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賣手機的忽悠,只因你不懂什麼叫做AI
如果你過去半年間打算買手機,或留意過地鐵公交站那反覆刷牆的各家手機海報,就不難發現,似乎一夜間,中國手機廠商都改成AI(人工智慧)廠商了。
比如「我愛AI的快、不止是AI、AI智能拍照,讓美更自然、AI智慧拍照,照亮你的美」……類似的海報口號,你總見過一款。
到底什麼是AI手機?為什麼要買AI手機?AI手機有什麼新價值?很多消費者在幾乎完全不懂的情況下,就被廣告宣傳或門店導購忽悠一番後,交錢走人。而AI,似乎成了不少手機廠商敦促消費者下單或換機的魔法。
說到這裡,讓人不免聯想起那些此前在零售領域同樣火爆,卻最終被證實往往淪落為營銷噱頭的大詞:有機、納米、離子、變頻、雲……
到底什麼叫做AI?
雖然大家手裡拿的都叫「智能手機」,但事實上,絕大多數手機目前只能被稱為「被動智能手機」。你看,如果想解鎖手機,就要去按指紋識別甚至是輸密碼才能解開;如果想打開某個APP,就要去點擊圖標;如果要拍一張好照片,往往還要根據不同場景來進行手動設置各種模式參數。
其實,當前手機的智能,基本只能執行被動式反應,很少能提前預測,更別提主動回應了。
而AI對於智能手機的價值,就是「從Smart到Intelligent」——能夠提前預測用戶需求,主動給出相應指引或回應,實現真正的智慧化。
榮耀總裁趙明在GMIC上對AI的比喻更加淺顯易懂:「原來定義智能手機的時候,大家都會把它比喻成一種人的器官延伸,比如說觸覺、視覺、聽覺的延伸,但到了AI時代,我們要把它看作一個人腦的協處理器。」
也就是說,AI對手機的價值,是能夠改變人機之間的關係。前AI時代的手機,只能成為我們的「工具」。而AI手機,應該可以協助人類最複雜的大腦,甚至分擔一些工作,成為我們的「顧問」。AI手機足以在各個領域縮小認知鴻溝或決策鴻溝,促進整體用戶福祉。
具體到實際應用中,有兩個產品的案例最為直觀——
首先是iPhoneX,蘋果捨棄經典的指紋識別後,用Face ID取而代之。曾經在前AI時代,Google也曾經做過面孔識別,然而那種識別,只是把用戶的臉當成用來開鎖的鑰匙,稍有異樣便不能被識別;如今 AI 時代的人臉識別則是,手機通過學習記住了用戶的面部特徵,然後手機自動為用戶打開。
在蘋果的A11仿生晶元上,利用AI技術,能夠讓Face ID對人類的面孔特徵變化實現主動適應。
其次是拍照的場景智能化。我們在拍照時,往往會根據所處場景來選擇拍照模式,在面對複雜場景時,或許還會祭出專業模式調節各種參數。而AI在拍照中的價值,就是能夠對拍照對象進行自動識別分析判斷,通過識別出鏡頭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或場景,然後根據演算法調整照片。
去年推出的榮耀V10被稱為「手機AI 1.0」,而日前剛剛推出的榮耀10已經進化到了「手機AI 2.0」時代,僅在拍照場景這一項上,榮耀10就將原本的13種場景拓展到了22類標籤500多種場景,如人像、藍天、煙花、綠植、貓、文本、美食、汽車等,只要不是十分生僻的事物,手機都能智能識別出拍攝場景。
對於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以後拍照基本就不必再絞盡腦汁研究拍攝參數、後期苦苦修圖了,這些工作交給AI自動處理就好。這就是AI手機幫人類大腦分擔工作的體現,與前AI時代的相機形成鮮明對比。
如果說智能機與功能機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工業設計和用戶交互上,那麼智能機和AI機的差別,就乾脆是工具和人腦的不同了。而以上這兩個例子,只是AI手機的部分新價值,未來AI技術還將不斷變革手機行業,可以說這個新方向已經非常明確,過去的2017年也被不少媒體和業內人士稱為「手機AI元年」。
既然AI手機有這些好處,那我們是不是應該趕緊去入手一台AI手機呢?又該怎麼挑呢?
怎麼挑AI手機?
