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摩拜胡瑋煒是傀儡?李斌接受商周獨家專訪:這個陰謀論太狗血了

摩拜胡瑋煒是傀儡?李斌接受商周獨家專訪:這個陰謀論太狗血了

北京蔚來中心位於東方廣場。4月16日下午,玻璃牆外飄著飛絮,總有人不斷進到大廳內,查看車輛,詢問車價。身著黑西裝、戴著耳麥的保安,提醒身子或手貼近跑車的參觀者保持距離。

北京蔚來用戶中心

背著雙肩包的李斌,通過旋轉幅度不大的樓梯從大廳上到二樓時,他的嘴唇如同玻璃牆外的空氣一樣乾燥。他是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他還是一位連續創業者,而他最近備受關注,更多源於兩個輪子的摩拜單車。

4月3日晚間,美團以27億美元的作價,並承擔數億美元債務的條件,全資收購摩拜。4月4日上午,美團CEO王興發布內部信稱,摩拜將繼續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摩拜管理團隊將保持不變 ,王曉峰將繼續擔任CEO,胡瑋煒將繼續擔任總裁,夏一平將繼續擔任CTO,王興將擔任董事長。

在此之前,摩拜董事長是李斌,他也是摩拜早期投資人。如今,李斌和摩拜的那一頁「翻篇了」。不過,他在朋友圈裡承諾「繼續愛摩拜」,還說,「在馬路上看到倒在地上的摩拜單車,還是會把它們扶起來」。

他的妻子、中央電視台英語新聞頻道前主播王屹芝在新浪微博上為李斌打Call:「摩拜Mobike這個名字,我甚至都覺得是他起名起得最好的一個。這三年,我看見了一個最年輕、最有創意的李斌。我們永遠是Mobiker摩拜客。」

李斌接受《商業周刊/中文版》專訪的前幾天,在江蘇無錫、安徽合肥街頭目睹了摩拜的一些運營情況後,就直接「和王興他們交流了一下」。他覺得王興的執行力非常強,「想事想得特別仔細」。不過,他不願過多評價王興,因為他「跟王興肯定沒有跟Pony(馬化騰)那麼熟」。

2016年11月21日,蔚來汽車在倫敦薩奇藝術館舉辦了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發布會,發布了英文品牌「NIO」、全新Logo以及第一款產品電動超跑EP9。首批EP9共有6輛,贈給蔚來汽車的6個主要投資人,其中就包括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而馬化騰被認為是美團收購摩拜的幕後真正「推手」。關於這個內幕說法的真實性,李斌並未直接回應《商業周刊/中文版》,而是對馬化騰個人做了點評。

蔚來汽車的第一款超跑蔚來NIO EP9

李斌表示:「Pony(馬化騰)毫無疑問是我非常欽佩的一個企業家。第一,他是非常真誠的人。他的交流和想法都是非常直接的,而且是非常坦誠。我認為,他沒有任何那種非要把自己弄成神的想法。簡單來講,他說的都是人話。這一點,我很欽佩。第二,他非常有願景,也非常有遠見。第三,他非常有行動力。他一旦想做什麼事情,就非常堅決和執著。」

至於坊間有關胡瑋煒只是李斌傀儡的傳言,這位摩拜前董事長付之一笑,並直言:「這個陰謀論太狗血了。」

這次時長一小時的《商業周刊/中文版》獨家專訪,是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自美團收購摩拜以來,首次接受財經類媒體專訪。期間,他談及共享單車的創意靈感、對共享單車陷入無序競爭和浪費資源的無奈、在汽車領域創業的體會及其推崇的價值觀驅動管理方法論。

問:蔚來汽車是李斌的現在和未來,但你的經歷繞不開共享單車,繞不開摩拜。關於美團收購摩拜這件事,你本人沒有公開出來談這個事。以你的角度去描述,摩拜和美團是怎麼走到一起的?

李斌:這是很長的一段故事。關於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接受過採訪。我覺得,現在離這件事的發生還太近了。因為時間還太近,大家可能對這件事的全貌還沒有到真正可以回顧的時候。我曾是當事人,而且摩拜高管團隊的人還在摩拜公司裡面。也許,再過一段時間,我們才能站在更好的角度去觀察這件事。

問:你是怕單方面的表達,可能會傷害到摩拜的現有高管團隊?

