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為何父母健在,卻活成孤兒

為何父母健在,卻活成孤兒

點上方藍色字體↑ 進入後台


回復 

【開飯】

,送你一句話~





來源:叢非從(ID:congnotcong)





chapter 01






你對家的印象和感覺是什麼呢?




你覺得家應該是怎樣的?或者說,你渴望的家是什麼樣子的。




我理解的家,首先是一個港灣,家最大的感覺,應該是一種歸宿和停靠。




累了,家給你擁抱。


孤單,家給你陪伴。


落寞,家給你支持。


開心,可以撒嬌任性。


犯錯,可以被原諒。




家就是一個充電的地方。有了它,多遠多難都不怕。




家在我的印象里,應該是自由,是包容,是允許,是我們最堅實的保護。是一個溫馨的環境,是幸福的,溫暖的。




我們對家的期待大都如此吧。




現實卻是,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都是奢望。




他們必須不停奮鬥,攢更多的錢,犯更少的錯,更功成名就來獲得安全感,不會想到哪個地方可以後退。



他們甚至不能休息、不能偷懶、不能任性,因為除了自己,沒有人會保護他。




換句話說,他們可以有父母、有戀人、有孩子、

、有朋友、

有房子、有錢卻始終沒有家的感覺。




很多人一生都沒有家。



家人都在,卻感覺是個孤兒。







這種沒家的感覺,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以至於長大後,覺得這很正常。





chapter 02





曾有人給我留言說:有的人好吃懶做,他父母一樣愛他,我卻羨慕不來。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感到一陣鼻酸,因為能想到對他來說發生了什麼:




累了想「好吃懶做」一會的時候,父母不僅不愛他,還會各種責怪批評甚至打罵他。




這些年,我聽了很多心酸的事:




我還聽過這樣的媽媽:小孩子愛吃指頭,為了糾正這個毛病,就在孩子指頭上抹辣椒油。




這樣他吃一次就哭一次,幾次就成功矯正,不再吃指頭了。




這個媽媽不知道孩子吃指頭是找安全感的補償,是對媽媽乳房的需求沒被滿足,才選擇了用自己指頭替代,找那種我可以抓住東西的感覺。




嬰兒和小狗小貓很像,嘴就是他們的主要的與外界溝通的器官。




可是現在嘴裡含不住任何東西了,沒有乳頭、沒有指頭,空蕩蕩的,真是絕望極了。




還要面對媽媽那迫害成功後得意的笑。他以後怎麼面對這個世界呢?怎麼相信別人呢?







再比如說起床這個事。常理來說,起床應該是自由的。




尤其當我們忙碌了很久,就是想有個地方可以讓我們自由的任性。




但是很多家對起床這個事的容忍性很低。




曾有人跟我說:她必須7點前起床,還沒有起的話,她媽媽就會拿針去扎她。




開始我聽到的時候,感覺像是電視劇,像容嬤嬤在對待夏紫薇一樣。但這是真的。




媽媽的動機很好理解:

我用一兩次掙扎就可以讓你學會按時起床,治好你的懶惰賴床。




這種條件反射,就是每當到7點的時候你會被自然的嚇醒,因為你不醒來就會有迫害。




好的作息是養成了,讓我們羨慕不已。




副作用在她身上也很明顯:對人際關係、親密關係都缺乏基本的信任,連媽媽都會傷害我,誰還不會呢?




做事有強迫傾向,連起個床都不自由,做什麼還能隨意呢?




有的人會好點,7點鐘不起會被一直嘮叨、罵,讓你產生自責不得不起。




有的媽媽會寬容點,不起就不起吧,但是早飯是不會給你留的。所以你醒了只能餓到中午,讓你長點教訓。




然後這時候人的潛意識裡就會形成這樣的印象:




1. 我在這個家不是自由的,是被軟性脅迫的,起床都被控制。




2. 這個家是冷漠的,我餓了不會有人給我弄吃的,我靠不得別人,只能靠自己。




長大後我就真的只相信自食其力,不敢需要別人了。




即使成了家,也會感覺:

我不得不照顧自己,因為沒人會真正的照顧我





chapter 03






接著說自由。




我接待過很多來訪者,訴說了他們在家裡是怎樣的不自由:




坐著站著都會被說,怎麼都不對。


你應該這樣應該那樣。


卧室要怎麼收拾怎麼擺放,


衣服被子要怎麼疊,


男朋友/女朋友應該怎麼交等,


都一一有明文規定。




更可怕的應該是暗文規定,你只有做了才知道哪裡錯了,這就會直接導致回家後,就得看父母臉色。




當人在這種高度緊張的察言觀色中,是很容易累的,所以就很渴望喘口氣,休息下。




對不起,這個家是不會允許好吃懶做的。換句話說,是不允許累的。




父母不會覺得累,因為他們習慣了這些要求,所以父母就會以自己的感受以為了孩子的感受:




做這些很正常啊,你怎麼會累呢?你就是懶!




然而對孩子來說完全不是這樣的。




累了不能休息,不能娛樂,就會很容易抑鬱、絕望……




我從來不曾真正為自己活過,我活著就是在應付:




小時候應付父母的要求、應付學校考試;


長大後就應付內化了的各種對自己的要求,壓力。




這種感覺就像是deadline來臨,你不得不調動全身心的能量去應對。




但當每天每件事都是deadline的時候,會怎樣呢?




