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不會走秀的演員不是一個好歌手,吳亦凡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首音樂

不會走秀的演員不是一個好歌手,吳亦凡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首音樂

北京時間2018年4月,全球音樂巨頭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在美國洛杉磯聖塔莫尼卡全球總部正式宣布,和吳亦凡簽訂全球專屬音樂合約,吳亦凡正式成為環球音樂集團國際拓展計劃首位簽約華人唱作人。

至此,吳亦凡也成為了Lady Gaga、「姆爺」Eminem、麥當娜Madonna、Dr.Dre、Drake、「結石姐」Jessie J、「麻辣雞」Nicki Minaj、「A妹」Ariana Grande、The Weeknd、魔力紅Maroon 5等眾多國際一線歌手的同門師弟。

跨入這樣的豪華音樂圈層,吳亦凡一方面讓我們再次看到了他強大的國際資源。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嗅」到了他的「野心」。

2016年11月,吳亦凡推出了首支全英文單曲《July》,這是他試水國際市場的第一首作品。精良的製作,國際化的水準,《July》成為了當年樂壇黑馬,不僅獲得業內人士一致認可,更衝上美國iTunes總榜第49名,拿下分類榜單Electronic第一位。創造了當時華人男歌手在iTunes美國總榜單上的歷史最好成績,要知道iTunes美國總榜,一直都是歐美歌手的天下。

也從這首《July》起,吳亦凡開始構建自己的音樂風格與體系,並正式拉開了與其他同類型藝人的距離。

2017年1月,吳亦凡第二支單曲《Juice》再創紀錄,躍至美國iTunes總榜第28名。這兩次的試水,讓吳亦凡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在國際上流行的可能性。

時隔9月,吳亦凡正式推出進軍北美市場的首支單曲《Deserve》,歌曲在上線兩小時後,便登上美國iTunes總榜第1位,美國iTunes Hip-Hop/Rap分榜第1位,一個全新的音樂紀錄由此誕生:他是首位拿下美國iTunes總榜冠軍的華人歌手。

除了登上美國iTunes總榜第1位之外,《Deserve》上線不久還登上了越南、寮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等多個國家/地區iTunes總榜第1位。

不到一年的時間,只有27歲的吳亦凡,僅用三首歌打開了國際音樂市場的大門。這也不禁讓人好奇:90後歌手眾多,為什麼偏偏是吳亦凡?

吳亦凡為做匠人,埋頭做音樂。當一眾人都在追求「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的即時利益,吳亦凡在做工匠:只做一件事,而且要做到極致。因此,與其他歌手相比,對音樂極大「投入」的吳亦凡,並不算多產。但他的每一首歌都經得起推敲,每一次出手也必有所獲。

別人都在消耗精力換取「流量」時,吳亦凡卻捨棄「流量」沉澱作品。他明白流量時代,誰都可以躋身頂級流量。唯獨作品,是你的誰也拿不走。而他對音樂的偏執,促使他對音樂追求極致。特別是在這個浮躁而喧囂的娛樂時代,他的這份偏執尤為真誠和用心。

事實也證明吳亦凡是明智的:優秀音樂作品產出的價值與影響力,遠遠超過「流量」帶來的短暫經濟效益。

創作型歌手一直是樂壇的中堅力量,創作能力是一個歌手的核心競爭力。放眼國際,Justin Bieber、Bruno Mars、Justin Timberlake、Taylor Swift等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歌手皆是如此。在國內各類技巧型歌手一抓一大把,但擁有先進的製作理念、高級審美的創作型歌手屈指可數。吳亦凡的全能,在年輕音樂人中是少有的。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吳亦凡有天賦有實力,也取得過不少驕人的成績,但他一直保持謙虛低調的態度。他曾說:自己也沒什麼才華,做一首歌至少聽一千遍。

對音樂一絲不苟的態度,加上全方位的製作與創作,讓吳亦凡的技術和認知體系更為飽滿,他更懂得表達自己的音樂訴求與理念。通過一系列的原創音樂作品,吳亦凡風格漸成自成一派,成為華語樂壇中不可多得的「先鋒實力創作人」,是具有驅動整個產業的實驗性作用的。這種先鋒的音樂風格,並不在以慢拍抒情旋律為重的國內大眾主流審美範圍內。但他清楚,這將是華語樂壇的未來,也能更快的讓世界知道,華人歌手也能做出具有全球流行性的音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星經典 的精彩文章:

KT開始撒!狗!糧!啦!景甜為媽媽慶生張繼科同框!准女婿拜見岳父岳母!

TAG:娛樂星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