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內侍太監殿前抽鞭子,這是為什麼?想知道答案看過來

內侍太監殿前抽鞭子,這是為什麼?想知道答案看過來

內侍太監殿前甩鞭子這是大清國的一套活計,鞭子要掄三下,要求每一鞭子不但要響而且要脆,每一鞭子的力度和火候要恰到好處,這三鞭子有個名字,叫做「凈鞭」,也可叫做「靜鞭」。

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要抽誰不成,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套禮儀程序,目的是為了彰顯君主威嚴和權勢。每天朝會之前,會有專門培訓過的內侍太監來完成這套禮儀。而且不只是朝會之前用,在典禮或者祭祀開始前,也會用到。其目的是為了警告臣子:皇帝架到,爾等需臣服,需安靜,需恭敬....

有些人一定說了,我看什麼《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甄嬛傳》等等清宮劇,這個場景經常出現,這是不是滿清漁獵民族特有的一種形式?其實不是這樣的,這並不是滿清統治者的專利品,在唐朝中期,已經有鳴響鞭的禮儀記錄,只不過沒有形成一套規定禮儀項目。到了宋朝,鳴響鞭逐步規範化。

雖然只有三鞭子,但是也別小瞧了這玩意,如今清宮用的響鞭還有真品留存,這種鞭子又粗又長,鞭梢兒用專門的軟皮製成(有傳聞是用巨大螞蟥的皮製成),上面塗有一種特製的蠟。若想要掄起這條鞭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受過專業訓練的太監才能完成,要保證每一鞭都能抽響,而且不能緩也不能急,稍有差池,這個太監就要受板杖之苦。因為學習鳴響鞭的太監,不但要有臂腕之力,還要熟練掌握技巧,每一鞭子代表了帝王的威嚴,若是失誤,可不是一件小事。可見掌握一門專業技術的重要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獅 的精彩文章:

舊社會綁匪的兩大江湖法則,不得綁女子和撕票,但卻被這個人壞了規矩
斯大林之子投降德軍,他不但不派人營救,反倒做了個出人意料的決定

TAG:大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