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不能在困境中自嘲,我就是個loser?

不能在困境中自嘲,我就是個loser?

喪喪的你非要硬凹有趣,這是病,得治!

各種新「症」被互聯網寫入我們的日常用語。「懶癌」「拖延症晚期」「臉盲患者」……我們玩乙女遊戲,養蛙排毒,實力「注孤生」。當網友們時不時用毒雞湯配上黑白照片來體現自己的焦慮程度,當人們在朋友圈裡發各式各樣的表情包證明自己是強迫症晚期時,真正的精神疾病癥狀會不會被「過度」消費而日漸被忽視呢?

周末症與周一病,誰更難治?

在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周日午後,你在小館子里吃了簡單的飯,回家後蜷縮在沙發里努力打發這個情緒不高的下午,你知道十幾個小時後你將會坐到那個再熟悉不過的工位上,但你盡量不去想起。

拿著手機刷朋友圈和微博,突然一張惡搞照片讓你笑出了聲。這是一張淚流滿面的女性圖片,旁邊用白色加粗字體寫著:「連鬱悶都鬱悶了,如何破?」你保存圖片並轉發給了閨蜜,附上一句留言:明天又是周一了!對方回了你一個大哭的Emoji。

在所有的事情前面加上「不想」兩個字,這就是周一。

抑鬱已成秀場

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探討正趨於公開和包容,不再像過去那樣僅限於幾個權威專家的學術性討論,或是由毫無專業背景的熱心群眾充當「民間觀察團」。例如,2017年在線上出現最頻繁的心理學關鍵詞「抑鬱症」,一再與知名藝人新聞捆綁,且每一次的關注都會引起意見領袖們的再次探討;普通網友們會在評論中貢獻出自己的隱私與病史來對話題進行補充討論。

這樣的情形在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早有先例,比如澳洲每年9月的「你還好嗎」心理健康日,大明星們頻繁講述自已克服精神疾病的經驗,包括Lady Gaga和麥莉-賽勒斯 (Miley Cyrus)。名人們戰勝抑鬱、焦慮或者躁鬱症的經歷引起了數百萬網友的共鳴,網上一片應和之聲:「沒錯,我也有同感!」同時,職場環境也悄然發生著變化,老闆們將精神疾患公之於眾會被傳為佳話。看,大家都有病,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戰場fighting,你不是唯一抑鬱的人。

但與此同時,互聯網也營造出另一個觀念:如果一個人出現負面情緒就一定有問題,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情緒問題就說明心理不夠健康,在職場缺乏競爭力。

有病沒病,什麼都要「測一測」

吃飯先拍菜,隨時曬心情,精神疾病的去污名化和社交平台上日漸嚴重的心理健康專用名詞濫用如一根鋼絲的兩端,行走其中當加倍小心。

星座、血型、姓名筆畫、看色彩、聽音樂……「測一測」是如此難以抵抗的戳屏誘惑。花樣百出的心理測試成了吸引流量的不二法則。在朋友圈、閨蜜群曬測試結果,公開交流得分,窺探誰與我更投契,原來你是這樣的mean girl !看誰藏得深!對心理話題的津津樂道不亞於分享爆款唇膏的熱情。可是,這些測試有多少是由心理學專業人士開發的呢?當我們被斷定是「創業型」人格,我們真的就可以辭去那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吃上一次心理測試為我們畫下的A輪B輪C輪大餅了嗎?