我選擇死亡。







當死比活著更舒適的時候,本能會推著人選擇更好的動作。所以很多抑鬱了的人傾向於自殺。




在他們的世界裡:我活著不能決定自己,但起碼我可以在是否活著上有自己的決定。




我在醫院實習的時候見過一個抑鬱症的初中生,厭學在家,消極悲觀。




醫生說跟她父母說不要這麼多要求的時候,她媽媽說:我們對她要求也不高,起碼你得把初中讀完吧,你說都初三了。




是的,這樣的要求對父母來講真的不高。




但在孩子的世界裡,這已經是要求高負荷的驢子多一根稻草了,你不能說:一根草不重吧,對你要求不高啊。




失去了情境的要求,都是高要求。




那時候醫生告訴了父母一句話,我倍受感動

抑鬱和感冒一樣,是種病。




她都高燒了,你還讓她去上學啊。她都想死了,你還讓她學習啊。




難過的是:她的家人並不會理解。

家對她來說,只有無盡的壓力、壓力、壓力。





chapter 04






類似的事情不勝枚舉。




很多人的家是不允許自由表達的。有委屈了不能哭,有意見了不能直說,等等。




直接表達或直接拒絕被稱為「沒有禮貌」,不叫伯伯或舅舅也被稱為「沒有禮貌」,都是要被懲罰的。




所以我們學會了嘴巴並不是自己的,而是他們的。







父母帶給我們很多禁忌,家也就成了一個訓練場。




很多人的父母像訓練小狗一樣,對孩子進行了訓練:哪是對的,哪是錯的。應該做到什麼程度,而從來不知道這個人的承受能力怎樣,適合什麼,感受如何。




他們只要達到自己的標準。




當然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也是這麼被訓練長大。




我們小時候,並沒有家。





chapter 05






我們長大後也沒有家。




父母當年訓練我們的方式,已經內化到了潛意識,我們已然學會了那樣對待自己。




嚴格要求自己,情緒不能隨便表達,累了不能休息,說話做事必須得到他人的認可,必須要忙碌,閑下來就有焦慮感,不敢隨便相信別人……




我們對自己有很多要求,有的能意識到,有的不能但卻一直在執行。




所以我們從來不去溫暖自己,不去寬容自己,不允許自己睡到中午,不允許自己有半年的時間放假不工作,不能停下來賺錢……




我們的靈魂和自我無處安放,只能通過忙碌來逃避。




我們也沒有能力給自己家的感覺,自己也不是自己的歸宿。








chapter 06






顯然你也不能給別人家的感覺了。




我寫過很多文章論述過這兩個規律:


你小時候父母怎麼對你,


長大後,你就用同同樣的方式對自己。


長大後,你就用同樣的方式去處理親密關係。




也就是說你父母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待戀人和孩子,你成了和他們一樣的人。




心理學把這個規律叫做「向攻擊者認同」,也就是成為當年傷害你的人。




當你小的時候,他們不允許你哭,不允許你懶惰,不允許你逃避,對你要求高,你也會這麼要求戀人和孩子。




每當他們懶惰逃避任性的時候,就會導致你的批評冷落責罵。




更不幸的是,你依然在渴望一個家。在渴望有人能懂你,能看到你的脆弱,能懂你的孤獨。




雖然你自己都不懂,沒有理明白這部分,但當別人不懂的時候,你就很生氣很傷心很絕望。







自己一生都沒有過家的感覺。


也給不了他人家的感覺。





chapter 07






有人會說:我們也這樣被對待,不也活得好好的嗎?




你覺得好好的,是因為你沒有體驗過什麼才是好好的,沒有體驗過有人為你守候,為你而溫暖,沒有體驗過自由。




你只是活著。




就像有的人說讀書有什麼用,我不讀書不也活得好好的嗎?




看心理諮詢師有什麼用,我不看不也活得好好的嗎?




這個問題延伸開就是:學英語有什麼用,不會英語也可以出國。學做飯有什麼用,不會也可以吃飽。




說說我自己吧。說我媽對我的一個細節。




我在北京工作是很累的,但回到老家就感覺很好。我早上不願意起床,我媽就會叫2遍,從來不會超過3遍。




我不想起,我就會說不起了不吃了,直接表達。




然後我媽會做這樣一個動作:在我的床頭放一個凳子,把飯放在凳子上。




在我睡意朦朧中說這樣一句話:飯放在床頭了,起來記得吃。我出門忙去了。




我這麼大了,

我還是願意在家裡做個小孩,輕鬆、自在、有人牽掛。




我在創業,我問過很多搞心理的同行為什麼不出來自己做。他們的答案是:不敢。




我很理解,我失敗了,我爸會接著我,我可以滾回家,他們雖然沒有錢,但養活我還是可以的。




但是對很多人來說,失敗是無處可逃的。





chapter 09






我構建了一個理想的家的模型,但我們是從來沒有過,也不可能真正擁有。




但至少可以看到我們怎麼失去了家,而不是一直孤獨、焦慮、抑鬱、迷茫地活著。




我們【看到】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給自己一個家。




小時候我們沒有被真正溫暖,但我們長大了。




你可以給自己一個家,放過自己,允許自己失敗,允許自己不優秀,允許自己不規律,允許自己任性。




這並不是縱容和嬌慣。縱容和嬌慣的意思是:你不相信人性具有向上的潛能,不相信自己。你不相信人休息完了可以繼續幹活。




就像你不相信:手機是不能一直充電的,萬一它充電久了不工作了怎麼辦。





作者 | 叢非從,一個好玩、深邃又實用的心理諮詢師,研究關係、情緒和成長,著有《原來,懂比愛更重要》、《你是在戀愛,還是在發神經》等。他的微信公眾號是congnotcong,趕緊去把你落在那的靈魂撿回來吧~






你可能還喜歡


新婚姻法:逼得女人只有一條路可走





黃秋生:所有的憤怒,都源於討厭自己
"兒子周薪3萬鎊,我卻住在鐵箱里" 怒懟不孝子背後,並不簡單

TAG:武志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