李斌:那倒不是怕。我個人覺得,從我有打造共享單車這個主意,到幫助瑋煒(註: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創辦摩拜,隨之公司發展得很快,成為「網紅」,製造了每天有幾千萬人騎行摩拜單車的現象。在這個過程當中,共享單車行業很快陷入到無序競爭當中,最終美團收購摩拜。

一切的發生,也就三年時間。毫無疑問,摩拜還是開啟了新的時代,確實將自行車和移動技術連接到了一起。自行車不再是簡單地去騎一輛車,而是變成新的生活方式。可是做到現在,共享單車的事業變得太醜惡了,無序競爭。摩拜本來可以很好地發展,但是被推到那樣的競爭環境中,讓整個行業變得不那麼健康,遠離了初心。

問:競爭不是應該存在的嗎?

李斌:競爭應該存在,但是無序競爭是不好的。

問:那怎麼控制無序呢?只准你摩拜發展,其他品牌就不能發展?

李斌: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過度投放」,這就需要一些管理。騎行共享單車,不收錢,這樣的競爭最終還是燒錢的競爭,燒到最後會反過來「咬」用戶的。這是不可持續的模式,很低效,也造成太多的浪費。我們的初衷是渴望節約資源,但最終發現卻在浪費資源。這讓我有點無奈。

問:剛才你說,你有了打造共享單車的主意後,隨之幫助胡瑋煒創立摩拜。但外界有種說法稱「胡瑋煒是李斌的傀儡」。實情如何?

李斌:這個陰謀論太狗血了。我的角色是創始投資人,而真正幫我實現想法的人是胡瑋煒和王曉峰他們。把一個想法變成真正的現實,是要經歷很多挑戰的。微信這個社交工具,很多人其實曾經有過類似想法的,但最終只有微信這個社交工具做出來了;要辦雜誌的人有很多,真正能辦出你們這樣雜誌的,也沒幾個。

問:當初打造共享單車的靈感是怎麼來的?

李斌:說到靈感,其實很有意思。我是有北京和上海兩地公交卡的人。我自己開車,也有自己的司機,平時也打車,但我會去嘗試各種各樣的公共交通方式。每年,我還會坐地鐵、坐公交。以前看到那種帶樁的公共自行車,倫敦有,紐約有。在倫敦,我嘗試租過這類自行車,但是覺得特別傻,使用率特別低。借車還必須事先辦卡,停車還必須找到有樁的地方,整體來說,很不方便。我一直在研究出行問題。多年以前,我就覺得,中國特別需要一個從家到地鐵站,還有從地鐵站到公司的交通工具。三四公里的路程,開車或打車,都麻煩。潛意識突然發現,還是自行車能管用,還必須結合互聯網技術。

三年多以前的一天,(胡)瑋煒帶清華大學幾個做電助力自行車的學生,到我家一起聊。我當時就跟他們說有一個想法:做一個拿手機開關鎖的自行車。掃碼開關鎖,一塊錢騎一次。但是他們覺得這個沒意思。瑋煒原本是介紹人,後來我一想說,「瑋煒,要不你幹得了」。瑋煒挺開心的,她覺得很有意思,就說「我干」。最終說到「靈感來源」,其實就是體會、觀察和思考。

問:圍繞摩拜的創業,胡瑋煒的優勢在什麼地方?

李斌:毫無疑問,她,充滿熱情,非常執著。摩拜早期的創業,非常非常難。雖然我也投了一些錢,但資金周轉很艱難。她自己還去借錢。對於任何創業,你不熱愛項目本身,這件事肯定就做不成。技巧是可以學的,但是熱愛和熱情是學不來的。她相信共享單車的事業一定能做成,她有非常強的感染力去鼓舞很多人加入摩拜。

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

當然,從管理角度來講,每個人都需要成長。摩拜是發展特別快的公司,從當初的幾十個人一下子發展到現在的幾千人,就那麼很短的時間。公司剛起步,就陷入到產業的競爭當中,這對瑋煒他們是一個考驗。我相信,瑋煒他們會和美團一起能把共享單車的事業推進到更高的高度。

問:剛才你提到,摩拜陷入到無序競爭、持續燒錢當中,這是你最終同意美團收購摩拜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放開摩拜,可能有利於你將更多精力放在蔚來汽車上?

