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大清最後的權臣,本可控制慈禧,卻因心軟,最終慘遭斬首

此人是大清最後的權臣,本可控制慈禧,卻因心軟,最終慘遭斬首

咸豐十一年的夏天,正值而立之年的愛新覺羅·奕詝,也就是清朝最後一位掌握實權的皇帝-咸豐皇帝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一生勤政愛賢,廣納言路,重用漢官,抗擊外敵的咸豐皇帝就這麼與世長辭。臨死在前,立幼子載淳為帝,並選了八名心腹為顧命大臣。在承德避暑山莊還略顯燥熱的潮濕空氣中,硬生生的滋生出了一些劍拔弩張的氣息來。

而肅順,作為八位大臣的核心成員,深感皇恩,臨危受命,自然是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緊鑼密鼓與其他幾位大臣多次協商部署,生怕有絲毫的不妥而讓他人鑽了這個空隙。

不用多想,以東西兩宮太后為首的皇親貴胄,自然不會放棄這個稍縱即逝的角逐權力的契機。然而真的讓肅順視為心腹大患的,並不是慈安、慈禧兩位太后,而是咸豐皇帝的同胞弟弟,這位頗有政治見解的恭親王-奕訢。為了防備奕訢,肅順早早就代先帝擬了一道聖旨,將留守北京的恭親王,遠遠攔截在了山莊之外,不準奕訢前來為先帝奔喪。不過,在咸豐帝還在世時,兄弟二人,兄友弟恭,這個聖旨實在無法令眾人臣服,加上兩宮太后背後的煽風點火,令的滿朝文武也頗有微詞。最終,肅順只得做出退讓。

喪禮之後,按照朝例,恭親王也與八位顧命大臣見了面。見到奕訢之後,也著實令肅順吃了一驚,這哪裡還是往日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的恭親王。肅順見到的是一個形同枯槁,精神萎靡不振的奕訢,一味的沉浸在兄長去世的哀痛中不可自拔。此時的奕訢,彷彿一個對世間萬物都失去興緻,心如死灰的老者,精神恍惚,搖搖欲墜。

其實在奕訢到來之前,肅順就已經做好了阻止他與兩宮太后見面的一切準備,哪怕用盡一切手段,也在所不惜。只是見了這樣的奕訢,他猶豫了,還有必要阻止他們見面嗎?只怕真見了面,也是翻不起什麼浪來了吧。

果不其然,兩宮太后大概還不知道恭親王已經沉淪至這般模樣,召見的聖旨是一道接著一道,其他的顧命大臣也是紛紛阻攔,勸肅順,千萬不能「縱虎歸山」。

肅順思索良久,覺得自己實在不能太過於咄咄逼人,於是稍作試探,看到奕訢實在是無心戀於權利的角逐時,於是做出了人生中最錯誤的決定,任由恭親王奕訢一個人去見了兩宮太后。

肅順何曾料到到,奕訢的演技如此之好。肅順你可知,你的婦人之仁,生生葬送了大清的千秋基業。

在奕訢和兩宮太后的長達半個時辰的會面之後,聯合發動了辛酉政變,給予了顧命八大臣以致命的打擊,肅順本人也被斬首示眾。行刑時破口大罵,被劊子手用鐵柄砸斷雙腿,然後再砍掉頭顱。場面無比悲慘。從此,慈安,慈禧兩太后開始垂簾聽政長達47年。但實際上,掌握清朝政府的最高權力的仍是慈禧。肅順,一朝心軟成千古恨,再回首時愧對大清列祖列宗。

文獻出處:《清史稿》、《上諭檔》,筆者確認內容真實,不涉及政治,也無任何含沙射影之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梁山上能征善戰的五大好漢,如果他們不當山賊,就會成為抗金悍將
劉禪娶了張飛的女兒,不娶關羽之女,為何要厚此薄彼?原因很簡單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