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竟然等到了9.5分國綜回歸
這樣一類綜藝,註定是不會被所有人接受的。
來自陳丹青的《局部》。
與其說《局部》是一個脫口秀形式的綜藝,不如說是一個有聲的圖書館。你只需要準備一雙耳朵,就可以源源不斷地接收到你從未接觸過的學習層面。
三年前《局部》第一季播出,評分一路飆升到9.5分,應該能算得上內地前三高分的綜藝。陳丹青老師在每一集中為我們介紹了很多美術作品,「局部」這個概念也貫穿其中——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在第二季中,陳丹青來到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
陳丹青說自己沒有上過高中、大學,大都會美術館就是他的大學。
但是三十五年過去了,陳丹青自謙地說現在都還沒有從這兒畢業。可見大都會博物館裡藏著怎樣一個浩瀚宇宙。
這一個長鏡頭,可以看到大都會以怎樣極其廣闊的胸襟接納著朝聖的人群。
GIF
永遠保持謙遜,不管是陳丹青本人還是這個節目,你都能看到這份初心在裡面。
陳丹青是我國著名的畫家、作家、文藝評論家,以這樣漂亮的履歷為我們介紹藝術,沒有端著學者的架子,他也不會說一些普羅大眾不能理解的學術用語。
用引導代替教育,用共情取締科普。
第一期內容比較簡單,藉助陳丹青的眼睛從古希臘、古羅馬來到兩河流域,再到非洲館洛克菲勒翼原始部落張揚的生命,大都會博物館矗立在紐約,溫柔地包容著世界各地文化的劇烈碰撞。
第二期主要講的是「規範與偏離」。
其中可以看到陳丹青老師做這個節目的初衷。
「規範和偏離」中提到了沙龍畫家和印象派畫家的發展演變過程。現在印象派畫家的作品都被供為神作,大家熟悉的就是已經被列入義務教育課本的莫奈,印象派的代表性人物。
印象派在過去是不被大眾主流接受的,在沙龍畫評選中總是落選,即使能夠展出也只配呆在展覽的角落。過去推崇的是沙龍畫家,這才是被權威接受的藝術品。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規範的偏離從印象派開始。
陳丹青老師關於「規範與偏離」是這樣的解釋的:
規範的藝術就像是我們口中的學院派,他們什麼都好,挑不出毛病,可是世界上不缺這樣跟著經典亦步亦趨的藝術家。缺的是有靈氣的人,敢於偏離規範的人。
藝術圈都是融會貫通的,如果影視作品勉強也能夠被稱得上藝術的話。
為什麼我們常常感嘆現在的電視劇、電影都越來越難看,很大部分原因是學院派的東西越來越多,演員模式化的演技、編劇流水性化的作品司空見慣。
《紅樓夢》導演李少紅,對於楊冪曾經評價過:
快樂=哈哈哈,痛苦=哇哇哇
這就是現在演員習慣性的「規範」。
而「偏離規範」的靈氣是藏都藏不住的,一眼就能看到與學院派的區別。
張曼玉在《甜蜜蜜》里有一段最經典的片段,豹哥死亡,張曼玉去警察局認屍。在原先的劇本里這一段只需要張曼玉哭就行了。
但是張曼玉卻先笑了,在看到豹哥的紋身之後。
張曼玉第一次見到豹哥的紋身被這個米老鼠逗笑過,一個叱吒風雲的黑社會大佬竟然有這麼一個可愛的紋身。
所以在她認屍時,再一次看到米老鼠首先笑了,接著再哭了起來。
這一段重拍了7次,陳可辛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張曼玉要笑。可是在最後依然採用了張曼玉第一次先笑後哭的表演,這一段表演最感人,成為影史經典。
這是張曼玉自己加的戲,是她基於人物的理解產生的與劇本、導演衝突的表演。張曼玉剛出道的時候也被人叫做花瓶,而這一段「偏離規範」的表演讓張曼玉憑藉《甜蜜蜜》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女主。
就像《局部》第二期第三期中的主人公,印象派,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在數十年後打敗了曾經忿忿不平又干不掉的沙龍畫家吧。
藝術的偏離並不是離經叛道。
關於《局部》,再多的語言都沒法具象形容它帶來的精神世界的衝擊。以下幾個問題應該能夠總結很多人對《局部》的疑問,做了一個簡單的小結。
也不算賣安利,畢竟《局部》哪還需要我這樣的凡人誇呀。
Q:我不懂繪畫,一點基礎都沒有的,能看這個節目嗎。
就像我上面說的那樣,食用完全沒有問題。基本上不會出現特別晦澀難懂的專業辭彙,沒有繪畫基礎一樣可以在陳丹青老師的講解中了解藝術。
其實藝術沒有高低界限,不分階層,只要你有一雙眼睛就能夠發現美。
每集只有25分鐘,時長把握地剛剛好,引人入勝又不會拖沓。
Q:我看了這個節目有什麼用?
你看《快樂大本營》是收穫快樂,可是人生不僅僅靠快樂組成。與其還在看什麼「你只要摸過經轉輪就能得到得到精神的升華」這樣的雞湯,不如真真切切地來看這些沉澱了百年文化的藝術品,它們見證過時間輪替的滄海桑田,這才是真正的藝術洗禮。
Q: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的節目?
《局部》第二季有一個非常艱難的拍攝過程。節目組和大都會美術館交涉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有了三個晚上的清場拍攝。每次拍攝不得超過五個小時。在此之前,中國還沒有一家媒體、一個拍攝團隊曾被允許進入拍攝。
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為什麼節目組還要去做,也許這些根本換不回等量的播放量。
如果想要流量,節目組大可以讓陳丹青寫好稿子,再請幾個流量小生來念稿。這樣的做法能夠讓成本大幅度迴流,何樂而不為呢?
《局部》對於自己嚴謹的態度,陳丹青老師謙遜的精神都讓我們慚愧。從來不是藝術不接地氣,而是我們妄自菲薄不敢靠近。藝術不是在雲端高不可攀的東西,不是普通人望而生畏的怪獸。我們都有追求美的能力,不要懼怕這種能力。
想看的優酷有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Aino
※這紀錄片有多可怕?只想不婚不育保平安
※我要當第一個誇獎這部劇的五毛!
TAG:觀影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