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天文學家在ESA蓋亞衛星數據中搜尋外星超級建築

天文學家在ESA蓋亞衛星數據中搜尋外星超級建築

一些天文學家認為,歐洲宇航局(ESA)一份包含了數十億銀河系恆星的目錄,很可能潛藏著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的證據、且它們可能擁有嚴謹的建築技能。具體說來就是,ESA 的蓋亞(Gaia / 希臘神話中的大地女神)衛星幫助繪製了銀河係數十億恆星的地圖,而一群天文學家正在利用這份令人驚嘆的目錄來搜尋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的遺迹。

想像圖:一個繞 KIC 8462852 軌道運轉的破碎戴森球(Danielle Futselaar / METI International)

2016 年 9 月起,一支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梳理了蓋亞發回來的首批十億顆恆星數據。然後將之與澳大利亞的 RAVE 銀河觀察項目作交叉比對,看兩地觀測的某些恆星有多大的差異。

簡而言之,蓋亞的數據,顯示了一顆恆星在遙遠的背景下移動的距離有多遠(即所謂的視差效應 / parallax effect)。

而 RAVE 的數據,則是根據亮度性質來估算一顆恆星的距離。因此,科學家們希望分辨出兩者在恆星距離數據上存在的分歧。

其想法是,不同一起在距離測量上的差異,可以用一部分的戴森球體來解釋。即一種將一顆恆星包裹(或部分包裹)起來,以獲取能量的結構。

而長久以來,科幻小說一直在設想巨型的外星建築,比如行星級人造球體或能量收集型宇宙飛船。

此類研究還有望解釋某些恆星的奇怪變暗和再度變亮,比如知名的 Boyajian(也被稱作 Tabby"s Star / KIC 8462852)。

交叉驗證的結果顯示,蓋亞數據中的某幾顆恆星,可能被這些外星舉行結構所環繞。

不過在近期的一次檢查中,研究團隊發現可以用誤差來解釋不同的測量值(除了一顆名叫 TYC 6111-1162-1 的恆星)。

為更近距離地觀察這顆恆星,研究人員們藉助了第三座天文台。

結果沒有發現外星巨型建築的線索,反而是一顆沒被看到的伴星,這也可以解釋測量值上的差異。

儘管當前還沒有重大發現,但團隊仍然堅持他們的戴森球體解釋法是可行的。隨著未來更多蓋亞數據的發布,搜尋工作會變得更加容易,這將為許多恆星提供兩種測距比對。

其在一份上傳至康奈爾大學 Arxiv 科學論文庫的報告中寫到:「預計第三波蓋亞數據會在 2020 年晚些時候發布,屆時可應用到大約百萬顆恆星樣本上」。

與此同時,第二批蓋亞數據已於本周三發布,帶來了新一批 17 億顆恆星的數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不同尋常的骰子:考古學家發現一個中世紀騙子的證據
航天技術的應用 打開探索宇宙之門

TAG:Science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