我喪我有理

喪是一張豁免牌,我喪我可以與全世界無關,我喪我社恐我可以不在意任何人,我喪我可以什麼都做不好,我喪我有理……我只是喪,我不是懶不是消沉不是精神空虛。

21歲的Youtube紅人Savannah Brown去年發布了短視頻《美化精神疾病》,她在片中說:「 這個話題我特別有發言權……」 隨後講述了自己飲食紊亂和焦慮症的經歷,矛頭直指社交媒體上關於心理健康問題的不良討論。

在你看到本文的時候,這個視頻的評論已超過了4000條。對於那些「把焦慮當作流行病,跟風展示自己有多喪的人」,Brown代表每一位確診為焦慮症的患者擲地有聲地發問:「 你們確實想得這種病嗎?講真?」

她認為手機上的那些段子和圖片把精神問題處理得「有趣、炫酷,有很強的代入感」,但當你真正患上了精神疾病,你的焦慮程度嚴重到一想到社交就產生生理不適,胸悶氣短,宛如被一頭大象壓在身上,你才能理解那些網上流傳的內容遠離真實生活。「這些東西是很害人的,因為它會誤導人們,讓大家不知道精神障礙到底是什麼。」

視聽障礙重重

只是在網上搜索「頭痛」,結果被診斷成了某種癌症。海量的信息、評論和彈幕,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是搶眼奪目的畫面,聽啥看啥,到底如何選擇?信息量太大消化難免不良,100個人傳遞的觀念不一定比1個人的有理據卻一定更有存在感,想要獨立思考卻連微信群里都在站隊選立場。

互聯網的優勢與問題包括讓每個人都有發表評論的自由,社交網路上傳播率最高的內容卻往往出自業餘人士之手。不怕不知道,就怕被誤導,難怪少年們集體價值觀紊亂。

必須有趣強迫症

吸引注意力變成一個時代的剛需,那些少顏少糖少故事的年輕人,如果不想活成邊緣人,是不是只能把「有趣」當作一門必修課?人人都在努力活成段子手,怎麼就不能做一個安靜又無趣的油膩青年呢?

互聯網營造出一個觀念:如果一個人出現負面情緒就一定有問題。舉個例子,如果你剛剛經歷分手,一定會表現得易怒或者暴躁。但這並不代表你患有抑鬱症,只能說明你是典型的傷心欲絕。不能在困境中自嘲,並不意味著你就是個loser。

事實上,許多問題並不能通過調侃解決,或通過轉發那些讓人哈哈一笑的極端表現來建立共鳴。心理專家們擔憂,許多插科打諢的段子恰恰會讓人們對身邊出現心理問題的潛在患者抱以同樣的毒舌態度,後者的處境就愈發困難了。

面對時代病,什麼才是正解?

受到傷害的其實不僅是那些聲音淹沒在網路語言里的獨立思考者。線上的不實言論會影響所有人,尤其是正在經歷自我認同和自身發展困擾的一代。

那麼當我們境遇不佳時,什麼樣的線上內容對我們有幫助呢?專家的建議是進行「自我對照」。想想你常上網搜索什麼內容?在社交平台上的關注賬號里,哪些人吸引了你的關注?為什麼?如果從一條微博或一個公眾號里找到了共鳴,不妨問問自己哪些內容讓你產生了代入感?如果你當天過得很糟,之後又看了關於小確喪的惡搞視頻,你感到羞愧還是釋放?重點是,如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你持續關注的都是類似的內容,甚至對「快樂一點兒」這樣的鼓勵望而生畏,那麼你很可能需要去向心理醫生求助。

最後,COCO提醒大家,之所以在互聯網上「喪」段子泛濫,那是因為負面的關鍵詞更有傳播度,並不意味著世界就因此淪喪了。最不能忽略的事實是: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感到沮喪、不安、受挫,因為我們用不著做完美主義者。向親人與信得過的人傾訴,倒倒情緒垃圾,用不著那麼內疚,只要你真的能因此得到舒緩,就向他們表示感謝。我們需要給自己更多的小確幸而不是小確喪,摒棄悲情審美,選擇保溫杯式的健康生活並不說明你就out了。

這些時代病,你中招了幾個?

編譯:Stella Zhou

圖片來源

ins / Pinterest / 視覺中國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點個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COSMO 的精彩文章:

Lanvin玩了一次色彩遊戲?我同意
OMG|聽說最誘人的香水已到位,你的試用心得要努力了

TAG:時尚COS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