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歷史角度還原抗日名將張靈甫的真實身份

從歷史角度還原抗日名將張靈甫的真實身份

1947年5月16日17時,孟良崮戰場。華東野戰軍在「戰神」粟裕的指揮下,全殲國民黨最精銳的王牌:國民革命軍整編第74師,擊斃師長張靈甫。此戰,華野二十萬大軍包圍了張靈甫的第74師,而在外圍國民黨四十萬軍隊則隨時有可能對華野實行反包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敢想像,假設國民黨軍隊能和華野部隊一樣,站在全局的高度不計個人得失,按張靈甫的設想實現裡應外合,命喪孟良崮的也許就不是張靈甫,而是華野二十萬主力。歷史無法假設,粟裕曾評價說:「張靈甫可敬而又可悲,可敬是他有戰略眼光和膽識,敢於用自己作誘餌吸引我軍主力,但是它可悲之處在於將勝利的希望寄托在哪些根本靠不住的友軍身上。」74師孤立無援、斷糧斷水,即使是這樣,仍用極短的時間在怪石嶙峋、寸草不生的孟良崮上構築起極其強悍的工事,殲滅74師動用了華野整整20萬之眾、3天時間,張靈甫高超的指揮藝術、優秀的戰術素養、其下屬部隊強悍的作戰能力,令粟裕欽佩不已,由衷讚歎其為名副其實的「王牌中的王牌」。戰後,元帥中最好的詩人、詩人中最好的元帥 — 陳毅,潑墨揮毫道:「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信號飛飛欲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爭向刀從撲山頂,血雨飄來濕戰袍。喜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 根據陳毅的指示,有「抗日名將」之稱的張靈甫受到了「厚葬」。花重金買了棺材,屍身整飾過,穿上簇新的軍裝。由於當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國民黨軍服,張靈甫是穿著解放軍的軍服下葬的。掩埋張靈甫前,俘虜中的一個少將旅長和8個上校要求最後看一眼他們的師長。勝利的一方考慮到他們和張靈甫在抗戰中就一起出生入死,這種感情難能可貴,同意了他們的請求。9個國民黨將校在擔架邊圍成半月形集體跪下,痛哭流涕。關於孟良崮戰役,毛澤東戰後曾對粟裕的軍事天才讚不絕口:「你們那樣果敢、迅猛地消滅了74師,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有兩個人沒想到,一個是蔣介石,他的精銳之師遭此慘敗,實在沒想到。」粟裕問:「還有一個人呢?」毛澤東回答:「第二個沒想到的就是毛澤東!」 孟良崮,此戰之後名揚海內外。

張靈甫,又名張鍾麟。帥氣而不失陽剛的面龐英氣逼人,身高186公分,典型的西北漢子。張靈甫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中國職業軍人,這位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抗日名將,曾經走到哪裡都是一片光彩照人。他人品高尚、學識深厚、清廉一生。他活著的時候是名震海內外的抗日猛將,面對日寇時英勇無畏、大義凜然。可他死後多年的今天還有多少人記得他?有多少人能公正的看待他那光輝而短暫的一生?這位曾經魅力無窮、流光溢彩的悲情英雄如今在九泉之下不知會做何感想。今天,我們可能只知道國共內戰歷史上,有張靈甫及其74師在孟良崮戰役中被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全殲的經典戰例,而對於張靈甫將軍在此之前的其它生平事迹,尤其是在抗戰期間與日軍進行的無數次正面惡仗、硬仗知之甚少。抗戰期間,張靈甫所在的第74軍(抗戰勝利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整編第74師)是文明於世的抗日英雄部隊,被譽為抗日鐵軍,幾乎參加了抗戰8年內所有國民革命軍針對日軍的重大戰役,屢挫日軍精銳,斃傷日寇無數,打過無數硬仗、惡仗和勝仗。張靈甫本人在無數次的大小戰鬥中多次負傷,九死一生。如果這段歷史不為後人所知,那麼對於壯烈犧牲殉國和流灑過鮮血的抗日英烈們顯然是不公平的。只要是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有責任把這段真實的歷史昭告中國的後人們,讓他們對於那段中華民族的苦難歷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而不是以意識形態和個人成敗論英雄,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張靈甫的一生,方不失為偏頗。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直到今天,情況並非如此。昔日的孟良崮戰場,一塊大石頭上刻著:「擊斃張靈甫處」。讓人不能接受的是,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如今成了山東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令人無限傷感。張靈甫是何許人?張靈甫是抗戰時期殺得日軍丟盔卸甲、抱頭鼠竄的抗日英雄!山東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竟然是擊斃抗日英雄張靈甫將軍的孟良崮戰役紀念碑!擊斃張靈甫將軍的部隊在內戰中英勇無敵,但在抗戰中有多少張靈甫將軍那樣輝煌功績?如今我們居然可以不顧事實、昧著良心把「孟良崮」做為山東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真不知這「愛國」從何談起。令大日本帝國皇軍聞風喪膽的張靈甫被擊斃了,完成此傑作的不是大日本帝國皇軍,相反正是深受大日本帝國皇軍踐踏的中國人。可笑!可悲!

