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所指何花以及曇花和令箭荷花的區別辨識
「曇花一現」所指何花以及曇花和令箭荷花的區別辨識
花木君
曇花
曇花
姜宇清
00:00/04:15
令箭荷花和曇花,是常見的家庭盆栽,都屬於仙人掌科,只不過屬不同,兩種植物開花時間都比較短,而且株型優美,花朵艷麗,因此受到很多人喜歡,然而在未開花時,莖葉相似,較難分辨。
說到令箭荷花以及曇花,不得不提成語「曇花一現」,成語典故源自佛經,《法華經·方便品第二》:「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佛經本意指的是極其難得和極少稀有的經義,而優曇缽花,是梵語音譯優曇缽花(udumbara)的略稱,後來經過簡化省略,變成了曇花。其實,如今之曇花,和佛經意義上的「曇花一現」所指沒有關係。
據唐代釋玄應所撰《一切經音義》描述「優曇缽花」的形態說:「葉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無花而果實。」,唐末五代前蜀畫僧、詩僧貫休的詩《閑居擬齊梁四首》里有「道人優曇花,迢迢遠山綠; 果熟無低枝,芳香入屏帷。」,據此,可以推斷優曇缽花屬無花果類植物。
無花果原產地中海沿岸,中國唐代從波斯(伊朗)引進,現在很多省份皆有栽培,以新疆居多。無花果的花屬於隱頭花序,隱藏在肥大的囊狀花托里,無花果的果實其實就是巨大的花托,只不過人們皆以為是果實。由於無花果的花很難發現,因此被古人認為是無花,宋代大詩人蘇軾的《贈蒲澗信長老》「優缽曇花豈有花,問師此曲唱誰家」就此斷定,無花果是沒有花的,當然,由於古人技術問題,不能用現在的技術水平來評價古人。
由於優曇缽花很難發現,並且佛教佛經對世人影響頗深,於是人們對優博曇花一現產生了神奇的嚮往,對於優缽曇花自然是按圖索驥,難免有一些附會。這時候,曇花就開始登場了,曇花原產自墨西哥,開花時間一般只有幾個小時,而且是夜晚開放,白天很快枯萎,因此被認為是優曇缽花最佳替代品,雖然和前人所著述的果實不同,畢竟開花也很稀少,人們便簡化稱之為「曇花」。
曇花被引進國內應該不遲於宋代,南宋理學家,金丹派南宗創始人白玉蟾(原名葛長庚)的詞作便是明證,《摸魚兒·雨肥梅》中有「雨肥梅、亭台初夏,曇花開向前夜。」說明此時人們已經開始把曇花附會為優曇缽花,那也說明曇花已經早已引進我國。到了明朝以後,在詩文中,已經不見優曇缽花,只有曇花了。
曇花被引入國內後,隨著民間栽培分種,部分逸品野生,根據1936年的標本採集記錄表明,在雲南就有野生逸品分布。後來,隨著園藝交流的增多,人們又從墨西哥引進了令箭荷花,由於令箭荷花和曇花葉片株型相似,不開花很難分辨,因此常被混淆。
令箭荷花
曇花和令箭荷花,同科不同屬,都屬於仙人掌科,談話屬於曇花屬,令箭荷花屬於令箭荷花屬,二者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圖片上為曇花,下為令箭荷花):
曇花葉片
令箭荷花葉片
1、 莖葉不同。曇花為半直立狀灌木,莖高100厘米以上,分枝為多數長節,寬5厘米,光滑無刺,主枝圓柱形,新枝扁平,葉狀,比較寬、薄、軟,邊緣是波浪式淺鋸齒,綠色有光澤,中肋堅硬而厚;令箭荷花莖高50到100厘米,莖扁平,長披針形,比較窄、厚、硬。邊緣是圓鋸齒,凹入部有細刺,中肋及側脈均明顯,邊緣略呈紅色,分枝是從基部發生,這是與曇花最明顯的區別。
2、 花色不同。曇花花大無梗,白色,花萼呈筒狀,柔軟下垂。盛開時,花徑長10厘米,花長20?30厘米;令箭荷花的花似荷花,筒部短於花瓣,花色多,有深紅、粉紅、紫、黃、粉、白色等,還有外層深紅,內層洋紅的複色品種。
3、 花期不同。曇花花期7?9月開,於夜間8?12點開放,約4到8個小時即凋謝;令箭荷花花期4?6月,每天日出開放,日落閉合,可持續4?5天才謝。
4、 耐寒性不同。曇花耐濕,不耐寒,冬季應置於10℃以上房間內,才能安全越冬;而令箭荷花耐寒,不耐濕,冬季在露天1℃~8℃,仍能安全越冬生長。
以上就是關於曇花和令箭荷花的區別辨識。至於「曇花一現」現在已經約定成俗,不再指無花果,而是專指曇花了,並且成語的意義也發生了變化,原來的意思是比喻事物稀有或極難得出現,如今人們常常用「曇花一現」比喻事物出現之後很快就消逝。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8-4-20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