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個二胎,愧疚個啥!

生個二胎,愧疚個啥!

關注我,獲得擺脫泥濘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昱子。

生二胎,你有沒有愧疚過?

我有。

愧疚的時候,那真的太多了!

遠的不說,哪怕就是前晚,我陪著哥哥做作業,妹妹跑進來:「媽媽媽媽,你陪妹妹看書吧!」

我看了一眼她,匆匆忙忙地拒絕:「抱歉!我要輔導哥哥的功課。」

對我的拒絕,妹妹早已習慣。

她不哭也不鬧,抱著書跑走了。

半個小時後,我走出哥哥的書房門。

客廳地板上,坐著女兒,孤零零地捧著一本書,不聲不響……

一位媽媽告訴我說,生了二胎後,真的太愧疚了!

離開老大一個月坐月子,愧疚。

給老二餵奶不能陪老大,愧疚。

老大哭鬧,愧疚。

老二哭鬧,依然愧疚。

兩個孩子(甚至更多),你怎麼可能一碗水端平?

手心朝上,手背就要朝下,兩個人同時給予一等一的關注,可能嗎?!

不可能!

所以才有這麼多的愧疚感襲來!

……

可我,已經不大在乎愧疚這件事了。

即使它在,始終在。

文|昱子

一位朋友找我,訴說對孩子的愧疚。

給老大斷奶的時候,她離開了一周。

那幾天,天天給孩子視頻,孩子懵懵的,也不怎麼太理踩母親。

老人說:「他應該快把你忘了!」

斷奶期結束,媽媽回家了。

剛一開門,孩子看見媽媽的第一眼!

哇哇哇哇哇!!

電光石火,電閃雷鳴!!!

娘,還是要娘。

GIF

從此,愧疚就種下了根。

但凡孩子一點風吹草動,母親都覺得是當時武斷離開的錯……

傷害安全感。

傷害親子關係。

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每一樣,都令人後悔不迭!

GIF

講真,我理解她!

我的兩個孩子,都先天有硬傷。

老大,由於我過份地追求順產,在孕後期過份節食,竟然導致了早產(是的,我就是這麼愚蠢的一個母親)。

而老二,娘胎裡帶出的毛病。不怪娘又怪誰呢?

寫下這些的時候,我的手指還在微微發顫,羞愧令人血壓上升、呼吸加急,愧疚如煙雲瀰漫而來,良久不散……

是的,多少人都有自己的愧疚之洞。

裡面隱藏著或多或少的往事,或淺或深,或短或長。

可深陷在愧疚的坑洞中,又會帶給你什麼呢?

愧疚與補償,竟造就生活的弱者

一位故去的長輩養育了五個孩子。

其中一位,比其他的兄弟姐妹都矮小,相貌也不如其他幾位出眾。

一母多子,子子不同。

可就對這個不一樣的孩子,母親異常愧疚!

相貌身高都是娘胎裡帶出的,難道孩子生長成這樣,不是母親的錯嗎?

於是,帶著強烈的補償心,母親一路偏護著這個最不一樣的孩子。

能多給的,多給點。

能幫忙的,多幫點。

就算是孩子們都長大成人了,母親還在驅使著其他子女繼續幫忙……

可偏偏,這個孩子與兄弟姐妹的關係最差!

一邊,他認為別人都待自己不夠好。

另一邊,別人卻都不服:

母親明明待你最特殊,你還想怎樣!

還有一位阿姨,早年離異。

心懷著對兒子的愧疚,她傾其一切給孩子補償!

做生意賺的錢,給孩子上貴族學校。

賺錢買的房子,早早就寫上孩子的名字。

至於孩子的工作、女友、婚嫁所需,那也是母親一手包辦。

可後來呢?

從商二十年後,母親投資不利,生意頹敗,想和孩子商量賣掉一處房產,周轉救急。

結果,母親住了院。

孩子打的。

2007年,我到一個偏遠的地區旅行。

沿路有很多村寨,每到一處,司機都要停車上客。

時不時地,我也會下車透透氣。

可還沒等站穩腳跟,就嘩啦啦圍上來七八個孩子,每個人都攤開黑乎乎的小手,向你要著什麼……

第一次見,我慌張了一小下。

不知道如何應對。

旁邊抽煙的司機大叔一步竄過來,大聲驅趕:

「去去去,你們這群牛娃子!」

一下子,娃娃們鳥獸散!