李斌:摩拜的共享單車創意,確實由我而起。但客觀地說,雖然我在摩拜身上花了一些時間,但我並不是一個CEO。具體的事情還是需要管理團隊去做,我只是會給他們一些建議,也沒辦法代替他們做日常的決策。我覺得,是不是要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蔚來汽車上,和美團收購摩拜這件事沒太大關係。我一直在創業,我相信,在一個合適的時候,同意摩拜被收購,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問:你說自己一直在創業。在你看來,共享單車,或者說摩拜,處在創業的哪個階段?

李斌:最重要的是我們先不管別人,而是看(共享單車)是不是讓這個世界真的變得更好了。

問:單車本身很美好,可是你去三里屯、去很多地方看一看,大量的共享單車讓街道變得擁擠,讓行人走路不便。

共享單車佔領人行道

李斌:這是事物的另一面。這是政府管理和公司運營的問題,都要去反思。我們看到了用戶需求非常強勁,每天幾千萬人在騎行橙色、黃色和藍色的自行車。毫無疑問,它們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方便,社會效率也隨之提高。當然,共享單車的過度投放,肯定帶來了一些問題。這些事情肯定需要政府去加強管理,也需要企業完善自治,把用戶體驗的競爭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簡單地增加共享單車數量。這一切只是階段性的現象,最終還是要回歸理性。

問:隨著美團收購摩拜,你和摩拜的那一頁已經翻篇了?

李斌:對我來說,它當然就翻篇了。

問:會有一點傷感嗎?

李斌:現在肯定已經沒有了。但是,在那個階段還是挺糾結的,或者說,內心感受挺複雜。

問:對於摩拜,你已放手。你肩上的擔子也變得輕鬆一點了?

李斌:我本來也沒有什麼壓力,也就談不上輕鬆一說了。

問:那你的壓力是什麼?

李斌:我現在的最主要壓力還是蔚來汽車的事。我們的用戶、我們的投資人、我們的員工,每個人對蔚來汽車都有很多的期待。能不能超越大家的期待以及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這些都是我的壓力。

問:你不做蔚來汽車的話,可以過得很舒服,就是另外一種狀態。說得惡毒一點,你是自找的。

李斌:對,所有人的創業其實都是自找的。而像我這種連續創業的人,是更加的自找。

問:是對創業上癮了?

李斌:創業是我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有一個想法,你把它變成現實;設定一個目標,你去完成它。這種感覺挺好。雖然我不怎麼玩網路遊戲,但我覺得創業就是打怪遊戲。挺好的,沒覺得特別辛苦。

問:馬斯克(特斯拉創始人)曾在社交網路上說:「汽車業宛如地獄」。汽車業真的如此恐怖嗎?

李斌:圍繞汽車的創業,充滿挑戰,這是毫無疑問的。

問:可是「挑戰」這個詞太溫和了。

李斌:成功的概率非常非常低的。第一、汽車本身很複雜。拿手機而言,它就相當於汽車上的一個屏,其實,連個屏都比不上。汽車上的那個屏是更嚴格的。手機不需要考慮零上六七十度或者零下二三十度的極端環境。可汽車上面有那麼多零部件需要考驗。圍繞汽車,有那麼多的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又要做那麼多的測試。整個開發周期相當漫長。你做所有的決策,到三年後才能檢測和驗證。汽車產品的研發一開始就不允許有差錯,否則臨時改一下,就要重新來過。

第二、汽車的產業鏈非常複雜。在中國,你想在不同的城市賣車,或者說,在不同的城市賣電動汽車,那麼,每個城市的每一層,你都得去把它跑通。處理與當地政府的關係,就是特別大且重要的工作。

汽車業,算不算地獄,我不敢說。但它的挑戰無疑是所有創業領域當中最艱難的。

問:做汽車的難度,是你在決定要做蔚來汽車之前就已考慮得很周全了?

李斌:那當然。

問:是否會發現,陷入到汽車業之中,則是另外一回事?

