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按照康熙的搞法,清朝很可能百年而亡!

如果按照康熙的搞法,清朝很可能百年而亡!

清代著名的攤丁入畝政策,在雍正年間得以執行。這一政策廢除了2000多年的人頭稅,促進了人口增長,是以廣受讚譽。那麼,此事真的有清吹所說的那麼偉大嗎?

其實,攤丁入畝,實在是清朝不得已的選擇。

古代政府因為「皇權不下鄉」,對於人口的掌握能力極差。在徵收人頭稅時,地方會隱瞞大量人口,來避免稅收。

就明代而言,洪武26年人口賬面數據為60545812人,在此之後,明代人口賬面數據很少增長,甚至還往往下降,有明一朝,人口一直在6000萬這個值上下徘徊,至明後期賬面人口亦僅是六千餘萬。

這當然不是明代人口的真實數量。據學者估計,明代人口巔峰當在1億兩千萬以上,是賬面數據的兩倍。也就是說,有一半的人口遺漏於黃冊之外,無法收上賦稅。

明末清初因為饑荒、混戰和滿清的屠戮,人口損失嚴重,但絕不至於十不存一的地步。然而清代前期的戶口數令人咋舌,順治8年僅為1063萬,康熙52年也才有2359萬(以上數據全部來自於清實錄)。

相比於朱元璋在元末混戰之後,能夠以鐵腕統計出6000萬人口,康熙大帝的表現實在讓人笑掉大牙。三無影視劇《康熙王朝》吹噓說大清遠勝大明,康熙遠勝朱元璋,也是非常豹笑。

《清實錄》吹噓康熙,說康熙大帝【六十餘年、孜孜如一日。戶口繁增。風俗淳美。遠過唐虞之世】。如果清實錄顯示的人口數為真,無疑是自抽麻子臉到腫。當然這個人口數不可能為真,根據學者估測,康熙末期的實際人口應該已經有9000萬至1億左右。

這也就意味著當人丁作為賦稅單位時,在大清王朝五個人只有一人能收上賦稅。八旗子弟和豪強地主侵佔了大部分的民戶,使得朝廷的賦稅效率堪稱低得髮指。

這樣的賦稅制度當然也毫無公平性可言。相比明初的6000萬賬面人口,更大的清帝國卻只有2000萬人口繳稅,那麼至少就這繳稅的2000萬人而言,賦稅的繁重自不必說。

康熙時,清政府規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數作為徵收丁稅的固定丁數,以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個政策可以說是極為豹笑,如果真的這麼一直執行下去,那麼清朝到了3億多人口的末期,也只有2000多萬人有交稅的義務,這樣大的不公平性,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雍正帝實行攤丁入畝,並不是減少了賦稅的徵收,反而極大地增加了財政收入,【丁額缺,丁銀失,財政徭役以丁,稽查為難,定稅以畝,檢核為易】。然而雍正憑藉其鐵腕,突然地把人頭稅變為田畝稅,豪強地主來不及隱瞞已有的田地,稅收基礎極大增加,稅收的不公平性降低,緩解了社會矛盾。

當然,攤丁入畝之後,豪強地主由隱瞞人口轉為隱瞞田地。終清一朝田畝面積賬面數據從未超過明代巔峰,就可見一斑。也就是說,即使實施了攤丁入畝,也不能說清代徵稅的效率就高於了明朝。

當然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攤丁入畝的話,以清朝區區2000多萬的繳稅人口,能不能糊弄到120年都是一個問題,說不得要步元朝的後塵。

元清吧長期黑雍正,吹噓康熙、乾隆,無非是想要證明,你們看,四爺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火耗歸公已經很厲害了吧,但實際上康麻子和乾隆爺比四爺還厲害百十倍,他們兩個又各幹了60年,時間長,功業多,完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人瞎話連篇,看似乾貨滿滿,其實斷章取義,是不能信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康熙皇帝的那間矮小的房子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