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籍整理搭上了數字技術快車

古籍整理搭上了數字技術快車

原標題:古籍整理搭上了數字技術快車


古籍承載著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精華、脈絡,古籍內容可以為當代提供文化、歷史借鑒,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保護和整理好古籍,對於彰顯民族文化、培育民族自信尤為重要。近3年來,陝西省古籍整理事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為陝西省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一個縮影,在傳承中華文脈、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上做出了貢獻。


陝西古籍資源富集

陝西省古籍整理工作主要以陝西當地古代文獻為對象,內容既包括傳世典籍文獻、歷代碑刻文獻,也包括出土甲骨、金文、銘文、陶文等。陝西省先後出版《陝西古籍總目》《陝西碑刻總目提要》《陝西金文集成》《陝西古代文獻集成》等成果合集58部。陝西省科研機構近3年累計出版了《新中國出土墓誌·陝西卷叄》等各類古籍整理成果50餘種,總字數達2000餘萬字。



陝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白寬犁介紹,陝西省近3年多次組織古籍整理專家為基層工作人員講授項目專業技術知識,古籍整理工作者前往全省各縣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及高校圖書館等存藏機構展開實地調研、核查資料,多次組織古籍整理專家委員會論證、審核發掘、整理的古籍文獻、資源。


陝西最常見的古籍主要有紙質線裝書、竹質卷子、碑刻和青銅器金文三類。紙質古籍目前主要保存在省、市、縣級圖書館和一些學校。陝西省社科院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副研究員黨斌稱,由於紙質古籍保存年限不長,目前陝西省所藏紙質文獻中唐宋時期紙質文獻已經很少見了,現在保留下來的明清古籍居多。由於石碑常年暴露在外,很多碑刻經風吹日晒雨淋字跡模糊不清了,名碑、石刻被反覆拓印,字跡也斑駁陸離,遜於原來風采。陝西是「青銅器之鄉」,出土青銅器大都收藏在各級博物館內,有專業人士管護,青銅器金文是目前陝西古籍保護工作中做得最好的。

人才短缺、盜版泛濫是最大制約


黨斌稱,古籍整理對工作人員素質要求極高。一部古籍能夠出版發行,要經過實地調研、對古籍所涉及的歷史資料甄別、核實,遇到破損的古籍還要進行古籍修復工作,有的珍藏古籍紙質破損程度嚴重,甚至成為了「紙渣」,工作人員要一點點拼湊、裝裱,恢復原樣,整個工作細緻、繁雜,僅《陝西金文集成》一書耗時10多年。



古籍整理默默無聞,遠離喧囂,古籍整理工作者滿腹詩書、清貧寂寞。現在願意從事古籍整理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已經從事古籍整理工作人也有不少心生退意。古籍整理工作者後繼乏人、青黃不接。


由於古籍數量稀少,極為珍貴,盜版古籍也就應運而生。黨斌說自己就在路邊書攤上見到過盜版古籍。盜印古籍讓古迹保護者捶胸慟恨、無可奈何。一些盜版古籍文中錯誤百出,誤導讀者、以訛傳訛。

古籍「數字化」惠及更多人



如今,紙本古籍整理已經搭上了數字技術快車,衍生出一種新方式——古籍數據化整理,古籍可以數據化閱讀,可以數據化呈現古籍原貌,在資料庫中整理、檢索、保存古籍,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產生深刻影響。

陝西省社科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吳敏霞表示,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古籍資源的數字化是國家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陝西省目前已完成的古籍整理重大項目及相關成果為下一步古籍文化資源資料庫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清宮內務府刻書處——武英殿
你的舊書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