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科學》子刊:你的祖先種水稻還是小麥?這能影響你在咖啡館的行為

《科學》子刊:你的祖先種水稻還是小麥?這能影響你在咖啡館的行為

最新的一項社會學研究表明,你在咖啡館的表現可能深刻揭示出你從祖先傳承下來的生活習慣。這項研究已經發表於2018年4月25日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雜誌,原標題《挪一下星巴克的椅子:觀察研究表明種水稻還是種小麥的傳統會在中國帶來不同的日常生活習慣(Moving chairs in Starbucks: Observational studies find rice-whea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daily life in China)》。

一項在中國開展的最新研究表明,你在咖啡館的行為習慣可以揭示出你的祖先是靠種水稻還是種小麥為生:如果你的祖先種小麥(這項工作主要靠自力更生),你會更傾向於獨自喝咖啡;反之,如果你的祖先種水稻(這項工作需要團隊協作),你可能更願意和很多人聚在一起喝咖啡。即便你早已不從事農業種植,或是已經遠離故土,這種差異依然存在。

祖先的文化差異能否影響我們

「我發現這項研究非常有說服力」,在安娜堡的密歇根大學工作的社會學家理查德·尼斯比特說,他沒有參加這項工作。「當然,表面看上去這很像是詭辯:在沿襲傳統習慣的人如此至少的情況下,文化之間的差異依然在代代相傳。」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粗略看來,西方文化允許個性發展,而東方文化則更強調群體責任。現在,有一種思路試圖將這類分析推演到早期的農業實踐中:小麥種植者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己出力來維持生計;但在中國南方的水稻種植者卻需要大型的灌溉系統,通常這要傾全村之力才能完成。並且,每公頃水稻種植的工作量大約是種植同面積小麥工作量的兩倍,這導致種植水稻的地區很早就產生了勞動分工制度。

人們一直在爭論,這種行為上的差異,是否能影響到千年之後的我們?

咖啡館中的椅子實驗

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家托馬斯·塔勒姆(Thomas Talhelm)決定到一個非常出人意料的地方來驗證上述理論:咖啡館。從各種地方小店到星巴克等大型國際連鎖店,研究團隊在256家咖啡館中觀察了近9000人的行為。他們的實驗在6個城市進行:北京、瀋陽這兩個城市在北方的小麥傳統種植區;上海、南京、廣州與香港則在南方的水稻傳統種植區。

觀察結果非常明顯:在平時,小麥區獨自喝喝咖啡的人數要比水稻區多出10%。在周末,這個差值會降到5%左右(研究人員對此沒有解釋)。

心理學研究認為:個人主義者在遇到問題時,傾向於改變現狀;而集體主義者則更傾向於適應環境。有鑒於此,研究團隊開展了富有創造性的第二項實驗:

研究人員設立了一個「椅子陷阱」。在選定的星巴克里,他們在咖啡館的特定位置放了兩把椅子,這兩把椅子的間距恰好可以讓人勉強擠過去:顧客要麼擠過去,要麼主動把椅子挪開。據觀察,總共有678人都選擇了從中勉強擠過去。但是,在南方地區有6%的人選擇挪開椅子,與之相比,在北方地區挪開椅子的人數則高達16%(後續調查發現,星巴克中的顧客有90%來自當地的水稻或小麥傳統種植區)。

基於上述事實,研究人員認為祖先們種植水稻還是小麥的文化差異,依然在影響今天城市中的中產階級。

尼斯比特認為這項研究工作完美達成了預期目標。「椅子實驗非常聰明」,他說,它遠遠優於觀察性研究、基於調查的研究或是實驗室中的測試。

文化vs.經濟

塔勒姆表示,他的團隊正在考慮在印度進行類似的研究,那裡的水稻與小麥種植也有明顯的地域差別。不同於中國有南北氣候差異,印度的全境氣候都比較相似,所以,在印度進行研究結果就可以看出氣候是否影響了個人主義文化的出現。

塔勒姆指出,這些研究結果也引發了對於中國目前現狀的一種疑問:人們是否會在逐漸富裕、現代化、城市化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傾向於個人主義?對此他表示,實驗中的南方水稻文化區城市普遍要比北京和瀋陽更加富裕發達、人口更密集,但是更具個人主義色彩的卻是北方。「農業生產對當今人類遺留的文化影響似乎比經濟生產總值來的更大」,他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三葉蟲 的精彩文章:

霍金葬禮今日舉行,生前宣稱不相信上帝
新研究表明,木星的氣體核心結實的像剛體一樣,兩極風暴極為密集

TAG:科學三葉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