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奇!杭州這古庵堂竟收藏了頗多名人字畫
文史
04-28
交蘆庵位於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秋雪庵之東。
據南宋《淳咸臨安志》卷九十記載:「交蘆庵初建於紹興年間(1131-1162),是當時禁軍侍衛馬軍司所創建,是供軍兵奉祀香火之處」。隨著南宋的滅亡,庵寺也逐漸衰敗不堪。明萬曆初年(1573),寺僧如覺從龍歸塢遷庵於此,改名交蘆庵。庵名是當時名士董其昌在遊覽西溪之後,受庵主如覺邀請,為之題額的。董其昌取佛經中的理念,「根、塵、識三者都無實性,同於交蘆」之意。
交蘆庵初建時佔地面積約1.5畝。當時以竹籬為圍牆,大門朝南,為民居式山門,跨進大門是正殿,約100多平方米,再往裡是書畫廊,最裡面位後殿,用作客房。相傳,當年有許多遊客來這裡燒香、聽講,晚上沒船就會住於庵內。交蘆庵東面為一池塘,塘上建有水閣,這就是厲(厲鶚)杭(杭世俊)二公祠,左邊有木橋通往曲水庵。
與其他庵堂不同的是,交蘆庵收藏曆代名人字畫頗多。文人墨客也經常雅集於此,竹林玄談、曲水流觴、參禪證道、醉心泉石、巧異盆景、品茗論詩、焚香撫琴。據說康熙至西溪山莊時題寫的「竹窗」二字、費丹旭的《溪流延月》、戴熙的《西溪訪友》和《交蘆庵》等真跡都曾經藏於此處。
如今,重修後的交蘆庵著重體現儒、釋、道三教結合的文化內涵。建築風格既有宋代小庵的形制,也具民國初年的風味。組群建築以明代民居式庵堂為主,黃色黑瓦紅門,八角門樓,臨溪而築,兩進庭院布局,逐漸成為杭城文人吟詠聚會的場所和遊覽勝地。
TAG:名人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