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文 | 于丹
社會教育教給學生一種確定性價值的認可,家庭教育則帶給孩子可能性價值的開發。如此這般,各持一端,生生不息。
很多人問我:「《論語》這麼枯燥,你多大的時候開始背誦?」其實我沒有刻意去背,幼年讀《論語》,總是大人隨口講給我聽。
我四五歲的時候,爸爸帶我參加朋友聚會,他會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去數數,今天這裡有多少叔叔阿姨,又有多少老師?」
我「噔噔噔」數一圈,有時八個,有時七個。
爸爸又說:「其實這裡的『三』不是固定的數字,它表示你會有很多老師。你再去挑挑,看看誰可以當你的老師。」
我接著再轉一圈。看到一個阿姨很溫柔,照顧這個,呵護那個,我喜歡。又有一個叔叔,說話高門大嗓,隨地吐痰,不可愛。
回來晃著小腦袋,我跟爸爸說:這個阿姨是老師,那個叔叔不是老師。
爸爸刮刮我的小鼻子:「阿姨做得好,是老師;你要跟她一樣好,這叫『見賢思齊』。叔叔做得不夠好,也是老師;這叫『見不賢則內自省』。因為你看到他做得不夠好,就會反問自己,我會不會也那麼不好;所以他也是老師。」
我當即表態:「我才不會像他那樣呢。」
爸爸又說:「你覺得叔叔不文雅,是因為有人看著。但是你一個人的時候呢?你會不會也做出不文雅的事呢?」
這時,我沉默了。爸爸就哈哈大笑:「古人說『君子慎獨』,一個人的時候你也不能這麼做。」
我們常說「因材施教」,要實現這一點,真正開發一個孩子的生命潛能,往往依賴家庭教育,而不是社會教育。
社會教育教給學生一種確定性價值的認可,家庭教育則帶給孩子可能性價值的開發。如此這般,各持一端,生生不息。
為人父母者,常常砥礪精進,時時從容不迫;雖知心懷敬畏,仍將勇往直前。家中人人擁有自信,擁有從容,擁有成長。則三人行,人皆可以為師了。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與大家交流學習心得哦!學會分享,自己會學到更多!
※南懷瑾:做明智之人,交聖賢之友
※清明,細雨如愁,思念上心頭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