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這個洞內居住過的人居然統治中原漢族一百多年

在這個洞內居住過的人居然統治中原漢族一百多年

?北魏帝國的統治民族鮮卑拓跋,究竟起源於何處? 在本世紀八十年代之前,這一直是個歷史之謎。

北齊史家魏收在《魏書》的開篇《序紀》中寫道,拓跋人原居於「幽都之北,廣漠之野」,「國有大鮮卑山」。後來他們南遷大澤,到達呼倫貝爾草原。數代後又往西南進人陰山河套的「匈奴故地」,與當地部族融合,形成「鮮卑父胡母」的別部鮮卑。到建立北魏時,拓跋人離開祖居地已有四五百年,對於大鮮卑山在何地,真是「數典忘祖」,誰也說不清楚了。沒有想到,北魏立國半個世紀,北方屬國烏洛侯遣使朝貢,出人意外地提供了一條好消息:「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靈,民多祈請。」(《魏書。烏洛侯傳》)太武帝拓跋燾聞訊大喜,立即「遣中書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魏書.禮志》在描述這次祭祀活動的同時,又收錄了那篇祝文,但史家卻忽略了對石室地理方位的記載。斗轉星移,人事滄桑,千百年後,大鮮卑山的所在地復成歷史之謎。

嘎仙洞祝文

近代以來,中外學者為尋找拓跋人的發源地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工作。顯然,探清烏洛侯國及石室的方位,則是解開這一歷史之謎的鑰匙。但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分歧很大:有人推斷石室在今貝加爾湖以東; 有人認為它應居於貝加爾湖南濱。中國著名民歷文長壽先生則判定這座祖廟的位置當在大興安嶺的北段。後來的事實證明,馬先生的意見是正確的。不過,馬先生所勾劃的範圍,方圓達數千里之遙。在如此遼闊的地區尋覓一座小小的石室,不啻於大海撈針一般。科學的結論,在無法得到驗證之前,也只能含屈地同謬誤混在一起,同被人們視為一種假說。

嘎仙洞遺址

1980年7 月,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的文物工作者,經過多年的學術研究和實地勘察,終於在此盟鄂倫春自治旗的阿里河鎮西北十公里的深山處發現了石室遺址。當地人把它稱作嘎仙洞。嘎仙洞的規模,大致與《魏書》記載吻合。人們還在洞內西側石壁上發現了鐫刻的太平真君(魏太武帝年號)時期的祝文,這是判定嘎仙洞即是拓跋舊墟石室最有力的證據。祝文曾被青苔浸漫,經清理後,宇跡相當清晰。刻辭共十九行,通高70厘米,通寬120厘米,每行十二至十六字不等,字大小不一,約三厘米至六厘米,全文共二百零一字,漢字魏書,風格與北魏早期石刻字體相仿。對照史書,可以發現,刻辭與魏收的錄文,除個別幾處略有出入外,基本相同。刻辭提供了比錄文更為準確的祭祀時間。其他差異,或是收入史書時魏收對文字所進行的修飾加工,或是史家懼於著書時北齊當局的政治壓力而被迫加以刪改的。總的來看,兩文可以互相印證,互相補充。嘎仙洞的發現,從而確定今鄂倫春自治旗一帶是拓跋人的祖居地。這一聚訟紛紜的歷史之謎終於得到解開。

嘎仙洞石室

嗄仙洞是一個天然石洞,位於高約百米的峭壁之上。洞口呈三角形,高十二米,寬十九米。嗄仙洞洞室分兩個部分,前廳面積約兩千平方米,可容納千人以上。後面接一偏向西北的斜洞,面積只及前廳的十分之一。後廳頂端東西各有一壁龕式小耳石室,大約是當初經過人工修鑿與祭祖有關的處所。前廳東壁上部十一米高處有一石洞,洞口寬五米,深十餘米。嘎仙洞的中央有一長三米半,寬三米的石桌。前廳光線充足,後廳則一片黑暗,給人一種神秘幽森之感。凡是深臨其境的參觀者,無不確信這是原始部落祭祀祖先、神靈和舉行會議的理想場所。

嘎仙洞景區

考古工作者曾對嘎仙洞遺址作過試掘,發現這裡的文化堆積層到了一定的厚度,並有不少石器、骨器和陶器出土,證明《魏書》關於拓跋人的祖先在此生活過七十餘代的記載,並非是隨意的杜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語春秋 的精彩文章:

TAG:道語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