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迎檢」辦公室反覆裝修引質疑:形式主義寒了誰的心?

「迎檢」辦公室反覆裝修引質疑:形式主義寒了誰的心?

閱讀背景

近日,《半月談》微信公眾號消息稱,為迎接領導檢查,某社區一間辦公室被反覆裝修,裝修好後又基本閑置,被媒體稱為「『迎檢』辦公室」,類似現象並不少見。

輿情發展脈絡

輿情產生:「迎檢」辦公室 4年裝修3次

4月15日,《半月談》雜誌微信公眾號稱,西部某市龍船巷社區(化名)一間2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在短短4年內,被3家不同的區級部門(區民政局、人社局和司法局)前後裝修了3次,每次都花費十幾萬元。但裝修後,辦公室基本閑置。

4年前,區民政局為落實進一步做好慈善事業的要求,把辦公室裝修成了「慈善超市」。但該社區只有一戶低保戶,「慈善超市」建好後一直都空著,只有驗收檢查的時候放些米面油,低保戶也從沒來這裡領過。後來,「慈善超市」又先後變成「家庭服務超市」和「法律超市」。但除了迎接檢查和接待採訪,平時基本閑置,有時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還要冒充家政服務員和服務對象表演。

當地幹部解釋說,該社區是專門用來迎接領導考察或檢查的「明星社區」,他們也對辦公室反覆裝修卻又閑置感到可惜。

輿情發展:輿論質疑個別部門形式主義

文章發布後,多家媒體發表評論,批評並反思上述現象,將其稱之為「『迎檢』辦公室」。綜合媒體觀點,主要認為「迎檢」辦公室的存在,是個別部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工作作風使然,基層幹部只能執行,而這些華而不實的工作不但沒有滿足群眾需要,還浪費了公共資源。其次,反映出一些地方缺乏科學的政績評估機制,造成一些部門或領導做起表面文章。還有的領導工作不認真,如果對基層情況比較了解,這種問題不難被發現。

網民則表示應當倡導務實的工作作風,決策前認真考察、徵求群眾意見。十幾萬元裝修2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標準不低,造成公款浪費令人心疼。還有人提出問責,遏制決策隨性的現象。部分參與評論的網民本身就是基層幹部,或從事社區工作,對此感到無奈,表示基層只能執行。這也印證了媒體評論中的觀點。

相關熱點:檢查走形式違背初衷

監測發現,為迎接上級檢查的形式主義工作確非孤例。2017年12月,《人民日報》就曾刊發文章《臨近年終,一些基層幹部坦言:檢查評比未必多多益善》指出,基層幹部花大量人力物力準備,上級檢查卻走馬觀花。這些流於形式、可有可無的檢查評比,不僅加重基層負擔,影響正常工作,還催生了形式主義和虛假作風。

2014年8月,中國廣播網曾報道:山東鄄城為迎領導視察,在村子裡緊急建起了圍牆,將百姓的實際生活面貌遮掩起來,當地戲稱之為「遮羞牆」。群眾批評說:「弄個遮羞牆,也不說把老百姓的破屋給修修。」2015年5月,《新華每日電訊》反映了一些領導「調研」變「做客」,提前「踩點」「通氣」的問題,報道指出這違背了調研的初衷,會使弄虛作假之風盛行。

網民觀點傾向性

@劉震:主要原因是工作缺乏創造性,未結合實際展開,造成這種現象,與基層工作考核標準有關。評判基層工作標準主要體現在資料痕迹化,也就造成了工作形式化。所以要探索多元化的考核辦法,突出一個「實」字,少一些花花綠綠的形式。

@本來無一物:希望媒體的曝光能推動一些部門在制定政策時把可操作性、實用性放在首位,不要把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一味地下沉到基層,權責要一致,不要一句「屬地管理」就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到了鄉鎮層面。就像一頭牛在前面犁地,後面卻有無數人在揚鞭,而犁不好地,被宰的只有牛。希望類似事件能引起重視。

輿情反饋

《中國紀檢監察報》指出,熱衷裝點門面,這樣的落實跑偏了。面對工作和任務,不是在如何落到實處、抓出成效上動心思,而是打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幌子,想當然地找個房間,裝修一番,再掛個牌子,擺出一副大幹一場的架勢,就算是「把工作落實了」。只要能讓「領導注意」「媒體關注」就行,至於是不是群眾所需要的,到底有多大用處,與我何干?如此做派,不是在做表面文章,又是什麼?這樣的幹部,拿什麼贏得群眾真心擁護和支持?