李斌:那肯定不是。我畢竟在2000年就做了「易車」。我對汽車行業以及決定自己做一個電動汽車公司,我心裡有底。

易車公司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問:感覺你在管理方面,算是比較溫和的人。

李斌:相對溫和,很少罵人。

問:人是有弱點的。如果太溫和了,是不是就沒有威嚴了,可能會傷害團隊的執行力?你信奉的管理哲學是什麼?

李斌:這是挺有意思的事。總體上,我還是比較相信人的自我驅動力,相信價值觀的驅動,所以,我管理公司的方式更多還是去為大家規劃願景和價值觀,督促大家把價值觀和日常行為關聯起來,共同打造價值觀驅動的公司。所以說,對價值觀的破壞,我是零容忍。

問:那蔚來汽車的價值觀是什麼?

李斌:四個詞——「真誠、關愛、遠見、行動」。公司一開始成立時,我們首先討論的不是造什麼樣的電動汽車,而是花了很多時間討論蔚來汽車應該成為什麼樣的公司,討論願景是什麼,討論做事的原則是什麼,討論做人的原則是什麼。

問:蔚來汽車的高管層人手一本星巴克現任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撰寫的《將心注入》。他們真會讀嗎?讀完之後會分享嗎?你讓大家都讀這本書,僅僅是一種形式,還是說讓大家體會其中的精神?

李斌:那肯定得讀啊,至於分享,畢竟不是「讀書會」。星巴克公司給我們挺多的啟發。上次見到霍華德·舒爾茨,就是在星巴克於上海開設的烘焙工坊內,離我們上海的蔚來中心不遠。見到他,和他聊了一段時間,我說,「你是我的啟發者」。我很早就研究星巴克。雖然我自己不太喜歡喝咖啡,但覺得星巴克是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公司。星巴克改變了喝咖啡的體驗,不光是讓你喝咖啡,還為你提供了一個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你可以在那裡和朋友見面、聚會。

霍華德·舒爾茨

所以,我就想到:通常,看一個行業的變化,大家只是喜歡從技術的角度去判斷,說「我們有什麼新技術了」,例如車聯網、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等相關技術。但是,我會去思考並且看重技術背後的東西,例如,它們如何改變用戶和產品、用戶和品牌之間的互動方式。

觀察星巴克,還有一件事很有意思。20世紀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初,星巴克做區域業務拓展時,沒有採用加盟店的方式,而是堅決推行直營店。這其實會帶來很多管理上的問題,怎麼能確保星巴克擁有那麼多直營店,且員工工資都不是那麼高的情況下,能讓員工每天以笑臉面對每一個顧客。

總之,《將心注入》裡面的星巴克故事給我兩點啟發:第一,如何通過變革用戶體驗去變革一個行業。這裡面不是簡單地通過新產品完成革新,而是提供全程的全新體驗;第二,怎麼樣能夠通過價值觀驅動公司成長,從而真正打造一家有生命力的公司。

問:你在創業,在做事業時的弱點是什麼?

李斌:我的缺點在於我的想法或者說願景太多,但是並沒有把這些想法切實落地。以前不那麼享受把事做成。這是以前的缺點,現在改了很多。另外,我不夠專註。2007年到2009年,圍繞汽車的跨媒體運營,我們做了好幾本雜誌,做了十幾份報紙,做了一兩百個電台的節目,還做了一個數字電視的頻道,雖然也賺了一大筆錢,但後來發現這麼做不對。2010年,我拆分掉與互聯網渠道無關的業務,一心撲在易車網上。我要承認,因為不夠專註,我浪費了那三年時間。

問:最後,請以你連續創業的經歷,給創業者一點建議。

李斌:如果你能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我覺得就有機會創業成功。找一個細分的領域,能給用戶帶來獨特的體驗,你就永遠有機會。創業者要乾的事是要去看現在的那些所謂行業「壟斷者」,看他們在哪些地方已經背離了初心,不是被用戶需求驅動,而是被公司估值驅動,那就意味著創業者機會的到來。

撰文:方李敏 編輯:范榮靖、齊宇琨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向前一步——重溫庫克同志的出櫃告白
英國正式脫歐進入倒計時一周年,他們做好準備了嗎?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