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詞賞析 謁金門-春已半 朱淑真

宋詞賞析 謁金門-春已半 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春已半:化用李煜《清平樂》中:「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

觸目:目光接觸到。

此情無限:即春愁無限。

十二闌干:指十二曲欄杆。語出李商隱《碧城三首》中的「碧城十二曲闌干」。

輸與:比不上、還不如。

芳草:在古代詩詞中,多象徵所思念的人。

春光逝去了一半,目光所及,一片春晚的景象。閑來無事將十二闌干都倚靠遍了,傷春愁怨一來,就連上天也無法幫我消減、

在風和日麗的大好春光,孤獨寂寥的我還比不上那雙雙對對的鶯燕。院子里落滿了殘花,我緊掩幕簾,不忍看到春天逝去凄涼,萋萋芳草綿延到天邊,令人悲痛斷腸。

簡析

這是一首寫春愁閨怨的詞。

在這首詞中作者抒發因所嫁非偶爾婚後日日思念意中人卻無法相見的痛苦之情。開端兩句:「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通過女主人公的視覺和對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無限傷感之情。

「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句,作者用行為描寫形象地表現了她的愁緒,寫女主人公愁懷難遣、百無聊賴、無所棲息的情態。「遍」字,寫出呆留時間之長。「閑」字,看來顯得輕鬆,實則用意深重,這正表現了作者終日無逅、時時被愁情困鎖不得稍脫的心境。

詞人婚事不隨意,思佳偶不得,精神孤獨苦悶,惜春傷懷,嘆韶華易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盛歷史 的精彩文章:

鴻運必勝#首發愛是有故事的旅行,最好的時光在歐洲(下)

TAG:大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