等到司機背轉身去,又有大膽的孩子竄到我面前,手攤開:

「糖,糖,糖!」

年紀大點的乾脆喊到:

「錢,錢,錢!」

我永遠忘不了那幾雙攤開的小手,黑乎乎的粘著土和泥,像是怎麼也洗不幹凈的樣子……

他們要東西的眼神,卻是如此的樸素、自然、無所謂。

後來,一路走,一路被要糖、要錢,一路見證那種毫無羞愧的索求。

再後來,遇上了幾位常年來往當地的旅行者,和他們討論起這個現象。

一位說:「剛開始不是這樣的,就是這幾年來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看當地窮、孩子們可憐,經常就給他們糖、甚至錢,時間一長,孩子們都習慣了,一看到有外地的旅行者過來,自然而然就伸手要東西!「

另一位嗤之以鼻:「還要呢,有時就是搶!有一次我沒給,還把我的車窗給砸了!」

我們都無奈地「哈哈」笑起來

——誰又曾想到,當初的善意,竟會蛻變為如今的模樣?

愧疚之心,補償之心,都多好呀!

可好心呀,不一定辦好事!

無論是那些不知感恩的孩子,還是這些伸手索求的孩子。

某種程度上,都是「好心」的受害者!

補償的好心,將他們塑造成真正的弱者,「我弱我有理」,你不補償就是你的錯!

她,對補償說No

有一位著名的猶太母親,名叫沙拉。

她出生在上海的猶太家庭,在以色列建國之後,離異的她帶著三個孩子定居以色列,成為了中國首批抵達以色列的猶太人。

到了以色列之後,她無著無落,拚命工作。

早晨起床,一定做好孩子們的早餐。

晚飯回來,孩子們一定是鞋一脫,就有飯吃。

沙拉一人獨擔整個家庭,抱定的想法就是,孩子們跟著自己受了很多苦,一定要補償給他們,讓他們好好學習,自己苦一點、難一點,也要讓孩子們過好一點!

但沙拉的鄰居,卻看不過眼。

鄰居大娘專程來教訓沙拉:快把你從中國帶回來的那套育兒方式丟進垃圾堆!太爛了!你這三個孩子懶成什麼樣了!你這樣教育他們,比母雞強多少?你要教壞孩子,不要在我眼皮底下!

一時間,沙拉又羞又憤。

但看看自己的三個孩子,他們有感激母親的作為嗎?

三個孩子,手指不沾陽春水。

別說其他孩子,就十來歲的老大,連飯都不會煮!

別的猶太孩子,已經在這個年紀出門幫忙做生意、打零工,甚至有同學已經成功開辦了自己的校園生意,賺得盆滿缽滿。

別的孩子,生龍活虎、野心勃勃。

而自己的孩子,卻一放學就躲回家,不敢出門練語言,甚至不敢和登門的陌生人正面打交道!

沙拉醍醐灌頂!

因為愧疚,她努力地補償、加倍地保護,但卻因此剝奪了孩子們磨練的機會!成為了束縛孩子的溫柔枷鎖!

後來,莎拉改變了教養方式。

她努力學習猶太的育兒觀,向孩子們強調,想要的,就要自己去掙!

從那之後,莎拉從之前全力補償孩子,變成了延遲滿足孩子、刻意不滿足孩子,讓孩子參與到供養家庭中。

她說:「與父母共同奮鬥、為家庭分擔責任的孩子,才是具有完全人格的孩子。有償生活的目的,不是催促孩子賺錢,而是讓他們懂得『勞動倫理學』,調動他們的生存積極性,幫他們樹立生活理想,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如今,莎拉的三個孩子都成長得非常優秀。

其中兩位白手起家,身家過億!

而莎拉在對比中國與猶太的教育方式時形容到:

中國人對孩子常常是「子宮」之愛,溫暖、舒適,隨時隨地緊緊包裹。時間一久,孩子再大,也是孩子。

猶太人對孩子是「篝火之愛」,父母點亮的是孩子手中的篝火,任由他走到地平線!

換一種方式看愧疚

對孩子的愧疚,肯定有。

但愧疚的,未必然真的就缺憾!

補償孩子的衝動,肯定有。

但你補償的,真的是他需要的嗎?

回望我自己的愧疚

——我愧疚不能更多地陪伴妹妹,但正是因為不能陪伴,妹妹早早就學會了自主閱讀,時常還可以看見她一邊看書一邊念故事,甚至唱著自娛自樂的歌曲~

——我愧疚失去了對哥哥全心全意的陪伴,但哥哥擁有了妹妹的陪伴,妹妹帶給他的歡樂,是我所不能的!

我想給他們補償,但生活已經在給予他們補償

——那就是在不盡完美的現實中,不斷地適應、接受、融合,學會與現實共存,學會在現實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

所以,我不愧疚。

即使愧疚,始終在。

我相信,在愧疚之外,一定有更好的在等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昱子 的精彩文章:

二胎焦慮地圖
如果有一天,媽媽不在了

TAG: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