市面上自稱是「AI手機」的產品大概有以下三類——
一是「晶元派」,即在手機中專門安裝了一個處理AI任務的晶元,AI本質本就是大量的計算,所以配置專門的、算力強大的硬體晶元也就是應有之義。
比如華為和榮耀搭載的麒麟970晶元,是世界上首款在CPU、GPU兩個通用處理單元之外,加入了AI處理單元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單元)的移動晶元。由於利用了深度學習處理技術,NPU可以比其他處理模式更快地處理卷積、遷移等深度學習任務,也就可以達成更快的AI任務處理能力。
而蘋果隨後在發布iPhone X時發布了A11 Bionic晶元,兩家不約而同採取了相似的策略。A11集成了一個專用於處理AI任務的運算單元「神經網路引擎(Neural Engine)」,開啟了iPhoneX的AI之路。極具革命性的Face ID,其原理就是能夠將感測器數據進行實時 3D 建模,並利用機器學習識別用戶容貌改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計算需求,都需要藉助 A11 Bionic和Neural Engine來滿足。
晶元最大的價值,就是運算能力的極速提升:麒麟970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約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的提升,圖像識別速度可達到約2000張/分鐘;蘋果A11晶元每秒處理相應神經網路計算需求的次數可達 6000 億次。
而且這些運算都不需佔用CPU或GPU,更無需將數據上傳雲端,既無需佔用原本系統資源,也不必苦苦等候網路傳輸,在本地端完成AI運算。
第二類是「攝像頭派」。 這一派的代表者,即是宣稱從 Mobile First 變為 AI First的Google。
去年推出的谷歌pixel 2,給出了一個非常特別的AI攝影模式,它沒有專屬的AI晶元,卻利用演算法和AI圖像處理單元完成了動態模糊攝影等攝影能力的補償。雖然沒有晶元,Google也在硬體上做了新東西:一塊名為Pixel Visual Core的協處理器,其核心部分是 Google 自主設計的圖像處理單元(Image Processing Unit,簡稱 IPU)。
與華為和蘋果不同,Google 表示 IPU 的用處很簡單:將 HDR+ 的運行速度提升 5 倍,而功耗則將為十分之一。此舉確實一定程度上繞開了開發晶元的難度,並彌補了谷歌硬體上的弱勢。
而第三類,則可以稱之為「演算法派」。比如小米、OV等國內大多數機型都屬於這一類。其主旨為:在有限提升算力的前提下,把AI運算應用於拍照等等用戶最容易感知到的地方。
我們平時用的各種美顏拍照相機、動態美顏錄製應用等等,其實都是依靠演算法完成「AI美顏」功能的。如今一些廠商乾脆將這些功能集成到拍照APP中,或直接搭載到產品攝像頭裡。
而這些大多基於高通CPU生產的「AI手機」,其在硬體方面實際是缺乏基礎的,因為高通沒有為AI運算單獨設立硬體單元,而是打造了AI Engine——通過對GPU、CPU和DSP等多個元件進行功能調試,使其更能適應AI運算。這種解決方案的結果是,手機算力雖然有所提高,但普通計算和AI計算都混淆起來,很可能會出現排隊的情況。於是AI計算很難像硬體智能那樣無時無刻地進行,計算能力也稍遜一籌。
所以我們能看到的是,目前大部分國產手機宣傳所謂的AI拍照時,都絕口不提夜拍、動作捕捉等複雜任務。因為這類深度學習的負載很大,用傳統移動晶元+雲計算來跑這類AI拍攝任務,其效果和效率並不令人滿意。
這一類手機雖然也在宣傳話術中大打AI牌,但又時時刻刻把AI和智能拍照划上等號。這並不是因為手機AI只能做到智能拍照,而是因為應用智能自身的局限,限制住了這些手機的AI想像力。
和早於2011年便聯手中科院計算所共同開發核心晶元的華為不同,OV、小米在AI晶元上的實質性舉動並不明顯,目前主要還是依靠演算法和高通新架構來實現「AI拍照」。
總結一下上述三類「AI手機」,不難發現唯有在硬體上的投入和技術基礎,才能夠承擔起AI之名,而對很多不具備這方面條件的廠商而言,AI不過是另一個華麗的營銷包裝罷了。
也就難怪榮耀總裁趙明會在GMIC大會演講時,向「跟風式」AI開炮,並指出了AI亂象的三大代表——「算力無本質提升的包裝式AI、功能無實質落地的炒作式AI、缺乏生態建設的封閉式AI」。
AI只能用來拍照嗎?
此前,很多人疑惑「AI手機」是否為一個營銷噱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廠商尚未帶來顛覆性認知的落地場景。
比如除了海報上層出不窮的「AI拍照,讓你更美」,就是各家廠商都在主推自己的語音助理,然而除此之外,對於AI能夠帶來的具體變化,廠商只能是含糊其辭說個大概,乃至使其有了一些玄學的味道,這自然會導致消費者對於AI能帶給智能手機的助益作用認知不強。
其中關鍵的因素就在於,AI本身就應該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除了晶元和硬體上的積累,更應該有生態支撐。
可以想像一下,當手機具備AI晶元和其它強大運算能力與成熟演算法後,就像擁有Intel+Windows的PC機,而PC聯盟最成功之處,就是豐富多彩海量的應用軟體。到了移動時代也是同理,唯有將更多開發者的智慧凝聚一起,形成數據打通,將運算力開放給更多開發者,才有五花八門的應用來服務消費者。
比如現在基於華為的HiAI開發平台,已經有多家廠商利用AI晶元推出了更好體驗的產品。眼下大火的短視頻平台抖音,就基於麒麟970晶元,做出了獨特的實時優化功能。在抖音里,當人在快速揮動手臂時,背景可以做很多無窮替換。在這種情況下,把整個人摳出來,邊邊角角都在,還不失真,就對晶元的算力提出很嚴峻的考驗。
再比如,如果可以將各種各樣的應用之間數據打通、邏輯打通,形成一個完整鏈條的體驗,是會對整個行業有促進作用的,並且有機會形成新的商機——假設用戶訂購了一張電影票,那麼AI手機就會根據用戶所處的位置和路面擁堵情況,提醒用戶打車或者選擇最優路線開車前往,到了電影院主動彈出購票二維碼,在電影結束後根據用戶習慣,以及還在營業的餐館,向用戶提供更加智慧和貼心的服務,「這種思考過程和邏輯就像人的思考一樣自然」。
而所有這些「生態收益」,首先都是要求廠商擁有晶元等核心硬體技術基礎,才談得上開放算力,共享數據。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隨著AI生態逐漸成熟,AI手機的體驗也會產生天差地別的變化,同時第一梯隊的AI手機也會和後來者拉開越來越大的距離。到時候早就不需要媒體來為用戶來解讀那些手機AI的真偽,用戶自己就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差異,也就不那麼容易被忽悠了。
如今廠商們對AI之名的濫用,只是技術革新出現時必然出現的通貨膨脹。經過幾番喧囂與冷靜,市場規律便會慢慢洗刷參與者,最終讓一切走向正軌。
※東北人愛往海南跑,黑吉遼成了回不去的故鄉
※李彥宏談無人車:以後吃著火鍋上高速;藍色游標作出回應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