「成王敗寇」已經成為我們的歷史定律。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誓死不肯過江東,拔劍自刎別虞姬」,何其的悲壯!雖然項羽過於狂妄自大,剛愎自用,但是他仍不愧為視死如歸的英雄,世代為後人所景仰,公認他為重情重義、剛烈耿直的悲情英雄。抗日英雄張靈甫卻沒有項羽那麼幸運,雖然張靈甫也是一位清廉高潔、英雄一世的鐵血漢子。他在抗日戰爭中九死一生,內戰中堅持了他的信仰最終戰死沙場。在他死後多年,沒有得到軍人應有的榮譽,卻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在養育他的故土卻落下遺臭萬年的罵名。

國內的歷史版本對眾多與張靈甫一樣的國軍抗日英雄們都存在太多的不公。即使張靈甫在內戰中和共產黨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對於我中華民族來說,他不愧為頂天立地、救我四萬萬同胞於危難之中的熱血男兒!張靈甫有著自己的信仰,最終為了自己的信仰而戰死沙場,作為軍人,不論抗戰還是內戰,他都無愧於天地。其信仰對錯與否,我們不予討論,但他的行為尤其是抗戰功績,和歷史上許多的仁仁志士一樣,理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如今再讀歷史,不禁要為張靈甫感到悲哀:文武雙全,在國民黨內卻因為戰功卓著而遭人忌恨;剛正清廉,但卻因為不與他人同流合污而成為眾矢之的;危難時刻勇於以自身為誘餌保全大局,但湯恩伯、李天霞之流在關鍵時候卻置戰役全局而不顧甚至落井下石。這是張靈甫的悲劇,是蔣介石的悲劇,更是國民黨軍隊的悲劇!無怪乎蔣介石感慨:「74師不是敗在共軍之手,而是我們自己打敗了自己。」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們向來為人們所景仰,那些所謂「識時務」的「俊傑」向來遭人們的唾棄。真不知道那些比張靈甫「識時務」的「俊傑」倘若尚知「廉恥」二字,他們有沒有捫心自問、暗自汗顏的時候。張靈甫只是意識形態相爭的犧牲品,我們無權抹殺他在抗日戰爭中為我們的民族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可是,這位民族英雄卻被我們後世子孫牢牢的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現在已是信息爆炸、各種觀念多元化並存的時代,但是我們的國家玩的還是「一言堂」,國民缺乏獨立的思考能力、缺乏對主流與權威質疑的精神。對歷史人物的看法還是如此的偏頗,胸懷還是如此的狹隘,評判還是如此的不公,許多被扭曲的史實仍然被我們堅信不疑。對於任何一個民族來說,內戰的歷史都是屈辱的歷史,是大多數民族所不堪回首的歷史。相反,幾十年前的那場內戰,卻被我們的主流媒體一而再、再而三的大篇幅的濃墨重筆,極力的渲染。凡是參加過內戰並且抵抗到最後的國民黨軍人,就被全盤的否定並劃定為民族的罪人,他們的抗日功績隻字不提,甚至用謊言加以扭曲。對於幾十年前的那場內戰,我們不妄加評判。但是對於那場抵禦日寇之辱的抗日戰爭,相信所有中國人的評判都有同樣的標準。可是直到今天,我們因為長期受主流意識的教育,產生的觀點還是:只要是國軍面對日軍的進攻便是消極抵抗,一戰則潰不成軍、兵敗如山倒;即使積極抗日也只是少數極個別的而已,並且大部分還在抗戰中陣亡或者內戰中起義。但是只要我們的軍隊,就會大肆宣揚其功績,哪怕是那麼一點點。多少年來我們也一直認為:正是因為共產黨積極主動的領導人民群眾堅持敵後抗日,正是因為共產黨人抗日的堅持不懈、英勇無畏,最終使共產黨人所領導的這支「小米加步槍」的部隊迅速成為了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所以抗日英雄只能是我們的軍人,國民黨的軍人只能是極少數甚至沒有。不要忘記一個事實:唯一一次和日軍進行的正面大規模作戰,就是彭元帥領導的「百團大戰」,偏偏正是這聞名於世的「百團大戰」,卻在我們內部遭到多次批判,原因很簡單:過早暴露了我們的實力,減輕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壓力,客觀上幫了蔣匪軍隊的忙。領導這場戰役的彭元帥,在建國後的廬山會議上因為為民請願而被打到,「百團大戰」再次作為一個重要的罪狀被批判,並變本加厲地被扣上「蔣匪特務」的帽子,最終帶著這些莫須有的罪名在文革中含恨而死。

