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多吃魚讓孕媽寶寶健康,但後期注意要減量

多吃魚讓孕媽寶寶健康,但後期注意要減量

魚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材,但是,汞污染問題、怕魚腥味……都讓孕媽媽望魚怯步。該怎麼吃好魚?補充魚油有益胎兒大腦發育,但為什麼懷胎足月後不能吃魚油?

魚油證實有益胎兒腦發育

發展分子生物學家約翰?麥迪納在《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一書中提到,在各種營養素當中,只有兩種營養補充品有足夠的科學數據證實,它們對胎兒的大腦發育有影響:一是孕媽媽都非常熟悉的葉酸;二是Omega-3脂肪酸,因為它是細胞膜的關鍵成分,沒有它,細胞的功能不全。人體製造Omega 3脂肪酸很困難,必須從食物或相關製品中攝取。吃魚,尤其是吃脂肪多的魚是個好方法。

吃魚真的可以讓寶寶比較聰明嗎?作者在書中提到一項哈佛研究,這項研究檢視135個嬰兒IQ和他們母親在懷孕時的飲食習慣,結果發現在第二孕期吃比較多魚的孕婦所生的寶寶比較聰明,因而研究者鼓勵孕婦每周至少吃約370克的魚。建議孕婦攝取蛋白質的優先順序則是:豆、魚、肉、蛋,魚肉平均一天攝取的量約50克。

有助孕婦減輕憂鬱癥狀

多吃魚不只是為了讓胎兒變聰明,研究發現,人體若無法攝取足夠的Omega 3脂肪酸,發生閱讀障礙、注意力缺失、憂鬱症、躁鬱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台灣美兆健管中心健康管理事業處營養科主任詹恩慈表示,對孕婦來說,補充深海魚油既有益胎兒,又能同時做好個人保健。因為深海魚製品含有Omega 3脂肪酸,內含EPA和DHA,很多研究顯示Omega 3脂肪酸對於孕婦的抗憂鬱治療有一定幫助,能減輕憂鬱癥狀對胎兒和孕婦的影響。

環境污染問題會影響胎兒健康

然而,不論是深海魚或是其製品,都必須擔心污染的問題。詹恩慈營養師表示,環境中的激素或是重金屬污染,對腹中胎兒的影響是終生的,因此,安全最重要,謹慎選擇仍是必要的功課。她建議購買時應避免體型太大的大型魚類,體型中等的魚相對大型魚較安全。此外,由於魚油是不穩定的油脂,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烹調時建議清蒸或是煮成魚湯。

另一方面,她提醒,雖然魚油對孕婦和胎兒都有好處,但仍須注意避免攝取過量,補充魚油應該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採納他們的建議。

烹調方式:考慮肉質口感和油脂多寡

不過,魚的種類繁多,並非每一種魚都適合清蒸或煮魚湯,特別是有些魚的腥味厚重,反而讓孕媽媽難以下咽。哪一種魚適合哪一類的料理方式?台北福華大飯店蓬萊邨副主廚王永宗表示,魚的肉質口感和油脂多寡是決定料理方式的兩大要素。

他說:「一般來說,肉質細嫩、油脂較少的魚比較適合清蒸,例如扁鱈、鱸魚,不過,若是油脂較多,例如圓鱈,清蒸油脂比較逼不出來,就建議用燒烤的方式處理。另外,像是秋刀魚、鯖魚的肉質都不算細嫩,亦可做成烤魚料理。」

另外,菜市場常見到的紅色小魚赤,則屬於肉質較粗的魚類,王永宗師傅建議用紅燒的方式處理,吃起來口感不會太澀。至於糖醋料理,不妨選擇大型魚類,切成魚片,或是選擇體型較小的黃魚。

相對於油炸、糖醋、燒烤等高熱量的烹調方式,對孕婦而言,鮮魚湯仍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是,煮鮮魚湯也要選對魚,才不會煮出一鍋魚腥味。王永宗師傅表示,油脂多的魚不建議用清湯的方式料理,以免湯頭太油膩,但可以煮成味噌魚湯,例如鮭魚就是很適合的魚類。至於喜歡薑絲魚湯的孕媽媽,就得選擇油脂較少且聞起來不會有厚重腥味的魚了。

懷孕中期可補充,但後期要減量

一般市售魚油,一顆含Omega-3脂肪酸的量約為300毫克,孕婦4個月以後,補充魚油,可幫助情緒穩定。詹恩慈營養師提醒,由於魚油屬於脂溶性油脂,容易有脂溶性維生素持續累積的問題,在懷孕初期不適宜,建議在懷孕4個月以後再開始補充,一天約0.5~0.8克,中後期可增加到1.5~2克,但接近預產期前一個月要減量,因為魚油可防止血栓的生成,有抗凝血作用,生產時擔心會影響人體止血功能,因此,有凝血問題的孕婦,應諮詢婦產科醫師,勿自行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孕媽媽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新生男寶寶腦袋長出「小尾巴」 原因就出在孕早期!
女嬰不小心喝了一口熱茶,當天即被送醫切開氣管

TAG:好孕媽媽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