《工人日報》追問,「迎檢」辦公室檢出多少形式主義「戲法」?踏踏實實把好事辦好,提高各種惠民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性價比」,真有那麼難嗎?該報建議,首先,要學會因地制宜。報道說該社區沒有特別困難的群體,低保戶只有一戶,那麼,開慈善超市有什麼用?這給有些基層部門的啟示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應該更多地從實際出發,更精準地建設、落實;其次,既然是為了惠民,不妨多與民眾溝通,看看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在充分傾聽、尊重民意的基礎上建起的項目,還會閑置嗎?

南方網分析了「迎檢」辦公室存在的原因,認為其終歸是作風之弊的產物。一則把應付當落實;二則把落實工作異化為落實辦公室;三則或甚存在領導拍腦袋決策的因素;四則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等等。試想,倘若上述民政局、人社局、司法局搞好溝通銜接,4年裝3次也不至於會出現。各打自己的小算盤,只能是勞民傷財。

輿情觀察

一會兒是「慈善超市」,一會兒是「家政服務超市」,一會兒又成了「法律超市」。變換的是名頭,不變的是乏人問津、只為迎接檢查、幾乎閑置的事實,「勞民傷財」成為網路觀點中的高頻詞。

實際上,很多檢查、評估是有必要的,有助於督促工作落實,發現和解決問題,考核工作成效。一些惠民政策的確需要必要的辦公場所。生活中,我們不難聽到有人反映請小時工難、遇到法律問題不知該找誰,還有的困難群體需要就近得到幫助,以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報道中提到的那些「超市」,照顧到了民生痛點。不過,不同社區的居民需求有所差別,一種模式或項目未必適合所有社區,這一切都應以問題為導向,不宜照搬,否則很可能「好心辦壞事」,還被質疑有謀私利空間。

如果深刻理解了問題導向原則,就會明白上級檢查並非領導個人的檢查,而是一種職務行為,其本質是領導代表群眾檢查,必要時用好手中權力幫群眾解決困難,給好評還是差評的權力依然在群眾手中。其次,上級要注意到基層的心聲,聽取需求和困難,不一味地強調責任下沉,發現問題不「丟人」,要與廣大基層幹部群眾一起想辦法,帶領大家解決。了解基層情況後,一間辦公室反覆裝修又閑置的現象自然不復存在。另外在檢查考核制度方面,也要採取更多元、更科學的體系。當前很多領導幹部意識到了「套路」的危害,開始不打招呼、不定路線隨機檢查,受到群眾好評。

「迎檢」辦公室其實不是新問題,雖然媒體報道時沒有點出該社區的實名,但這隻能說明媒體不是針對個別部門,而是為了發現現象、督促改進工作作風。這提示有關部門在輿情應對方面不能一事一議,要注意普遍性問題,主動檢查自身不足,做好預防。報道中「並不少見」的走訪結果值得警醒,存在問題的地區和部門不應採取鴕鳥心態,否則很有可能誘發直接的輿情,更可能影響工作落實,損害相關部門形象和群眾切身利益。有關部門、領導、基層幹部要共同努力,摒棄應付、交差等形式主義思想,理順工作機制,主動為群眾服務,提高群眾的獲得感。

(作者:《網路輿情》雜誌副總編輯 張煥)

主編 / 胡永明 編輯 / 楊悅

眾雲大數據開放平台

眾雲是業內領先的智能化輿情監測分析平台。一萬家企事業單位的選擇!

人民慕課

人民慕課致力於成為黨政幹部新媒體素養、輿情應對的網上課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的精彩文章:

演算法給社會治理帶來哪些挑戰?如何應對?

TAG: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