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你那麼平凡,憑什麼要求孩子完美

你那麼平凡,憑什麼要求孩子完美

你那麼平凡,憑什麼要求孩子完美

你沒有活成你父母希望的樣子,憑什麼你的孩子就得活成你希望的樣子?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最近,有一則新聞說,達州一男孩高考後自殺。他在社交網路的遺言里寫道:考98 分被罵、吃飯打嗝一耳光打過來、夾菜姿勢不對一耳光打過來……他覺得自己已經毀了,感覺不到父母的愛,分離時不會有不舍。這個孩子曾經發過兩條文字,一條是「我真的要自殺」;還有一條是「如果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算了,我不想重來,我寧願從來沒有在這個世界上出現過」。新聞當然是真事。一時間,所有的矛盾都指向家庭教育,而我也想起一句話:以愛之名愛著,卻以愛之名傷害。

中國人的血脈親情之深,是一種細密又抽象的聯繫。濃重的家庭觀念將許多人綁在一起。在一代代中,許多人讀書、工作、成才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為了父母的體面,或者光耀門楣,甚至於把整個家族的榮辱盛衰扛在肩上。而許多父母也理所當然地認為,我養你長大,你要活成我滿意的樣子,你要為我爭光才是。


只是你的期望而已

這樣的心理預設從一開始就是有問題的:一、沒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二、把孩子當作另一個預想中完美的自己看待。換言之,如果孩子一旦偏離了父母的預期,那麼父母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定向。在學生時代,有兩類人是有可能取得好成績的,一類是學霸,他們不需要特別努力,但依然領跑。只能說,這是天賦。另一類,就是學習刻苦的人。這類人往往會用盡自己所有的勤奮,但也未必能真的與學霸比肩。

中國的家長很容易犯一個錯,就是不承認也不允許孩子的平凡,好像一定要出人頭地,才是預期的完美。而這樣的過度期望,更容易出現在一些自己不甘於平凡,又平凡得一塌糊塗的家長身上。他們這一生成功的賭注都下在了孩子身上,讓孩子的成功給自己的未來帶來期望。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就像允許你自己犯錯一樣。你那麼平凡,為什麼你的孩子非得完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孩子是你製造的不假,但孩子從生下來之後,我們就不能再成為一個製造者,能工巧匠也未必能製造出一個優秀的作品。捫心自問,你是能工巧匠嗎?當然,他們不是你的作品,從一開始就錯了設定。

《狂人日記》末尾有一句話是「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我們的教育本質從來不應該是製造人,而是要完成孩子的一個自我塑造過程。但我們的孩子太累了,他們根本沒有機會自我塑造,已經被摔打得麻木了。

不要把自己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不要把自己的成功預設在孩子身上。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的發展,也要尊重每一個平凡的人。因為成功的定義,從來不僅僅是別人眼中的光鮮亮麗,而是你的孩子是不是能夠活得有尊嚴,活得自由,活得快樂,活得對未來充滿期望。接受平凡的生活,允許別人的平凡,接受自己的錯誤,也允許別人犯錯,不對任何人抱過高的期望,只在自己的路上努力前行。願我們都能成為這樣的人,在平淡的流年裡,生出自己的光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每天吃多少水果才算達標?一篇文章搞定你所有疑問!內附詳細圖解
黃聖依隱婚八年兒子最愛的人不是她!女人過得好不好,看看他的孩子就知道了!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