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健康」的便利和益處
「互聯網+醫療健康」的便利和益處
第一個好處:利用「互聯網診療」手段,北上廣等大城市以外的患者,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包括農村的患者,可以不出家門就能夠享受到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看上大醫生、大專家,這就是大家說的「遠程醫療」。
第二個好處:提升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利用「互聯網+」的方式開展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對簽約的患者進行日常健康管理與服務。如何讓那些慢性病的患者,尤其是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患者,能夠享受到便利的醫療服務?通過簽約服務,家庭醫生會給患者提供適應的健康指導。另一方面,對一些長期穩定的慢性病簽約患者,如果需要調葯或者是基層沒有相應的藥物,家庭醫生可以在線給他開具一些處方,並且通過第三方配送方式直接把藥物配送到家裡,使患者能夠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
第三個好處:利用「互聯網+」的技術讓就醫更加便利。比如到中日友好醫院看病,有很多信息化的手段方便患者挂號就醫。現在,我們有很多的醫院開發了自己的手機APP,有了自己醫院的信息平台,為患者提供挂號預約等等便捷服務。再比如,北京、浙江等一些省份開發了全省統一的預約挂號平台,患者可以使用手機在移動端解決挂號的問題。
此外,我們還推進分時段預約診療,讓預約的時間精準到一個小時甚至半個小時之內,在方便患者就醫的同時,醫院可以對就診高峰進行重新調整。
我們還推出移動支付、診間結算、在線檢查檢驗結果查詢、導醫服務、健康信息推送等服務,為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新的改變
首先,優化醫療服務的流程,最明顯的改變就是預約診療,分時段預約診療。大家不用大清早到醫院去排隊、挂號,可能還掛不上號,有一張照片大家可能都看過,某個三甲大醫院的門診大廳,凌晨的時候有躺著的、坐著等著挂號的。還有一個印象非常深刻的電視鏡頭,早上醫院一開門之後,人群潮水一樣的蜂擁湧進醫院的門診大廳來挂號,如同春運。像這樣一些場面,可能某些特定的階段還會出現。比如今年春節之後,網上曾經有一些照片,但是絕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已經見不到醫院裡邊這樣的情景了,所以,分時段預約診療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就是有效的分流了患者。
其次是診間支付、移動支付,包括出院的「床旁結算」,這些都是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一些便利,對醫院服務流程上的改變。還有一項工作,我覺得會改善患者切身的體驗,我們要求集中的預約檢查,可能以往很多患者都有這個感受,到醫院裡邊來可能需要做不同的檢查,不同的科室可能會給他開單子,各自約各自的時間,要跑很多次,尤其是外地的患者非常不方便,現在我們要求能集中的都集中起來預約,給患者約在同一個時間段,比如同一天都是上午就來,空腹把血都抽了,把該做的檢查都做了,患者回去之後可以不到醫院裡來拿片子、拿結果,通過手機就可以查詢自己的檢查檢驗結果。這些都是我們在醫療服務方面做出的一些改變,非常方便患者。
現在還有一些醫院利用互聯網技術改善後勤服務,雖然不是醫療核心的服務,但是患者感受是非常好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患者到醫院來,一個感受是門口堵車很嚴重,進不來,尤其是開車來看病的,最頭疼的就是找不著停車的地方,我們現在有一些醫院和互聯網企業合作,把周邊的停車場、車位整合到一個查詢的軟體、地圖上,患者到醫院來時可以查詢周邊哪有停車的地方,方便找到停車位。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解決了患者多方面的需求,應該說給患者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
另外一個便利,就是遠程醫療。文件在「互聯網+醫療健康」這個領域裡面,提出的第一項措施就是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第二項措施就是要在醫聯體之內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我們在全國推進醫聯體建設,在醫聯體建設中,最好、最有效、發展最快的模式就是專科聯盟,專科聯盟的發展最有效的一個手段就是遠程醫療,利用遠程的方式能夠把我們的這些優質資源輻射下去,一方面幫助帶動提升基層診療服務能力,另一方面讓這些邊遠、貧困地區的老百姓都能夠享受到這些優質資源、大專家的醫療服務。
第三個醫療服務方面的改變,就是「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包括「互聯網+簽約服務」。我們允許醫療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於部分常見病和慢性病的患者提供在線診療的複診服務,允許對於部分常見病和慢性病的患者提供複診服務,並且在掌握了病人的關鍵病歷信息之後,可以在線開具處方,在線開具處方之後,可以通過第三方的企業把一些藥品配送到患者的家裡面,這對於一些長期慢性病的患者,尤其是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確實非常方便。這些都是「互聯網+」在醫療服務領域帶來的一些改變,有的改變已經發生了,還有一些改變比如AI、人工智慧的應用,這些改變也正在或者即將要發生,會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
(來源:http://www.nhfpc.gov.cn/zhuz/xwfb/201804/2728836ec3a24defb558f121c75badc5.shtml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編輯部編輯)
公共衛生信息
(以上內容均為公共衛生信息製作,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公共衛生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