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風口 創新潮頭——來自漢諾威工博會的觀察與思考
德國漢諾威的春天,滿城都是工業的氣息。
4月23日至27日的漢諾威展覽中心裡,全球5000多家展商雲集亮相,滿眼的機器,炫目的科技,如潮的觀眾,這是頂尖科技的風雲際會。
這是變革的風口——工業4.0從概念變成現實,預示著即將席捲全球的數字化轉型,將顛覆人們對工業的認知;
這是創新的潮頭——最火爆的站台就是最耀眼的科技,唯有創新者才能享此殊榮。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製造,機遇滿滿,時不我待。
全面擁抱工業4.0時代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屆漢諾威工博會,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都會令人目不暇接,今年有何大不同?
博世公司碩大無朋的屏幕與實體機器人渾然一體,展示著未來工廠萬物互聯的神奇景象;庫卡公司的最新機器人一手端杯,一手倒酒,穩穩地為觀眾奉上純正的德國啤酒……
瑞士ABB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福表示,感測器的應用、基於雲的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應用等已成為工業領域的新常態。
「未來的工廠是一個以人為中心、(人與機器)共同思考的工廠。」德意志會展公司董事會主席約亨·科克勒說,今年展會展現出的一個重要趨勢是人工智慧在數字工廠中的廣泛應用,機器學習和智能機器人將成為工人的通用工具。
德國采埃孚公司一台使用人工智慧控制組件的全自動電動叉車在本次展會上亮相。人工智慧的應用使得「人教機器」的時間大幅縮短,機器獲得了自主選擇解決方案的能力,並大幅減少差錯率,從而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在工業4.0時代,數字化轉型是全球工業的大趨勢。冰箱不僅是冰箱、汽車不僅是汽車,海爾集團IE高級總監任學良將這些工業製成品統稱為「網器」。「以前產品生產出來,對企業而言是終點,而未來則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在海爾展區,概念版冰箱是物聯網的一個終端,連接著家裡的所有電器。烘焙一份巧克力蛋糕,只需觸動冰箱面板,就可以連接烤箱輕鬆訂製。
中國製造愈發引人矚目
一個光滑的小球,一個不穩定的托盤,在機器人的操作下,只要球偏離中心,托盤就會立即調整姿勢,將球歸位靶心。這是漢諾威工博會上華為展區的一景。
如此精巧靈敏的行動,人類根本無法實現。但機器人依靠5G技術的支撐卻遊刃有餘。華為工作人員吳墨告訴記者,在華為5G的高速傳輸技術條件下,托盤能夠最大限度消除時間延遲,將小球「玩弄」於股掌之間。
4月中旬,德國向華為發放首張5G產品證書,這意味著華為5G基站能合法進入歐盟市場。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的新亮點,5G技術取得突破是中國製造日新月異的一個縮影。如今的中國製造,跟跑在加快、並跑在增多、領跑在湧現,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今年來自中國的參展商數量僅次於東道主德國,達到1000多家,僅深圳一個城市就有60多家企業參展。航天科工、華為、海爾等一批優秀企業展示著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能力和成果,並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
創新鋪就製造強國之路
漢諾威工博會引人深思:它為什麼成為全球工業領域的奧斯卡?
也許德國大量的「隱形冠軍」企業就是答案。這些企業規模不大,知名度不高,但極具創新力,在國際市場的相關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我們還存在短板,一些核心部件的研發技術並沒有掌握在我們手上。」一位中國參展商表示,「檢視中國製造,我們既不能驕傲滿足,也不能妄自菲薄,頭腦要冷靜,創新要加快。」
作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的先進代表,海爾集團主導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台(COSMOPlat)今天的驚艷正是源於10多年來堅持不懈的研發。「要有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任學良說,創新之路絕非坦途,但只有堅持才會看到曙光。
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華為去年研發投入占營收的15%,達800多億元人民幣,今年預計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華為企業業務全球營銷總裁邱恆說,創新需要源源不斷的投入。
為了學習德國工業4.0,航天科工曾派出百餘名高管和專家到德國訪問學習。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魏毅寅看來,「細」和「實」是德國工匠精神的要義,中國製造要向其學習。
加強自主創新絕不是退回到閉門造車。在漢諾威工博會上,湖南民營企業常德天馬電器公司與法國施耐德公司簽訂了新的合作協議。
「我們的工業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一個重要差距是積澱。」常德天馬電器公司總經理高建國說,「施耐德有著近兩百年歷史,天馬只有30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們要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邁進。」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第四次工業革命風起雲湧,機遇無處不在。參展的中國企業代表表示,加快自主創新,紮實練好內功,中國製造定能贏得燦爛明天。
來源:cechina
全球物聯網觀察整理髮布
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
※如何實現物聯網安全的最佳實踐
※重磅決定!三大運營商決定5G共建共享!
TAG:全球物聯網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