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詩詞鑒賞專題

古詩詞鑒賞專題

很多同學在欣賞古詩詞時覺得無從下手,覺得看不懂。這固然和缺乏積累有關,其實也是我們同學的心理在作怪。古詩詞鑒賞有什麼好怕的?它很有規律和方法可循的。很多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只要我們大致把握住了方向,如情感、技巧等,再把下列規範語言套一套,能使分數大大提高。

下面我們分四個部分進行學習。

第一部分

一、關於詩歌中的形象

(一)人物形象:包括詩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質、心態、情感、思想,必須結合詩句來談。

(二)物象意象:分析景物特徵,由景物暗示人物內心和思想。借物抒懷、托物言志。

客觀存在著的事物、景色及活生生的人,一旦籠於人的筆下,就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如:豪放洒脫的形象、憂國憂民的形象、歸隱田園的形象、愛惜人才的形象、兒女情長的形象。

物象的鑒賞要注意其人格化形象所象徵的人的品格、志趣、抱負等。(托物言志)

(三)景物氛圍:

凄涼、幽深、空闊、遼遠、靜謐、熱鬧

區別於感情基調:冷、喜、恬適、暖、熱、憂寂

二、有關的藝術手法

(一)表現手法

1、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樂景襯樂情、哀景襯哀情)

樂景襯哀情、哀景襯樂情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2、描寫手法(按不同分類標準)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虛寫、實寫、虛實相間、虛實結合

動態描寫、靜態描寫(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景物(環境)描寫

作用:渲染…氣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現)人物…心情,為抒…情做了…鋪墊,奠定…情感基調,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樂景襯…哀情

動作(細節)描寫

語言描寫

3、修辭手法

誇張、比喻、比擬(擬人、擬物)、排比、對偶(主要是前三類)

4、其他

托物言志、象徵、襯托、對比、想像、聯想、反襯、渲染烘托(這裡與前面的描寫手法有重合的地方)

(二)詩歌分類(按不同分類標準)

1、按表現手法分類:

浪漫主義:想像、誇張、語言華美,一般表現對理想的追求或對現實的不滿和逃避。

現實主義:寫實,對現實的直接反映(批判、不滿、揭露)。

2、按內容分:

邊塞詩:殺敵報國、建功立業、語言豪邁壯闊。如:王翰的「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

田園詩:表現田園生活的安逸、閑適。如: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

懷古詩:借古諷今,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實。如:李商隱的「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

詠物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如:于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

羈旅詩:思鄉念親。如:李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

送別詩:表現和友人的惜別之情,或對友人、對自己的勸勉。如: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3、語言風格

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

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闊婉約、簡練生動

口語化

4、運用典故

詩歌中常常引用古書中現成的故事或詞句,這叫「用典」,因為詩歌要「寓萬於一」,以簡括體現豐富。理解典故需要把握兩點,一是典故本身的內容,二是詩人用典的意圖。

三、思想內容(必須結合詩句加以鑒賞)

憂國憂民、懷古傷今、蔑視權貴、憤世嫉俗

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

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相知相思

別恨離愁、殺敵報國、建功立業、孤獨惆悵

寂寞傷感、閑適愉悅、遭貶激憤、堅守節操

表現哲理、感奮振作、激勵友人

四、對詩歌情感的鑒賞

詩歌是抒情的語言藝術,準確鑒賞詩歌的關鍵在於把握詩歌里所表達的感情。詩歌所表達的感情約略可分為以下八類:

惜別之情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黍離之情如姜夔的「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揚州慢》),表達的是對物是人非的無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思鄉之情如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懷古之情如杜牧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

諷喻之情如《詩經》中的「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釀,水陸羅八珍……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輕肥》)

報國之情如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陸遊的「出師一表真名世」(《書憤》)

詠景之情如賀知章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謝朓的「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不對芬芳酒,還望青山郭」(《游東田》)

戀友之情如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

這周的學習就到這裡啦,下周我們繼續學習下面的部分!

本資料摘抄自河源中學備考組詩歌鑒賞專題資料,有增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關注語文吧 的精彩文章:

TAG:一起關注語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