪名猛踩。

但你是人啊,是懵懂嬰童的爹娘啊,不只是泛化的顧客或讀者,你得自帶腦子。

這腦子是怎樣的呢?大致描述一下:缺,你別怕葯補,不缺,你就別瞎補。是不是特別樸實卻無法反對?

這抵制了兩個極端。一是,認為是葯三分毒,堅決只食補不葯補;二是,把營養補充劑當做超車神器或者保命仙丹。

營養素的吸收是有限度的,超過RNI(推薦攝入量)補充,普遍認為是不會增益營養吸收的,也就是各公號常強調的補了也白補;超過UL(可耐受最高攝入量),額外高劑量的營養補充會增加代謝壓力,還有中毒風險;過度補充某一種營養素,還可能拮抗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導致其缺乏,比如,長期高鈣飲食(過量補鈣,奶量長期超過950ml等等),就有可能出現缺鐵性貧血。

這些完全正確。但它們只能推導出不能有事沒事把營養補充劑當飯吃,而不是一棍子打死,給添加營養補充劑定性為腦殘、有害的標籤。

明白這些基礎營養學知識後,爹媽應該聰明些,學會理性看待營養補充劑的添加。而不是站隊搖旗,成為某一派的鬥士。

面爸有四個錦囊,請查收。

其一:在飲食中,某類營養素的攝入來源較少,且有相應檢驗指征表明可能缺乏,甚至已經出現相應體貌表徵,應遵醫囑補足。比如鐵,如果娃的紅肉攝入很少,也沒有高鐵米粉為伴,驗血時,還發現血紅蛋白指標低於參考值,那麼別糾結了,遵醫囑補鐵吧。

其二:如果近期家庭在糾正飲食習慣,導致輔食進食量和豐富度急劇下降,且打算做持久戰,那麼可以每日按推薦量補充特定營養。比如,吃肉太少、蛋黃也不吃、又不敢加生蚝粉的母乳寶寶,可以日常補充3mg鋅;奶量不足了,也不吃其他高鈣食物,可以輔助補充50mg鈣。

其三:醫生懷疑缺乏某種營養,又確實出現生長曲線緩滯(一般是鋅或鈣),可按醫生推薦的補充方式進行短期糾正後驗(先安全劑量補充,看是否有所改善,從而驗證預判)。醫生一般會開出的劑量是,鋅5mg,鈣50mg。心裡有個底,如果高出太多盡量多問些醫生。

其四:生長曲線正常,但家人卻始終懷疑缺乏營養(因為小區娃界大攀比),你負隅頑抗,悲催的是,體檢時又被醫生說缺這缺那,你心裡打鼓,家人一臉憤懣時,你可以嘗試低劑量補充來維繫家庭和諧:鋅補2.5mg(一般的鋅製劑是5mg每份,一半好估計),鈣50mg(也是常規包裝劑量的一半),補充周期不超過兩周。溫馨提示,別告訴別人是劑量減半了…

感謝你耐心讀完。

現在是凌晨3點,終於完工。

輔食是一段漫長曲折而可能很艱難的征程,希望你們體有全膚。此篇結束,6-12月齡的輔食指南系列就告一段落了。可點擊以下標題查看該系列的其他文章。

育兒者

養過熊貓的動醫

也修讀食品安全

改行景觀設計師

養了娃後才發現

居然全能用得上

面爸叭叭

公眾號:面爸叭叭 m-daddytalk

若愛,請深愛

若深愛,還不麻溜地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面爸叭叭 的精彩文章:

TAG:面爸叭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