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讚如來,為什麼不叫稱讚諸佛
講經
第二,「稱讚如來」。第一句講的諸佛,為什麼第二句變了,不叫稱讚諸佛,它為什麼變了?變了,意思當然不一樣,說諸佛是從相上講的,說如來是從性上講的,就不一樣。從相上講的,範圍非常廣大,一切人事物全部包括在其中,跟中國《禮記·曲禮》講的「毋不敬」是一個意思,對於一切都應該恭敬;換句話說,也是對人對事對物。你看中國講聖賢,佛法講佛菩薩,完全相同。人沒有恭敬心,他能學什麼?學西方的科學技術行,不要用恭敬心。學佛不行,學中國傳統文化也不行。中國傳統文化跟佛法都要從恭敬入門,太重要了。所以凈業三福裡頭第一條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學習的方法是落實《弟子規》,這是最低的標準,是一切眾生人人可以做得到的標準。沒有這個標準,孔子、孟子來給你講傳統文化,你也學不會;沒有這個標準,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來教你,你還是凡夫。從相上講沒有分別,善人、惡人都要恭敬,尊重我的人、愛我的人,還有誤會我的人、毀謗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也要恭敬,為什麼?他本來是佛。他為什麼作惡?他作惡是他學壞了,他不是本性,他是習性。他的本性是佛,我們完全看本性不看習性,習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本性永恆不變;習性,善會變成惡,惡會變成善,千變萬化,不理會那些。只從佛性上說,你才能成得了佛;用習性去學佛學不到,學一輩子也沒有學到。
稱讚就有標準,要與性德相應,稱讚;與性德不相應,不稱讚。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頭有明顯的表法,善財童子去參學,對一切善知識首先是禮敬,第二個是稱讚,只有三位善知識他有禮敬沒有稱讚。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表法的,給諸位說,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來表演給我們看的。這三個,勝熱婆羅門,有禮敬沒有稱讚,他表什麼法?他表愚痴,貪瞋痴,貪瞋痴要會用能成佛,不會用就三惡道去了;甘露火王表瞋恚,善財童子參訪有禮敬沒有讚歎;第三個是伐蘇蜜多女表貪愛,善財童子去參訪有禮敬沒有稱讚。為什麼?他所表現的與性德相違背。相違背的也是法,法有染凈、有善惡,統統是法,要平等看待。為什麼形象上有禮敬,德行上就不稱讚?因為稱讚怕一般人都學習,那不是普通人能學的。那是什麼人學的?法身菩薩學的,普通菩薩不能學。他是在貪瞋痴現前的時候心裡頭不沾染,沒有貪瞋痴,也就是說,在貪瞋痴這個境界裡頭他不起心不動念。換句話說,貪瞋痴就是戒定慧,圓滿的戒定慧,它跟戒定慧完全相同,沒有兩樣,他是度法身菩薩的。五十三參從第一個吉祥雲比丘,示現是圓教初住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三參,另外還有十三參裡面有十一位是代表等覺的,所以總共有五十三個位次,《華嚴經》上的大圓滿。最上乘法是不起心不動念,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他清楚明白是智慧,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定慧等學。凡夫不行,跟這個境界相差距離太遠了,二乘也不行,權教菩薩也不行。天台講別教,別教裡面十住、十行、十迴向都不行,別教要地上菩薩,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所以善財出來參學,他證得初住。不是初住,那有選擇性的,不能樣樣都參,有選擇。所以證得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對於表法,表貪瞋痴的這三位菩薩,善財所給我們表的法有禮敬沒有稱讚。供養有,其他的樣樣都有,就少一個稱讚如來,這個用意很深,我們要懂。懂之後,你對於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會生起恭敬心,你不會懷疑、不會毀謗,同時曉得自己在五十三個階級裡頭我們是屬於哪一層。這是講稱讚。
文摘恭錄自: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七集)
TAG:同願往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