1949的內戰戰犯名單中,有相當部分是和張靈甫一樣的抗日英雄。杜聿明、薛岳、衛立煌、廖耀湘、鄭洞國、孫立人等等這些國民黨的著名抗日將領,他們在抗戰中的豐功偉績驚天地、泣鬼神,無愧於民族、無愧於人民,但他們卻成了御用文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某位御用作家在長篇小說《紅日》里有這樣的描述:「張靈甫這個匪徒,驕縱、冷酷、矜持、虛偽、狡詐。為了傳之後世和警頑懲惡,讓大家記住這個反動人物的醜惡面貌。」根據《紅日》改編的紅色經典電影《南征北戰》,影片中張靈甫被刻畫成「狂妄自大,外強中乾」的草包司令,他和他的國軍74師一遇到人民解放軍的正義鐵拳就抱頭鼠竄。當時的我們看著是何等的興奮,時至今日再回過頭來看看這些文字和畫面,啞然失笑之餘只有深深的悲哀。我們從小就在這些紅色的文藝作品熏陶中長大,我們的「紅色」藝術家攪盡腦汁對張靈甫將軍進行極力的醜化,從來不會摸摸自己的良心。從民族大義上來說,張靈甫是一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可是因為意識形態的不同,他卻成了遺臭萬年的歷史罪人,在御用文人們的筆下成為了可憎的小丑、可恨的惡棍。功勞、名譽皆被否定不說,連人格也被否定,不得不佩服「紅色」藝術大師們的「秒筆生花」。這些紅色作品所產生的巨大社會效應,讓人不得不懷疑我們這個民族的包容心狹隘到多麼可怕的地步,連自己的中國人都不能包容,甚至對自己的民族英雄都能不予以公平地承認。拋開意識形態的分歧來正確對待國民黨軍人的抗日英雄真有那麼難?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客觀史實和公正評價實在是太少太少。但是,相信歷史的真實面目終將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因為歷史終究還是要由公理和良知來書寫。

一個國家對待知識分子的態度考驗的是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對待草根階層的關注程度考驗的是這個國家的良知;對待歷史的態度考驗的是這個民族的誠信和胸懷。

為了給廣大愛護本公眾號的讀者提供更豐富的內容,部分文字美圖素材來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刪除或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秀點 的精彩文章:

27句精闢的句子,先做人,後做事,只有做人到位,才能做事成功
傷感愛情說說 心情短語

TAG: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