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四十一、神力不折攝戒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四十一、神力不折攝戒

《菩薩戒本經》(49)

四十一輕戒(41)

四十一、神力不折攝戒

文 / 觀諸法如

慈氏菩薩說?北涼天竺三藏法師曇無讖於姑臧譯

乙二、明四十一輕(分三科)

丙二、別列四十一(分四十一科)

丁四十一、神力不折攝戒

若菩薩,成就種種神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非染污起。

不犯者:若彼眾生更起染著,外道謗聖成就邪見,一切不犯。若彼發狂,若增苦受。

第四十一神力不折攝戒。

若菩薩,成就種種神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非染污起。

這位菩薩不是一般的人,應該是得到四禪八定了,修行過神通,所以才有種種的神通,種種的變化,有大威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有的人在僧團裡邊,雖然也是受了戒了,但是完全不能守戒的,雖然說是個出家人,完全和在家人一樣的,這個人是不相信因果,但是也在僧團裡邊住。這樣子的情形,有神通的這位菩薩,應該現出神通來恐怖他,叫他改悔。「應引接者而引接之」就是應該用神通來引導他,改過遷善,那麼就應該引接他,來改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他還在大眾僧裡邊生活,大眾僧的飲食是信心的居士布施的,他完全不守戒律,有嚴重的過失,吃下這個飲食,是不能消化消信施的,將來要去到三惡道。現在這位菩薩用神通來恐怖他,來引導他,目的是叫他改過遷善,使令他能消化這個信施了。「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這為菩薩不肯這樣做,不用神通力恐怖他、引接他。「是名為犯眾多犯」這位菩薩就犯戒了。「是犯非染污起」,這算是輕垢罪。

不犯者:若彼眾生更起染著,外道謗聖,成就邪見,一切不犯。若彼發狂,若增苦受。

「不犯者」:這位有神通的菩薩,沒有這樣做,也不是犯戒,那是怎麼樣的情形?

「若彼眾生更起染著」:如果菩薩現神通恐怖他、攝化他,若是那個眾生看見了這位菩薩現神通力,那個眾生不但沒能夠改過遷善,反而會使眾生著迷、生愛染心,也想求神通,而弄巧成拙,則不現神通恐怖、引接,亦不違犯。

「外道謗聖」:外道是反對佛教的,他要是看到菩薩有神通,他就假藉神通這件事來毀謗你,這在世間上是常見的,我們信佛的人看到有大道德的人都是稱揚讚歎,但是不信佛的人就偏要去毀謗,所以外道要是毀謗,那也可以不現神通。若大菩薩現神通,外道見之,就說:只是吃了一種葯,所以能現出神通來;只是唸一種咒,所以就能現出神通來,不是真實有神通的!這樣子等於是毀謗聖人了。若是如此,則不現神通亦不違犯。

「成就邪見」:或是眾生見到菩薩現神通,不但沒受益,反而生起種種邪見,如貪求神通,或好奇務怪,即成就邪見,如此,不現神通攝化,亦不違犯。

「一切不犯」乃總指上面三種,不現神通皆不違犯。

「若彼發狂」:若是用神通來恐怖眾生,這位眾生看見菩薩的神通力,令他得了精神病了,精神錯亂了,發狂了,引起反效果,則不現神通不違犯。

「若增苦受」,若是菩薩以神通力來恐怖他,令他增加了很多的痛苦,這樣子,不但無益而又有害,那菩薩不現神通恐怖引接,不去度化他,也不算犯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十九、貪睡眠戒
佛說「橫死」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